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的“深度”困境与对策研究

2021-08-25刘岁良

考试周刊 2021年60期
关键词:对策研究初中历史深度

刘岁良

摘 要:历史学科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如何让历史课堂进行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是每一位历史教师关心的首要问题。众所周知,历史学科不仅有跨度,而且还有一定的深度,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为学生传授的不仅仅是历史知识,更多的是历史的良知和情怀。所以在历史教学中赋予教师的使命是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促进学生历史的人文情怀。但是其教学深度和广度受到教师素养、学生学情以及历史跨度的影响,教学容易陷入到困境中。文章主要针历史教学的“深度”困境进行对策研究。

关键词:初中历史;深度困境;对策研究

一、 目前历史教学中面临的“深度”困境

(一)历史具有较大的跨度

初中历史的教学内容编写是从通史为开始,而且初中历史也是将世界历史作为了一种参考,通过中外替换的形式,更好地保留了通史的内容,教学方式的选择也是应用了比较式的学习方式,所以历史信息整体比较丰富多彩。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由于课堂中的内容比较多样,而且区域年限之间的跨度差也很大,这对于教学的深度抉择产生了影响。除此之外,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有一些教师为了加快讲课的进度,在讲解某些知识的时候不够全面,有些内容只是轻微带过,这就导致学生的知识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教学的整体时间比较短,而面对如此庞大的知识架构很难完美兼顾,导致了教学深度和速度不能够有效的统一。

(二)具体的学习情况带来的困境

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有效的突出。鉴于目前学生的思维不够成熟,他们在知识深度和高度学习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教师很担心学生的学习压力太大,不能够及时地进行知识拓展,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比较浅显,不利于系统全面地掌握历史知识。所以,历史课堂的教学就像填鸭式教学一样,大都是按照教材的内容干巴巴地诵读,或者简单地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综合统一,不能够进行深度的挖掘分析,而且学生也没有完全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三)野史等对历史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历史知识都是一些干巴巴的文字,学生对于这种知识的学习并不感兴趣,但是野史通常比较趣味多样,对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吸引力,但是鉴于野史并不具备客观性和准确性,所以一些野史会对学生的历史学习造成误导,不能够真正地提升学习的质量,反而会适得其反,对学生的学习造成消极的影响,不利于更好地开展后续历史教学。特别是在信息时代,互联网是一个开放性平台,其中信息内容质量参差不齐,为错误的历史知识和历史价值观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传播渠道,对学生的历史知识体系造成了强大冲击。

(四)受限于书面教育,学生历史体会不够深刻

历史,是一个文明的过去,不仅是一个个故事案例的堆积,更洋溢着强大的生命力。故而,教导学生学习历史,也不能够让学生单纯地记忆历史知识点,更要让学生理解历史、品味历史,甚至是感悟历史。但是在传统历史教学活动中,一方面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学内容围绕教材和考试大纲展开,书面教育占比较多;另一方面由于种种现实条件的制约,考虑到出行安全等问题,无法带领学生到历史博物馆等地方触摸最真实的历史。在此情势下,学生虽然记忆了大量的历史知识,能够在考试中取得较高的分数,但是对于历史的体会不够深刻。再加上历史这一学科的特殊性,知识内容跨越古今中外,初中学生生活范围有限,无法走访各地,更无法跨越古今的时空距离,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历史的奥妙之处。

(五)教学方法所带来的“兴趣”困境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学习活动的一线“承担者”,其自身的学习兴趣和主观意愿的强弱,对于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有着极为强大的影响。如果学生缺乏學习兴趣,不仅会在上课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听课效率低下,更不会在课下自发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探索历史学习的奥妙之处。而对于历史教学来说,由于历史本身是一门人文学科,且又具备极为强烈的故事性,本应对学生具备强大的吸引力,可以高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讲台下听,导致学生缺乏课堂参与感,只能够被动地接受来自教师的知识灌输,虽然教学效率显著提高,但由于学生没有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思考与回顾,只是简单地将其记忆在脑海中,致使教学效率直线降低。更为严重的是,会在极大程度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

甚至会催发学生内心对历史学习的抵制情绪。

二、 如何更好地解决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困境

(一)将学术性进行更好的突出,有效的统一教学和史学

在实际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学的质量和相关的学术探究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新的教育背景之下,教师要做好史学资料的查找,确保教学内容的真实、准确和权威,确保历史教学中具有历史的原味,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证教学内容的学术性。为了更好地将史学和教学进行综合统一,首先教师要对自己的态度进行端正,合理把控教学的深度和难度。在实际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答疑者的角色,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进而不断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教师也需要对教学的方式进行优化升级,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也要学会应用史学的眼界去看待分析问题,这样才能够拥有更加宽阔的历史胸怀。

(二)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辨史和解史进行综合

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之下,初中的历史教学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和学生一起组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使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他们的思维进行全面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将解史、辨史、认识历史等进行有效的统一。教师要将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和积极探索意识,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应用现代化的网络工具去下载与历史学习相关的知识。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网络上充斥很多的历史信息,但是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却难以保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正确的分析这些资源信息,找到正确的历史资料,将课堂放给学生并不是教师不管不顾,而是要让学生多思考,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模式更好地进行讨论分析,这样掌握的知识更加展示可靠。教师要正确地培养学生的历史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更加积极的引领,突出历史知识的权威,在教学中将正确的价值观念等进行融合,确保学生和教师能够在价值导向方面实现统一。

猜你喜欢

对策研究初中历史深度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