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如何与学生构建和谐关系

2021-08-25佟明明

考试周刊 2021年59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小学班主任

佟明明

摘 要:小学班主任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小学班主任不仅负责知识的传授工作,还要着重培养和提高小学生品德素养、健全小学生心理健康等。文章分析了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如何与学生构建和谐关系,提出了关于加强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与学生和谐关系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各个小学的小学教师管理方式提供参考建议,进一步促进师生之间对话交流、建立和谐有效沟通平台,并营造快乐积极的校园环境氛围,使小学生能够获得身心的共同成长。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师生关系

一、 引言

在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影响着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处理好师生之间的矛盾,如何促进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是社会上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话题。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班主任应充分发挥自身榜样作用。目前,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与学生交流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希望通过采取一些建议性措施,加强对师生和谐关系重要性认识、提高师生双方地位平等,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构建良好师生情感互动交流,从而加强学校管理工作力度,维护班级稳定。

二、 师生和谐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通过在教育过程中的交流所产生的关系,理论上来讲,师生关系是一种工作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教师教育学生人际关系、情感关系、组织关系、心理关系和认知关系等。教育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行为,因此师生关系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因此不同社会的人际关系在教育领域中就反映出不同的社会关系,在社会主义时代,推崇平等观念,因此师生之间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和谐关系。一般情况来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的发展要经历接触认识到接纳与认同再到依赖信赖的发展阶段。教育关系是师生关系的一种体现,是师生关系的核心内容。师生关系本就是教育关系的延续,因此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是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产生的。除去教育关系,师生之间还有因生活交流而形成的心理关系。心理关系时师生为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而产生的心理交往和情感交流,这种关系能把师生双方联结在一定的情感氛围和体验中,实现情感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伦理规范,因此师生关系也表现为一种鲜明的伦理关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构成一个特殊的道德共同体,各自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因此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要尽量做到理解学生,尝试从小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同心态产生不同的结果,从而构建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三、 小学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生德育素质缺失

目前来看,我国基础教育的管理体制不合理,基础教育评价体制存在一些问题,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匀,浪费现象严重,这导致部分学校的教学形式僵硬固化。在学校教育中,过分注重知识传授,从而忽视了学生的社会性、价值观、创造性,这间接导致较多家长与老师认为学习在学校教育中最为重要。受到家长与老师的影响,许多学生也认为成绩更重要,因此,对于德育教育并未重视,且德育知识较为抽象。小学生抗拒学习德育知识是较为普遍现象,这是小学班主任在构建师生关系中较为困难的原因。目前我国教育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成绩作为升学标准,也使学生在成绩方面表现出异于其他方面的重视。这使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与班主任之间产生了一定的隔阂,进而阻碍了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德育教育的缺失使小学生对师生关系存在知识空白,但目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引起学生对德育知识的重视,也成了重要的教育内容。部分学校教育领导者目光短视,缺乏大教育观,只重智育而忽视德育,使小学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师生氛围的构建造成困难。

(二)班主任职业素养缺失

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职业素养较低,是影响班主任和学生构建和谐关系的主要原因。班主任没有认识到自身职业定位,且未明确自身的育人职责,在工作中主观情绪较强且包容性较低。目前许多班主任未经受过专业的班主任职业培训,为掌握较多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导致其教学过程中十分盲目,无法正确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这就导致小学班主任与小学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僵化,且受传统教学的限制,学生成绩的提升,对班主任来说更为重要。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教育过程中,班主任会较为严厉,过分关注成绩的提高,学生对班主任产生畏惧情绪,对构建和谐开放的师生关系造成影响。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不能充分地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导致在管理过程中,对于学生的个性培养较为轻视,这也导致学生的长远发展受到影響,进而无法加强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使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关系逐渐僵化。这种情况下,师生的情感交流无法继续进行,进一步导致师生之间沟通障碍。

(三)班主任管理方式欠妥

在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构建过程中,班级文化也尤为重要。目前大部分小学班主任认为,小学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因此在产生问题过程中,班主任会以自身观念为主导解决问题。这样使学生的自我个性难以展现,并打击了学生对事物的感知能力以及自我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的成长过程受到限制,学生的自我性格无法成长,并产生对班主任的畏惧情绪。在大多数情况下,班主任解决问题的方式并没有从学生的实际需求考虑,也未采纳学生的意见以及想法,通过强制性的班规以及强硬手段逼迫学生去完成任务,这种沟通方式不仅引起了学生的反感,更加剧了学生与班主任之间关系的破裂。在管理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较差,对一些事情会做出较为错误的行为,但此事班主任由于未发现以及过后未给予教导,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坏习惯,导致学生向错误方向进行发展。这种缺乏引导的情况,对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构建也极为不利。

(四)师生之间缺乏交流

交流是构建和谐关系的主要途径,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每位学生的生长环境、家庭环境都是不同的,因此其个性发展也是不同的。目前我国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要保证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实现学生综合发展培养工作。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且其心智也不太成熟,在遇到问题时,要请教班主任,但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且思维活跃,其提出的问题与学习之间关联较小,问题多为生活琐事。在这种状态下,由于教师的工作量较大,对小学生的提问会产生厌倦,从而进行无视。这种忽视导致学生无法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关心,导致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交流逐渐减少。同时,由于教师工作较为繁忙,对于学生的错误进行较为严厉的批评时,学生对班主任产生恐惧感,师生关系逐渐紧张。大多数情况下,小学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过分地关注,一切事物均围绕着小学生的成绩展开,从而忽视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小学生缺乏自信心,导致小学生变得更加内向,不愿意与人交流,从而导致小学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无法与学生构建较为和谐稳定的关系。小学班主任与小学生之间缺乏信任,并逐渐失去依赖,导致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受到阻碍。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小学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