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帕罗西汀、氯丙嗪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观察

2021-08-25刘萍季乐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15期
关键词:氯丙嗪羟色胺帕罗西

刘萍 季乐新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精神类病症,患者的临床特征主要为感知功能障碍、行为功能障碍、情感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思维功能障碍等,而且病情极易反复发作,临床治疗困难,由此会严重干扰患者的正常生活和降低生活质量[1,2]。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特征,且多表现为阴性症状[3,4]。仅应用常规抗精神类药物如奥氮平、氯氮平、利培酮等开展临床治疗,难以彻底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帕罗西汀是治疗精神疾病的常用药物之一,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机体活力[5,6]。相关研究表明[7],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当中为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采用帕罗西汀联合抗精神类药物进行治疗。本次研究选择12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究在精神分裂症中选用帕罗西汀、氯丙嗪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120 例精神分裂症患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参照组,每组60 例。观察组中男33 例、女27 例;年龄19~72 岁,平均年龄(43.64±9.46)岁;患病时长3 个月~20 年,平均患病时长(4.22±5.26)年。参照组中,男32 例,女28 例;年龄19~71 岁,平均年龄(44.38±8.88)岁;患病时长3 个月~20 年,平均患病时长(4.31±5.23)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选患者均经相关诊断标准确诊为精神分裂症[8],患者入院接受治疗前2 周内未应用过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及抗癫痫药物,入选患者均不存在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器官功能障碍、药物过敏、严重躯体疾病等情况。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采取单一氯丙嗪治疗,给药方式为口服,初始给药剂量为50 mg/次,2 次/d,3 d 内逐渐增大给药剂量,直至400~600 mg/d,并维持该剂量持续用药。2 个月为1 个治疗周期。观察组采取帕罗西汀、氯丙嗪联合治疗,氯丙嗪的应用方式与参照组一致;帕罗西汀的给药方式为口服,给药剂量为1 片/次,1 次/d。2 个月为1 个治疗周期。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判定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PANSS 评分下降幅度>60%;有效:治疗后,患者PANSS 评分下降幅度为30%~60%;无效:治疗后,患者PANSS 评分下降幅度<30%[9]。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负面情绪评分 在评价负面情绪时主要参照抑郁情绪、焦虑情绪这两个重要指标。抑郁情绪的评判参考标准为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为0~100 分,评分与患者抑郁情绪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焦虑情绪的评判参考标准为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0~100 分,评分与患者焦虑情绪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1.3.3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进展程度、社会生活能力 在评价患者的进展程度时利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价患者社会生活能力时利用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10]。

1.3.4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主要包括失眠、嗜睡、便秘、胃肠道反应、视物模糊。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抑郁情绪评分、焦虑情绪评分对比 治疗前,参照组的抑郁情绪、焦虑情绪评分分别为(54.32±6.54)、(55.92±6.94)分,观察组的抑郁情绪、焦虑情绪评分分别为(54.75±6.93)、(55.27±6.37)分。治疗后,参照组的抑郁情绪、焦虑情绪评分分别为(48.12±5.92)、(49.33±5.84)分,观察组的抑郁情绪、焦虑情绪评分分别为(43.29±5.03)、(44.32±5.03)分。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抑郁情绪、焦虑情绪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抑郁情绪、焦虑情绪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病情进展程度、社会生活能力对比 治疗前,两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病情进展程度、社会生活能力对比 (,分)

表2 两组病情进展程度、社会生活能力对比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对比,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bP<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参照组患者中,发生失眠症状4 例(6.67%)、便秘症状3 例(5.00%)、视物模糊症状3 例(5.00%)、胃肠道反应4 例(6.67%)、嗜睡症状2 例(3.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16/60)。观察组患者中,发生失眠症状1 例(1.67%)、便秘症状1 例(1.67%)、视物模糊症状2 例(3.33%)、胃肠道反应2 例(3.33%)、嗜睡症状1 例(1.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7%(7/6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精神类疾病患者发生率逐年增加,其中最为常见的为精神分裂症。该病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拥有漫长的诊治周期,在一定程度上会严重干扰患者的正常生活,还会降低生活质量。临床上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时,一般会采用抗精神疾病的药物,其中吩噻嗪类药物、丁酰苯类药物均属常用药物。氯丙嗪属于吩噻嗪类药物,对多巴胺D1 受体、多巴胺D4 受体、胆碱受体、肾上腺素受体、组胺受体及5-羟色胺受体具有明显的阻滞作用,适用于治疗各类精神分裂症。但长期服用氯氮平会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失眠、嗜睡、便秘、胃肠道反应、视物模糊等,进而影响患者预后。研究发现,大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均伴随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因此应采取抗抑郁类、抗精神类药物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以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帕罗西汀是一种苯基哌啶衍生物,能够与5-羟色胺转运体发生相应反应,从而降低突触前膜对5-羟色胺的再摄取能力,进而减缓患者的抑郁情绪。帕罗西汀对5-羟色胺受体具有高度选择性以及良好的亲和力,能够与5-羟色胺1A 受体发生选择性结合反应,从而与机体内的5-羟色胺1A 形成竞争关系,促使机体内的5-羟色胺1A 水平明显增高,促进机体5-羟色胺1A 与5-羟色胺2A 的平衡[11,12]。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抑郁情绪、焦虑情绪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67%(7/60)明显低于参照组的26.67%(16/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帕罗西汀、氯丙嗪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明显,患者的抑郁情绪得到缓解,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氯丙嗪羟色胺帕罗西
5-羟色胺对肠道疾病的影响
氯丙嗪在不同种属肝微粒体中代谢差异研究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及药物安全性分析
西药盐酸氯丙嗪的药理药效及临床合理应用
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氯氮平和氯丙嗪维持治疗的效果分析
猪肉中有安眠药?
5-羟色胺:肝癌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产后抑郁症与雌二醇、催乳素、孕酮、五羟色胺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地西泮联合帕罗西汀预防紧张型头痛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