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课堂例题变式设计探析

2021-08-25陈林芳

考试周刊 2021年59期
关键词:例题课堂教学

陈林芳

摘 要:例题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例题的学习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本课堂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如果在教学设计中对例题进行变式教学,最大地发挥例题的有效性,提高它在课堂教学中的价值,是提高课堂效率十分有效的方式之一。

关键词:例题;例题变式;课堂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式,不仅重视如何教,更要重视如何学,促使更多的学生热爱数学。”这是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具体建议。站在不同的角度、情境和层次上,对教材中的数学概念、数学公式和数学定理等知识,做出相应的变化,改变具体的条件和形式,这就是数学变式训练。虽然形式发生了变化,而本质特征却不变。经过不同形式的训练,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控也会变得更加深入,因此变式教学对于深度学习知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圆锥曲线是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它主要利用基本概念、标准方程及其几何性质,解决相关问题。从高考的命题方式看,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均有涉及。笔者在圆锥曲线的复习教学过程中,通常在例题设计环节采用了变式教学,这样不仅使知识间的联系更加明晰,形成知识网络,还能使原有的例题再发生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通过例题变式,加强对概念的教学

在相关联的平行概念中通过例题变式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与掌握。例如,椭圆与双曲线的定义有一定的类似,可以同时复习;由于概念的类似,导致它们标准方程就比较容易混淆。复习中教师可以展开变式,让学生在比较中对概念及其标准方程有更清晰的理解与掌握。

【例1】 根据下列条件判断方程x29-k+y24-k=1表示什么曲线。

(1)k<4;(2)4

解析:(1)当k<4时,9-k>0,4-k>0。根据椭圆的标准方程,方程x29-k+y24-k=1表示的是椭圆。(2)当40,4-k<0。根据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方程x29-k+y24-k=1表示的是双曲线。

為了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对两种曲线标准方程特点的理解与掌握,教师可以进行如下变式:

变式1 已知方程x29-k+y2k-4=1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求k的取值范围;

变式2 已知方程x29-k+y2k-4=1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求k的取值范围;

变式3 已知方程x29-k+y2k-4=1表示焦点在坐标轴上的双曲线,求k的取值范围。

通过以上的变式设计,对在相同的表达形式,k取不同的值,得到的曲线不同。可以引起学生对椭圆、双曲线概念及其标准方程的区别与联系的深入思考。通过比较得出规律,使对概念的理解更为深刻。

例题的变式可以在有类似知识背景的章节间展开,使学生更加明确知识间的区别与联系,使关联的章节形成知识网络,也能启发学生主动地归纳总结知识点,有助于梳理知识体系,有效地加深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避免知识混淆,基础扎实,为日后解决更难的问题提供了可能。

二、 围绕几个重要性质进行变式,加强对本章重点知识的掌握

在圆锥曲线的教学中,双曲线是十分重要的一种,在双曲线的几何性质中渐近线与离心率是研究的重点。渐近线是揭示表达式中a,b的数学关系,离心率是揭示表达式中a,c的数学关系,它们在解题中离不开对a2+b2=c2这个关系式的运用。

【例2】 椭圆x249+y224=1与双曲线共焦点,且双曲线的渐近线为y=±43x,求双曲线方程。

解析:由椭圆x249+y224=1与双曲线共焦点,得双曲线的半焦距c=5。设双曲线方程为x2a2-y2b2=1,则ba=±43a2+b2=25,解得a2=9b2=16,故所求双曲线方程为x29-y216=1。

本题条件给出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可以明确a与b的比值和关系式a2+b2=c2,求对应的双曲线方程;因此教师可以围绕着a,b,c,离心率e,渐近线斜率k,进行有目的的变式练习。

变式1 已知焦点在x轴上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求双曲线C的渐近线方程。

变式2 已知双曲线E:x2a2-y2b2=1,其一渐近线被圆C:(x-1)2+(y-3)2=9所截得的弦长等于4,求E的离心率。

通过这组变式训练,学生对双曲线的离心率、渐近线方程和标准方程等概念公式的理解更加明晰,并能对三个概念的互相转化求解更加游刃有余。

课本里提供的例题基本是十分典型的,教师除了使用它,还可以通过变式,让学生通过不同程度,不同角度来感知这种题型所承载的数学知识。题目的变式研究有利于题目的推陈出新,提高教学的创新性。近年来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化,创新性使用教材,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灵活应对新高考,是教师努力研究的方向。

三、 适当改变题设条件,对题目进行梯度变式,加强思维品质的提高

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均存在差异,教师可以对题目难度进行有梯度的设置,这样有利于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收获。因题目的本质相同,学生在层层递进中,逐步提高审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抓住问题的本质,提高解决相同问题的能力。

【例3】 设点M(x0,1),若在圆O:x2+y2=1上存在点N,使得∠OMN=45°,求x0的取值范围。(选自2014年高考全国卷)

解析:由图可知点M所在直线y=1与圆O相切,又ON=1,由正弦定理得ONsin∠OMN=OMsin∠ONM,所以122=OMsin∠ONM,即OM=2sin∠ONM。因为0≤∠ONM≤π,所以OM≤2,即x20+1≤2,解得-1≤x0≤1。

猜你喜欢

例题课堂教学
由一道课本例题演变出的中考题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