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现有效的课堂互动

2021-08-25张艳

考试周刊 2021年60期
关键词:学法指导课堂互动小学数学

张艳

摘 要: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师生互动效果的影响。在新课标的内容中,师生的交流与沟通是重要内容,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氛围与节奏。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认清师生课堂互动的积极意义,探究和运用师生课堂互动的高效方法,秉持民主、平等的原则与学生进行互动,提升互动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情感诱导;学法指导

师生课堂互动是互动教学模式的体现,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可以表现为学生积极性的提升、思想品质的构建、综合素养的发展等各个方面。小学阶段的学生尚未形成完备的自主认知意识和能力,其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通过有效的互动能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但是,教学现状表明,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互动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未能充分发挥课堂互动的价值。因此,笔者结合课堂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课堂互动的意义和策略进行研究,希望优化互动过程。

一、 课堂互动目标实现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失去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互动,能够随时向学生了解学习中的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通过自身的积极情绪对学生的学习情绪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与学生进行即时互动的教学方式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推动学生喜欢上教师的教学风格,促使学生将对教师的喜爱转变为对数学的兴趣。所以,小学数学课堂互动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学生养成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奠定高效教学的基础条件。

(二)有利于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

在当前的教育中,素质教育对学科教学具有指导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课堂互动能够将一些课外的内容引入课堂,与学生探讨符合其兴趣的内容,向学生讲述与数学相关的文化、思想、价值观等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有利于通过学生的发言积极性、交流内容了解学生的心理,帮助学生解决身心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推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除此之外,学生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能够提升自身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发展数学分析与运算素养,有利于学生在个性与能力方面的发展,对素质教育的实现具有积极意义。

(三)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

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数学问题是课堂互动的重要形式,在与教师进行互动时,学生能够获得畅所欲言的机会,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当开展课堂互动环节时,教师能够提出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学习问题,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探究。在这种情况下,小学数学教师有利于改变鸦雀无声的课堂氛围,营造出积极活跃的课堂探究氛围,使数学课堂展现出积极向上、探索创新的发展态势。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实现课堂互动的目标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构建具有浓厚学习氛围的数学课堂。

(四)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堂互动的两大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二者是课堂互动目标实现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课堂互动目标的实现又对二者的关系产生着重要影响。在课堂互动中,教师往往需要发挥引导作用,率先提出一个互动话题,随后学生会参与进来。教师选择的互动话题包括数学知识、生活案例、趣味故事等,选用的互动方式包括习题问答、趣味游戏、辩论赛等,这些内容能够丰富师生交流的内容和形式。由此,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机会大大增多,沟通的渠道得以扩展,彼此的情感能够传递给对方,有利于教师与学生构建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

二、 小学数学课堂中实现有效互动的方法

(一)情感诱导,激发学生自主交流欲望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需要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情感诱导能够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对教学内容产生认同感,有利于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时,应当引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概念,注重通过情感诱导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在正式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优秀的精神品质向学生讲解数学知识,使学生清楚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发掘学生自主交流的动力。

例如,在讲解《认识更大的数》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认识国土面积”的知识,向学生讲解“以万为单位的数”,告诉学生“我国的陆地国土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国家荣誉感,通过爱国情绪的引导激发学生自主交流的欲望。教师也可以结合“结绳计数”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习“古人如何利用绳子计数”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智慧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智慧的积极情感,进而与学生就“认数”的问题展开互动。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能够结合教材知识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在积极情感的推动下更加自觉地展开交流与互动。

(二)学法指导,提升师生互动主动性

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主动性受到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影响,在很多时候,学生想要参与课堂互动,但是对教学内容缺乏一定的基础认识,所以只能放弃与教师进行互动。针对此情况,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帮助学生降低自主学习难度、提升自主学习效率。在对学法进行指导时,教师可以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预习,使学生提前了解新授课程的基本内容,也可以鼓励学生勇敢质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问题,然后对学生进行细致耐心地解答教学。从而能够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激发学生主动性。

例如,在讲解《相交与垂直》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前结合“平面内两条线相交的特点、两条线垂直的特点”“如何画出两条垂直的线”等内容设计导学案,在导学案中加入“通过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垂直”的学习目标等内容,然后让学生根据导学案对课本上的知识内容进行预习。另外,教师可以在课堂互动中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建议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真实物品认识“相交与垂直”的概念,如在课堂上询问学生“同学们可以发现生活中的相交或垂直现象吗”,然后使学生通过交流发现黑板边框、校园旗杆与地面之间存在的垂直现象。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升参与课堂互动的主动性。

猜你喜欢

学法指导课堂互动小学数学
探索初中数学学法指导
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浅析师生课堂互动学习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
加强学法指导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组织高中英语课堂互动的四要点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