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021-08-25咸小童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1年6期
关键词:语段语句事例

咸小童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中明确指出:“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从这一点来看,第三学段对文本的关注已经不再停留在语言内容层面,而需要站立在更高层面上梳理文本语句之间的联系,揣摩其内在的逻辑关联,深入文本意蕴,提升言语实践能力。

《为人民服务》(六年级下册)是一篇典型的说理文,语段之间的逻辑联系、语段内部语句之间的逻辑联系非常严谨,可谓是说理文中体现逻辑关系的典范之作。其中,课文第3自然段主要从“共产党人能改正缺点”这个角度,阐述了文本中心“为人民服务”的内涵和策略,可以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一、理解内容,在关联中心中明晰语段的表达价值

从学生的思维习惯来看,语文学习认知能力的提升,并不是直接超越文本内容直抵言语形式和逻辑思维,而是在充分感知的层面上理解文本内容,并在对应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捕捉文本内容与所要表达中心之间的关系。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感性思维置换成为理性思维,洞察语段内容对于凸显或者表现中心所起到的作用。

比如《为人民服务》的第3自然段,六年级学生可以在整体性快速阅读中,敏锐地捕捉语段表达的核心内容:共产党人愿意接受批评,改正自己的不足。理解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并没有任何难度。面对这样的文本语段,教师不能让学生仅仅了解这段话写了什么,更需要洞察为什么要写这段话,尤其是说理性文本,这样的语段对于表达、印证中心有着怎样的作用。此时,学生可以紧扣语段的中心句“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由此可以看出“我们”之所以能够接受别人的批评,主要就是能够让共产党人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换言之,要想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并不是一味地埋头死干,而需要不断改进自己,调整最好的状态,从而与这篇文章所要着力表达的中心息息相关,从另一个角度来凸显说理文所要揭示的中心论点,具体阐释了怎样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并没有直接将教学引向深处,而是顺应学生对文本的接受规律,先从最基础的内容理解入手,引领学生关注文体内容与主题之间的联系,更好地深化学生的文本感知能力。

二、提炼词语,在深度品味中明晰语段的内在联系

作者表达中心思想时,不是将所有的内容、素材、观点都直接和盤托出,而会依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对素材进行统整、重组,有序地呈现出来。所以,要指导学生在深度品味的基础上进行体悟和实践。尤其是这样的说理文,语段之间的这种逻辑关系非常鲜明,教师就可以紧扣语段中体现逻辑关系的词语,鼓励学生在深度品味中明晰语段内部的紧密联系。

比如《为人民服务》第3自然段中就运用了大量的关联词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在阅读中圈画出来,比如,“因为……所以……”“如果……就……”“不管……都……”“只要……就……”等等,组织学生将这些关联词语放在具体的语境之中,了解这些关联词语所承载的表达作用。再比如关键性词语“不管……都……”,就充分表明了共产党人为了能更好地遵守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所具有的谦恭姿态以及愿意接受任何人提出的合理建议的宽广胸怀。有了关键词语,语段中语句之间的关系就被揭示得更加鲜明、更加突出,有的甚至可以展现语言文字所无法直接言明的内在意蕴。比如“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语句简短,但加上了“只要……就……”的关联词,就能在原本语句中丰富这样的意蕴:不管你是什么人,不管你处于怎样的阶级,只要当你的建议确实是正确的,共产党人就无条件接受。因为建议是对人民有益的,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从这样的关联词语出发,就能容易解读出语句中所不能明示的意蕴。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并没有让学生凭空进行语言逻辑的梳理,而是紧扣这段话表达的特色,紧扣作者连续运用的关联词语,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关键的语言文字之中,明晰了语言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聚焦案例,在深入辨析中明晰语段的举例价值

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任何有力量的语言表达,不如用一个典型的案例来得更具有说服力。在说理文中,对于事例的运用就更为重要。教师要紧扣文本中事例的内容特质,引导学生将其与所要表达的中心论点进行体悟,从合理性和典型性这两个角度,去阐述事例所能承载的表达作用及具有的表达效果。

这个语段篇幅并不长,但还是举了一个关于民主人士李鼎铭先生的例子,从篇幅来看,这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微型事例,只有一句话:“‘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针对这样的事例资源,教师可以设置三个板块的教学环节:首先,概括内容,了解案例所指向的观点。很多学生在阅读了事例之后,发现这一案例的呈现是印证了毛主席表达的“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这一观点,这样的例子就体现了这个语段中所表达的中心意思。其次,关注事例性质。毛主席为什么要举李鼎铭先生的这个例子?这一例子的典型价值体现在哪里?很多学生关注到了毛主席特意提到了李鼎铭先生是民主人士、党外人士,这就有力地证明了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意见正确,共产党人就会无条件接受。最后,教师鼓励学生尝试将这一案例全部删除,思考对于表达效果将会出现怎样的影响。学生在分别体悟之后认识到,说理文需要逻辑缜密的表达和论证,同时也需要鲜活、典型的事例加以佐证,否则完全凭借空说,表达的力度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四、统整回归,在自主畅读中明晰语段的连贯意蕴

课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单独的语段从自身的角度来看,也体现了文本表达相对的独立性。因此,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梳理之外,还需要在学生深入感知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多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自主朗读的基础上,明晰语段所展现出来的连贯意蕴,将言语表达在朗读中融会贯通。

针对《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了第3自然段之后,就设置了两个层次的朗读疏通:首先,以语段内容为单元,在梳理语段内容逻辑顺序之后引领学生进行思考,并紧扣这个语段中的逻辑关系让学生进行诵读,感受作者语言表达的顺序性、逻辑性。基于此,还可以设置多样化的朗读方式。不同的语句承载着不同的思维作用,教师就可以分别邀请多位学生来朗读不同的内容,以帮助学生在朗读中再次巩固和夯实对语段关联的认知。其次,可以将这段语言放置在整篇文本的语境中,与其他语段形成巧妙的联系,感知其在整篇文章中的联系。比如教师可以指名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确定本文的中心论点,即为人民服务;然后,组织全体女生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从生死意义的角度朗读语段;紧接着,组织全体男生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感受这段话“接受批评,改正错误”,并认清其在整篇文章表达逻辑中的作用。

两个不同的朗读层次,指向于不同的朗读境界,但都是为了让学生在朗读中梳理文本表达的脉络。在这样朗读的过程中,学生的内在思维就会与作者表达的思维、文本内在的言语体系形成巧妙的融通,从而真正走进文本、走近作者,与文本内容融为一体,推动学生语言思维和认知能力的高效发展。

完成第三学段的教学,教师不能完全止步于文本写了什么,局限于内容层面上的认知,而要关注文本语句中的表达逻辑,更好地促进学生内在思维意识的发展,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石榴街道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

猜你喜欢

语段语句事例
浅谈中年级“语段学习”实践策略
《富贵不能淫》阅读题
运用对比解构说理文事例论证的密码
语段教学,语文教学之“纲”
“例”后有“析”方可取
专题作文写作中典型事例的选择和运用
基本算法语句
开放状态下的书面表达
我喜欢
作文语句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