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乙型肝炎性原发性肝癌患者乙肝病毒DNA载量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2021-08-25侯娟叶峰山邱素娟宋育明
侯娟,叶峰山,邱素娟,宋育明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福建厦门 361000
原发性肝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对中老年人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1]。该疾病具有较高恶性程度,发病早期便可血行转移、淋巴结转移与肝内转移。该疾病出现的主要原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的肝硬化,随着病情发展,最终成为原发性肝癌[2-3]。我国具有较高乙型肝炎发病率,因其发病较为隐秘,导致对其重视度不高,最终极易发展成为原发性肝癌[4]。原发性肝癌发病过程中免疫具有重要作用,肿瘤细胞诱导免疫抑制,上调treg,产生肿瘤的免疫逃逸,造成预后不良。近年来已有研究显示,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中,乙肝病毒DNA载量具有重要影响,例如会延迟术后康复[7]。除此之外,乙肝病毒DNA载量还可能将乙型肝炎患者的细胞功能紊乱程度加重。由此可推测,乙肝病毒DNA载量可能通过对乙型肝炎性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进行诱导,进而对肿瘤细胞转移、生长进行促进,最终出现不良预后[8]。鉴于此,该研究主要针对免疫功能、乙肝病毒DNA载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将2015年7月—2018年9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60例乙型肝炎性原发性肝癌患者视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60例乙型肝炎性原发性肝癌患者视为研究对象,归为甲组,纳入标准:①患者知情同意,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②经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胆系统其他重大病变者;②合并免疫功能不全者;③入组前行分子生物、手术以及化疗等特殊治疗者;④入组3个月内采用免疫调节剂进行治疗者;⑤存在严重全身感染或局部感染者;⑥合并严重肺脑心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损伤者;⑦肝癌术后复发者;⑧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患者年龄35~69岁,平均(53.19±2.08)岁;男108例,女52例;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患者分别有8例、16例、4例。再选取同时期该院160名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归为乙组,年龄36~70岁,平均(53.06±2.02)岁;男96名,女64名;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患者分别有10例、20例、6例。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两组研究对象T细胞亚群进行测定,测定指标包括CD8+细胞、CD4+细胞、CD4+/CD8+;两组研究对象乙肝病毒DNA载量均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与此同时,测定两组研究对象相关肿瘤直径与TNM分期。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CD8+细胞、CD4+细胞、CD4+/CD8+测定值差异,分析乙肝病毒DNA载量与CD8+细胞、CD4+细胞、CD4+/CD8+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对比不同肿瘤TNM分期患者的乙肝病毒DNA载量。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与乙组比较,甲组CD8+细胞含量更高,CD4+细胞含量、CD4+/CD8+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CD4+细胞(%)CD8+细胞(%) CD4+/CD8+甲组(n=160)乙组(n=160)t值P值28.15±6.15 42.96±4.19 25.174<0.001 31.09±7.11 25.48±9.59 5.944<0.001 0.91±0.86 1.69±0.44 10.213<0.001
2.2 乙肝病毒DNA载量与免疫功能相关性分析
患者乙肝病毒DNA载量平均测定值为(5.84±1.42)×103IU/mL,与CD8+细胞呈正相关性,与CD4+细胞、CD4+/CD8+呈负相关性(P<0.05),见表2。
表2 乙肝病毒DNA载量与免疫功能相关性分析
2.3 甲组不同TNM分期患者乙肝病毒DNA载量分析
甲组160例患者中,TNM分期为Ⅱ期、Ⅲ期的患者分别有76例、84例,Ⅲ期患者乙肝病毒DNA载量明显高于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甲组不同TNM分期患者乙肝病毒DNA载量分析[(±s),×103 IU/mL]
表3 甲组不同TNM分期患者乙肝病毒DNA载量分析[(±s),×103 IU/mL]
肿瘤TNM分期乙肝病毒DNA载量Ⅱ期(n=76)Ⅲ期(n=84)t值P值5.42±0.28 6.19±0.68 9.190<0.001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通常是在感染乙肝病毒后,引发肝炎,长期慢性肝炎引发肝硬化,最终进展为肝癌[9-10]。近年来的临床研究显示,乙肝病毒DNA载量会明显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同时还和疾病进展、TNM分期存在相关性[11-12]。鉴于此,为了对乙型肝炎性原发性肝癌病情进展过程中乙肝病毒DNA载量影响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究,该研究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乙肝病毒DNA载量,与CD8+细胞呈正相关性,与CD4+细胞、CD4+/CD8+呈负相关性(P<0.05);随着肿瘤TNM分期提高,乙肝病毒DNA载量也明显提高(P<0.05),提示乙型肝炎性原发性肝癌患者乙肝病毒DNA载量与免疫功能、肿瘤TNM分期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乙型肝炎病原体为乙型肝炎病毒,此病毒归为嗜肝DNA病毒科,包括两个属,即禽嗜肝DNA病毒属与正嗜肝DNA病毒属,其中正嗜肝DNA病毒属是导致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重要原因[13-14]。现阶段,乙型肝炎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虽然乙肝疫苗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但该疾病的发病率依旧居高不下,乙型肝炎是引发原发性肝癌的重要原因。通常情况下,乙型肝炎病毒不会直接损伤肝细胞,主要经肝表面乙型肝炎病毒进行免疫应答,进而使得肝脏长时期处于慢性炎症状态。临床用来判断乙肝病毒活跃性与复制性的金标准为乙肝病毒DNA载量,现阶段,临床主要将其用来对乙肝病毒传染程度与数量进行判断。CD4+T细胞属于辅助性T细胞,主要分泌细胞因子,进而对机体抗肿瘤反应进行调节,CD8+T细胞则属于抑制性T细胞,同样为机体内部细胞毒性效应T细胞。一般而言,机体通过对外周血中CD4+/CD8+比值相对平衡进行调节来维持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该研究中,甲组CD8+细胞含量为(31.09±7.11)%,高于乙组,CD4+细胞含量、CD4+/CD8+分别为(28.15±6.15)%、(0.91±0.86),低于甲组(P<0.05),提示乙型肝炎性原发性肝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细胞免疫处于失衡状态。相关学者的研究也显示,HCC组CD8+细胞含量为(25.45±4.17)%,高于对照组,CD4+细胞含量、CD4+/CD8+分别为(28.05±6.21)%、(0.97±0.35),低于对照组(P<0.05),这与该研究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14]。究其原因,这可能是因为乙型肝炎性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大量免疫抑制因子产生。一方面,免疫抑制因子可通过干扰效应T淋巴细胞进而发挥作用,降低外周血中CD4+细胞含量,提高CD8+细胞含量,进而损伤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另一方面,免疫抑制因子可将T淋巴细胞活性广泛性杀伤,再加上受到肿瘤抗原刺激,会激活T淋巴细胞免疫抑制细胞前体,使得免疫抑制因子大量分泌,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进而对细胞免疫功能进行抑制。乙肝病毒DNA载量,与CD8+细胞呈正相关性,与CD4+细胞、CD4+/CD8+呈负相关性,提示乙肝病毒数量越多,CD8+细胞含量越高,CD4+细胞含量、CD4+/CD8+越低。因此,乙肝病毒DNA载量与免疫功能低下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综上所述,乙型肝炎性原发性肝癌患者乙肝病毒DNA载量与免疫功能、肿瘤TNM分期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