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吡酯与左乙拉西坦在患儿癫痫治疗中的疗效对比研究
2021-08-25杨丽娜
杨丽娜
(濮阳市人民医院 儿三科,河南 濮阳 457000)
癫痫是一种由脑神经细胞异常放电所致的中枢神经功能紊乱综合征,该病属慢性脑部疾病,好发于儿童群体,具有急骤、短暂、反复发作的特点[1]。不同癫痫患者临床症状不尽相同,其中以手脚抽动、丧失意识、发呆、流涎水、头痛、呕吐等多为常见[2]。据报道,我国癫痫发病率约为5%,首次发病中的儿童所占比重高达60%,该病对患儿身体健康与智力发育均造成严重影响[3]。临床多以药物或手术治疗癫痫,但由于该病治疗时间长久,且患儿依从性相对较低,在无需迫切手术治疗的情况下,一般使用单药治疗,单药可基本控制患儿病情,且不良反应相对较低,不至于影响患儿生长发育。本次研究将托吡酯和左乙拉西坦分别治疗36 例患儿,以观二者对患儿临床疗效、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72 例癫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诊断标准参照2011年发布的《癫痫的分类和诊断标准》[4]。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 岁≤年龄,2 次≤癫痫发作次数,神经系统体查正常,不曾接受其他抗癫痫治疗;排除标准:伴随严重全身器质性疾病,头颅核磁共振影像检查异常。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 组,左乙拉西坦组36 例,男女比例为20/16,平均年龄(7.2±1.5) 岁,平均发作(5.3±2.6) 次;托吡酯组36 例,男女比例19/17,平均年龄(7.4±1.2) 岁,平均发作(5.1±2.5) 次。2 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满足比较条件。本次研究已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治疗方法
给予托吡酯组患儿托口服吡酯片(25mg/片)治疗,第1 周:0.5~1.0mg·kg-1·d-1,1 次/d,晚上口服;后每周增加0.5~1.0mg·kg-1·d-1,2 次/d,早、晚口服,2mg·kg-1·d-1≤剂量≤6mg·kg-1·d-1;左乙拉西坦组患儿采用拉西坦治疗,左乙拉西坦(0.25g/ 片) 初始剂量:10mg·kg-1·d-1,每周增加10mg·kg-1·d-1,2 次/d, 20mg·kg-1·d-1≤剂量≤50mg·kg-1·d-1,2 组均治疗6 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2 组临床疗效、认知功能与不良反应发生率。认知功能评分:治疗前及随访1年后以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 对所有患儿进行认知功能评分,总分为30 分,26~30 分:正常;评分<26 分为认知功能受损[5];疗效判定[3]:参考如下,完全控制:经治疗,癫痫未再发作,临床症状(眩晕、抽搐等) 完全消失;显效:经治疗,癫痫发作减少量在75%以上,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经治疗,癫痫发作量明显降低(约50%~75%),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癫痫发作次数减少量在50%以下,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有效率=(总例数- 无效例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行卡方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
随访调查,托吡酯组临床有效率为83.33%(30/36),左乙拉西坦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33%(33/36),2 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左乙拉西坦组完全控制率显著高于托吡酯组(P<0.05),见表1。
表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2 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比较
治疗前,2 组患儿认知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托吡酯组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左乙拉西坦组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2 组治疗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 组认知功能评分比较(±s,分)
表2 2 组认知功能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t P托吡酯组 36 3.205 <0.05左乙拉西坦组 36 2.176 <0.05 χ2 P治疗前25.02±2.08 25.33±2.10 0.629>0.05治疗后23.46±2.05 26.27±1.52 6.604<0.05
2.3 2 组不良返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过程中,托吡酯组体重减轻2 例、嗜睡4例、食欲减退3 例、攻击行为1 例、手颤3 例、沁汗1 例;左乙拉西坦组嗜睡3 例、食欲减退1例、手颤1 例、沁汗1 例,左乙拉西坦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6/36,6/36) 显著低于托吡酯组(41.67%,15/36,15/36),χ2=5.445,P>0.05。
3 讨论
癫痫发作具有反复性与难治性,儿童期是生长发育的特殊时期,癫痫病与抗癫痫药物均在不同程度上对患儿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治疗儿童癫痫病时,除了提高临床疗效,亦当把控药物对患儿远期发展的影响,在用药时,如有不良反应发生应立即做停药调整,经调整无效者须对症处理[2,6]。
左乙拉西坦与托吡酯皆为新型抗癫痫药物,二者作用机制各有不同,前者通过与大脑神经元囊泡蛋白结合来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进而抑制神经元异常放电现象,以发挥抗癫痫作用,据报道,该药对正常的突触兴奋无明显影响;后者主要通过阻断Na+通道,减少神经元反复放电、降低电位数、增强γ-GABA 活性等发挥抗癫痫作用[7]。
本次研究将托吡酯与左乙拉西坦分别用于2组癫痫患儿的治疗中,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患儿认知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托吡酯组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左乙拉西坦组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2 组治疗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托吡酯可在一定程度上损害癫痫患儿认知功能,左乙拉西坦可有效改善患儿认知功能,研究结果与陈瑞华等[2]研究结果相似。左乙拉西坦组不良反映发生率(16.67%,6/36) 显著低于托吡酯组(41.67%,15/36),P<0.05,2 组不良反应多发生于加药期,猜测可能与用药过程中加大用药剂量有一定的相关性,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托吡酯与左乙拉西坦均可有效控制癫痫患儿临床症状,左乙拉西坦对患儿认知功能无损害,且不良反应低于托吡酯治疗组,左乙拉西坦综合临床药用价值较托吡酯更高,但本次研究样本较小,二者药物的安全性还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