APP下载

政府工作报告涉老“礼包”请查收

2021-08-26湖南鲍杰

金秋 2021年9期
关键词:礼包人口老龄化门诊

※文/湖南·鲍杰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3月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根据会议议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在涉及“十四五”规划以及今年工作重点的任务清单中,不少内容与老年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养老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报告原文: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解读: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长期致力于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研究。他表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是一个涉及人口、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区域、生态和国际等多方面的战略体系。继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后,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将这一内容列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重大任务,这意味着党和国家对此已有全面考虑,我国老龄事业将迎来重大变革。他认为,实施这一战略,下一步需要解决三方面重大问题:出台应对人口老龄化分领域中长期专项战略,在全社会开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教育,加强和完善老龄工作组织体系建设。

对于报告提出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党俊武表示,从我国老龄人口以及劳动人口的发展趋势来看,“十四五”是我国积极应对老龄化的最佳时间窗口,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提高人口劳动参与率已成为我国充分利用人口红利的必选项。“国家人社部最近已经表态正会同相关部门在研究具体的延迟退休改革方案,相信在充分吸收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后,将会适时推出。”

报告原文:促进医养康养相结合,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

解读:党俊武指出,预计到2050年,我国失能老年人要接近1亿,未富先老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在现有医疗保险制度的基础之上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非常有必要,一旦老年人发生失能失智问题,这一制度将大大缓解照护老年人的压力。他认为,最近几年已经有多个城市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进行了相关探索,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稳步推进”,说明相关经验已经具备在更大范围推广的价值。在党俊武看来,下一步,国家还需要配套建立长期护理辅助器具和耗材的指导目录,以规范护理器具的报销,合理控制长期护理保险基金经费。同时,还需要培育、扶持一批开展长期护理服务的优秀企业,长期护理制度才能持续走下去。

对于报告提出的“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党俊武表示,养老金指数化上涨是现代化养老金制度的基本规律,继续提高退休人员收入水平在意料之中。而提高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则体现了国家对这部分人群的重点关怀。

助老

发展多样化服务让社区生活更便利

报告原文:优化预约诊疗等便民措施,努力让大病、急难病患者尽早得到治疗。推动基本医保省级统筹、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逐步将门诊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报销。

解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院长助理、劳动经济与社会保障学系主任孙守纪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看病就医的多项内容,很大程度上是回应群众关切,解民忧、纾民困,老年人无疑是最大的受益群体。推动基本医保省级统筹,意在提高基本医保基金的统筹层次,不仅可以推动社会保障的公平性,还可以扩大基金池子,增强风险分担能力。而推动门诊费用跨省结算,将极大地便利老年人异地就医,减轻群众看病就医的身体负担和经济负担。

孙守纪介绍,长期以来,我国基本医保制度是以保住院为重心,而门诊保障比较薄弱。同时,在统账结合的医保体制下,大部分健康人群个人账户大量结余,而年老、体弱人群的个人账户资金在门诊中捉襟见肘。建立门诊共济保障机制,逐步将门诊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报销后,无疑有利于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并且,只有门诊共济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行,才可以谈得上门诊就医的异地跨省。

报告原文:发展社区养老、托幼、用餐、保洁等多样化服务,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实施更优惠政策,让社区生活更加便利。

解读:党俊武认为,发展社区养老、托幼、用餐、保洁等多样化服务,实际上是在社区层面将“一老一小”所面对的现实生活问题进行最大限度的解决。当前,机构养老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但社区养老仍有不少短板,在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的养老格局将长期维持的背景下,加强社区配套设施建设,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养老服务,才是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的关键。

他认为,未来将主要从两方面来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对于低龄健康老人,提供丰富的业余活动和项目,让他们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对于失能、半失能老人,主要开展入户帮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所需和照护难题。如果这些服务需要依托社会力量来完善,就有必要出台更加优惠的鼓励政策。

适老

智能化服务要适应老人需求

报告原文: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

解读:中华志愿者协会专职副秘书长、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副院长刘红尘指出,扩大有效投资是政府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新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可见政府投资将更多地向惠及面广的民生项目倾斜。国务院办公厅去年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从多地老旧小区改造的实际效果来看,对老年人的生活影响巨大。尤其是不少地方重点对老旧小区进行适老化改造,这大大降低了老年人在生活中发生意外的风险。

报告原文:完善传统服务保障措施,为老年人等群体提供更周全更贴心的服务。推进智能化服务要适应老年人需求,并做到不让智能工具给老年人日常生活造成障碍。

解读:刘红尘表示,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智能化服务的适老化问题列入其中,实际上是对近几年备受社会关注的老年人遭遇“数字鸿沟”难题进行回应,这将有利于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帮助老人克服“数字鸿沟”。刘红尘认为,政府工作报告的相关提法实际上还强调了在推进智能化服务要适应老年人需求的同时,不能忽视传统服务保障措施,比如一些必要的人工服务仍需要保留,并予以完善。

在他看来,智能化服务要适应老年人需求,除了大家关注较多的字体、声音大小等问题,更需要完善的是人机交互等深层次问题。比如,目前在线挂号、移动支付、扫码点餐、网约车等很多智能应用,并没有真正按照老年人的思维模式来开发设计,还有很大改进空间。此外,下一步还应充分发挥家庭、第三方服务机构、志愿者组织等力量来帮助老年人掌握应用智能工具的技能。

猜你喜欢

礼包人口老龄化门诊
门诊支付之变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油菜花开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美梦商店
昔阳:定制廉政“礼包” 防止“灯下黑”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老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