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探究

2021-08-25赵建华

考试周刊 2021年60期
关键词:写作教学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赵建华

摘 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教师组织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写作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载体。在组织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在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指导下,探索多样的策略,使学生在有效完成写作任务的时候,形成适应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必备的品质和关键的能力。

文章详细阐述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众所周知,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进入素养培养时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各学科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教学活动的实施同样需要学生核心素养。语文教学是由听说读写活动组成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落实于这些活动的。写作是最令学生和语文教师头疼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活动的实施目的之一是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一要求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是相契合的。但是,在当前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部分教师还是过分地灌输写作知识,忽视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人文素养,不仅导致语文写作教学效果不佳,还使得学生在套路化的写作中,发展效果不佳。解决现存的写作教学问题,教师在组织写作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导,探索多样的策略。笔者以语文核心素养为指导,尝试应用如下策略引导学生写作。

一、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确立写作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在语文写作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明确指导师生的写作教学行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教师组织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活动的一个目标,同时也是教师设定语文写作教学目标的依据之一。因此,在实施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以语文核心素养为指导,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目标,明确课堂教学行为目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语文核心素养划分为了四个维度。在组织语文写作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以这四个维度为指导,四位一体地设定教学目标。比如,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小学阶段过渡到初中阶段,仍在受到小学学习特点的影响,看问题比较直观,思维能力发展效果不佳。所以,在组织初中一年级写作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重点设定了提升学生语言积累能力,问题探究能力和初步审美感知能力的教学目标。初中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级的学习,思维在不断地发展,审美创造力也实现了进一步的发展,立足学生的发展情况,在实施写作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重点设定了培养学生审美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到了初中三年级,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通过不断地体验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他们的情感也变得丰富起来,且趋向于成熟,认识事物的能力也获得了提升。所以,在组织写作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按照该阶段学生的发展情况,设定发展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深度体验审美,丰富文化储备,增强文化意识,提升文化接受力的教学目标。如此设定教学目标,不但切实地以学生的发展情况为依据,满足了学生的发展需求,还将语文核心素养不同的维度融入其中,便于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发展,提升写作教学中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效果。

二、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设计写作教学环节

写作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養的重要环节。写作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命题、指导、批改和评讲四个环节。以核心素养培养为指导,立足这四个环节的特点,笔者将写作过程主要设定为审题立意、选材构思和行为表达三项活动,使学生通过体验这三项活动自然而然地形成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

(一)在审题立意中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审题立意是写作的首要环节,在写作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实践证明,在参与写作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只有先审清题目,确定好命题意图,才能准确地完成写作内容,提升写作内容的高度,充分地展现学生的审美取向。初中生受自身发展情况的影响,尚不能成熟地看待问题,一般以比较直观的方式对问题进行分析,缺乏对问题的深入探究,导致无法有效地把握符合主流价值观的立意,不但影响写作质量,还影响自身的审美发展。立足学生的现实情况,在开展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发挥好教学引导作用,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审题,把握立意,在此过程中顺其自然地提升审美素养。

以《想到别人》为例,这是笔者借鉴中考语文试卷中的写作题目为学生设计的写作活动。在完成此项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得分情况相差甚大。通过分析高分学生和低分学生的写作内容,笔者发现,低分学生一般从题目直接入手,立意较浅地写帮助他人,奉献他人。而高分学生深入挖掘帮助他人、奉献他人背后的人性美,通过一件小事来展现人物身上所具备的美好品质。基于学生如此差异化的审题立意,在组织写作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要求学生按照浅层分析和深度分析的步骤,先分析题目中的浅层信息,接着从“审美”角度分析浅层信息,看看此信息中包含着哪些审美因素,以这些审美因素为切入点,确定立意,为创造美夯实基础。同时,在体验如此审题立意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掌握审题方法,还可以获取审美经验,便于发展审美素养。

(二)在选材构思中提高学生思维品质

思维是学生完成写作任务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也是学生有效地组建文字语言,架构文本结构的保障。在审清题目,确定立意之后,接下来学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材和构思。所谓选材就是确定写作内容,构思就是确定写作思路。有了明确的写作思路,学生才能准确地使用写作素材,做到文思泉涌。反之,则会出现跑题、词不达意等现象,导致写作质量差强人意。从上文设定教学目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初中生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思维能力也在不断发展,但是还没有达到成熟水平。所以,在组织选材构思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作为重点,使学生在积极思维的作用下,有效地进行选材构思,同时发展思维品质。

以选材为例,在组织选材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一般将创新意识作为重点。比如,在开展《清晰的面孔》写作教学的时候,学生在看到题目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写作素材是父母、老师等自己在生活中经常进行互动的人物。学生这样选材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笔者打破常规,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式,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入手,探寻自己所见过的其他人物,如在医院里救死扶伤的医生,埋头研究的科学家等,这些人物不但是学生熟悉的,他们的身上还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是值得学生学习的。在学生选择了这些材料之后,笔者鼓励他们将其与自己一开始选择的材料进行比较,借此选择出恰当的材料。如此做法,不仅使学生积极思维,在思维作用下选择了适宜的写作材料,还自然而然地学会创新,便于提高思维品质。

猜你喜欢

写作教学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