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走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策略探究

2021-08-25钟丽容

考试周刊 2021年60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传统文化小学

钟丽容

摘 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璀璨瑰宝,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积极地将课堂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当中,以便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良好的育人作用。小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时,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引进创新的教学理念,并有效地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多元化的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同时努力抓住小学这个在人生当中价值观形成的關键时期,使学生充分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有效地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传统文化的构建。因此,教师必须实施良好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许多小学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逐步忽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认识,严重阻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进程。这就要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充分重视传统文化的作用,将传统文化引进课堂,在教学中不断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属性,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

素养,使其努力发展成为全方面高素质的人才。教师应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现状,逐步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中,以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策略,逐步适应当前新形势下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 传统文化走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现状

随着当前小学义务教育的逐渐发展,小学道德与法治已逐渐成为小学课堂中一门必修学科。然而,教师往往只增加对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的重视程度,并不能有效地将道德与法治课堂充分重视起来,从而导致他们只采取“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仅仅以“学生只是课堂的听众”的形式,向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这样就不能将传统文化有效地融入课堂当中,不能充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还会阻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将会导致学生对课堂学习兴趣不高,课堂呈现一种低迷的学习情绪。学生不能有效地通过道德与法治课堂实现对国家传统文化的了解及认知,更不能够以课堂为中心,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有效形成,严重地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而传统文化是历经无数风雨洗礼的,先辈流传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往往包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教师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时,必须有效地将传统文化带进学生的课堂,使学生逐步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并不断地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可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逐步获得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及感悟,逐渐培养其领悟传统文化精髓的能力,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同时,能有效地将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得到传承及发展,帮助学生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还能促进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逐步培养学生尊重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树立良好的奋斗目标。

二、 传统文化走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意义

传统文化不仅存在于当前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还对学生的为人处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显得尤为的重要。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了解一些不同社会风俗习惯的来源,还对社会的发展有了更深的了解。因此,小学教师有效地将传统文化引进道德与法治课堂当中,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教学,从“仁、智、礼、义、信”等方面进行引导,为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奠定了有利的基础,同时还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伟大的民族精神,使学生逐步产生爱国主义的情感,为学生努力发展成为对国家有利的新一代接班人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良好背景下,学校应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模式逐渐重视起来,使教师逐步将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当前教学的首要任务。这样,教师可以不断结合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特点,研究出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并逐步展开有效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发展的热情,并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水平,最终达到学生综合核心素养的进一步提高,进而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时常渗透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与良好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弘扬和继承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勇于摒弃以往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开展自身与学生相对应的教学策略,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激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生学习的热情,还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以不断使得学生的“德育”水平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最终充分体现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教学成效,不断满足学生素质教育的需求。

三、 传统文化走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策略

(一)教师不断从教材中发掘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契合点加以利用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祖先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传统美德的象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只有在课堂中逐步渗透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才能够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教师应深入研究《道德与法治》教材,不断发掘教材章节中传统文化的痕迹,并加以有效地利用,使学生逐步领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努力找出教材中与传统文化的相关的知识契合点,做到胸有成竹地将传统文化引进到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当中,不断在课堂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引经据典”,逐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进而实现学生与传统文化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教师更好地利用传统文化,不仅能够为自己的课堂增加色彩,还能够更好地实现良好的育人目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不仅要在生活中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起到良好的培养作用,还要充分地结合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定期与学生的家长进行交流互动,并不断融合各学科之间的资源,使各个学科之间的知识能够达到优化和整合,使学生能充分地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走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认识,让学生逐步在学习中懂得传统文化普遍存在于各个学科之间,与各个学科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巧妙地将学生所学的相关文化知识融入课堂中来,使传统文化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能够得到相得益彰的良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课堂传统文化小学
浅谈信息技术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更有教学实效
聚焦核心素养,构建道德与法治课堂新态势
也谈高效实用的教学方式在核心素养时代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