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视频“刷书”风靡现象下对深度阅读的思考

2021-08-25蔡焕星

参花(下) 2021年8期
关键词:深度阅读短视频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和手机的普及,在以抖音、快手等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的推动下,短视频成为现在网络上最火爆的形式之一。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短视频“刷书”进行碎片化阅读,从而失去了深度阅读的习惯。本文就这一现象对短视频“刷书”带来的利弊,以及深度阅读进行探讨。

关键词:深度阅读 浅阅读 短视频

近几年,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也在不断增长。在以抖音、快手等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的推动下,短视频成为现在网络上最火爆的内容和形式之一。短视频中的内容包罗万象,“小”到如何折纸,“大”到人生哲理。短视频“刷书”行为迅速发展,成为现代人碎片化阅读的一种方式。短视频的标题当然也足够吸引人,“一分钟读完一本好书”。碎片化的时间让观众可以选择的权力越来越少,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让人们变得浮躁起来。碎片化的阅读是轻松愉悦的,所以把朋友圈、微博当作主要信息来源的浅阅读占据了人们大量的时间。通过一两分钟的短视频,了解一本书的核心精华所在,正好满足了大多数人的生活需求,这似乎也成为一种新的潮流,一种“高效读书”的方式。

一、现状分析

不可否认,短视频“刷书”给人们带了许多便捷和好处。短视频的内容通常只有一两分钟,具有方便快捷、易下载、传播迅速的特点。读者可以随时随地拿起手机,打开短视频软件,观看书籍讲解。1~2分钟的短视频,可以让读者对一本书的核心内容有大概的了解。短视频博主通常会对这本书进行个人解读,网友也可以进行在线沟通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到五分钟,观看者便能够和他人谈这本书的内容。碎片化的时间得到了充分利用。但就本质而言,浅阅读是一种不需要思考的跳跃式阅读方式,其更加追求读者心理愉悦性以及短暂的视觉快感。碎片化、快餐式以及浏览式阅读均属于典型的浅阅读形式,是运用浅显阅读代替经典阅读的阅读模式。其消费具有快扔、快速以及快感等特点,前一个话题刚刚兴起,就可能被另一个新话题取代,读者阅读时无法形成连贯性思维,思考的深入性也明显下降。短视频“刷书”具有极大的新鲜度和趣味性。

(一)短视频内容短小。1~2分钟的短视频通常只要几兆的流量,滑动朋友圈的几秒内就能加载出来了,也不需要占用太大的手机内存,方便保存和下载。

(二)短视频传播方便快捷。一则有意义的短视频说书通常会获得更多的点击量和曝光率,一瞬间就可能有上千万的阅读量。同时,读者还会将之传播给亲朋好友,随着分享数据的增加,传播量和影响力也迅速提升。

(三)短视频内容新鲜有趣。以往静止无声的纸质内容,现在变成了有声有画面的动态视频内容,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同时也可以和千万读者在线实时交流,开阔了思维,增加了互动性。

但是如此快捷方便的阅读方式依旧存在着问题。博主在制作读书短视频时大多都掺杂了个人的思想观念在里面,读者作为被动接受方,极有可能让博主的观念成为主导观众的第一思想,这样一来,读者便失去了自我思考的能力。同时,大数据也在无形中筛选了人们的阅读喜好。当读者过多地驻足某一类读书视频时,软件平台便会给读者大量推送类似的读书视频。而仅仅对一个博主的关注和喜欢,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就变成了和博主一样的思考方式。

新兴高科技让人们拥有了掌上海量阅读的能力,使他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阅读,甚至可以在一天“刷”很多本书籍。可是在享受短视频“刷书”带来的短暂快感,碎片化、快餐式读书代替经典读书的阅读模式后,就很难再进行沉浸式阅读。

二、科技时代短视频“刷书”的利弊

科技的进步不应该成为文化进步的枷锁,而应该成为国民寻求进步的一种辅助性工具。现代人盲目地崇尚“快餐式”生活文化。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生活压力、工作压力过大;另一方面是网络上的诱惑太多,本想在网上检索一条信息,結果“不小心”点进了其他网站,时间就白白被消磨掉了。手机应用软件也越来越狡猾,想尽办法耗损流量,根据搜索浏览记录,用大数据分析人们的喜好,当刷到一条有关书籍的短视频,马上又会引导进入下一条有关书籍的短视频。短视频“刷书”的确也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益处,但事情都有两面性,应当用辩证的思维来看待短视频“刷书”。

(一)短视频“刷书”的积极影响

1.短视频“刷书”让阅读变得大众化。大多数人普遍不愿意接受传统枯燥的书籍知识。当书中的知识变得“活”了起来,既可以听还可以看,大众便愿意接受了。尤其是一些不识字的人,很难进行深度阅读。一两分钟的读书短视频蕴含着浅显易懂的书中道理,易于大众理解和接受,让阅读变得大众化。

2.短视频“刷书”让阅读变得便捷化。现代人普遍有较大的工作压力,很难静下心阅读一本厚重的书籍。但是当这本书被拆分成了许多个碎片,读者就普遍能够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了。大众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短视频“刷书”,方便快捷。

3.短视频“刷书”让阅读变得娱乐化。阅读仿佛一直都是一件令人苦恼的事,但用短视频“刷书”,使阅读变成了一种兴奋剂。大众茶余饭后利用短视频“刷书”,给生活增添了乐趣的同时,也丰富了知识和见解。

(二)短视频“刷书”的消极影响

1.短视频“刷书”营养不高,极易让大众失去思考能力。如果一味地追求快餐式阅读、浅阅读,那么就跳不出被动阅读的舒适区,大量接收二手解读过后的书籍“营养”,极易失去自我思考能力。

2.短视频“刷书”质量不高,瞬时洗脑让大众陷入怪圈。大多数经过包装过的“刷书”短视频,其实背后都隐藏着一条利益链,驱动着你的购买欲望或者报班需求。当一本书经过多层包装后,你最后所获的知识极有可能是对你的瞬时洗脑,大数据分析后对你进行多次推荐,你便陷入了某种“怪圈”。把书中的道理当作至理名言,对博主的二次解读深信不疑。

3.短视频“刷书”降低大众辨别好坏的能力。很有可能,大众所获取到的片面的知识只是博主为了哗众取宠的断章取义。大众慢慢发现问题的时候,思维已经在潜移默化中被博主左右,从而导致大众的阅读偏好、思维习惯,甚至说话方式都和短视频博主越来越像。

三、关于短视频“刷深度”的建议

深度阅读是作者和读者精神、灵魂对话的过程,是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学习者如果长期进行浅阅读容易形成速成心理和浅思维模式,以寻求快速解决问题的现成办法,缺乏细思深究的动力,最终养成急功近利、肤浅急躁的思维习惯,不利于国民整体文化素养的提升。因此,只有经历了深度阅读这个过程,读者才能沉淀智慧,才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和文化素养的提升。

王会珍学者谈道:“人的很多行为都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即当周围的人都从事深度阅读,深度阅读成为社会流行的趋势时,个体也会选择深度阅读。”个体的改变很难影响一个社会的发展趋势,而社会的流行趋势却很容易影响到一个人的发展和生活方式。即便说个体想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实行深度阅读、改变生活方式,但是,身处快节奏社会的现代人大多都有较大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一天的劳累下来,很难再愿意花费时间去进行咬文嚼字的深度阅读,只有短视频可以填补碎片化时间的空缺和寂寞,这也是短视频能够风靡的原因之一。因此,如果让人人都拥有阅读书籍、咬文嚼字的习惯是不现实的。细枝末节固然重要,但相对于大众来说,能够掌握核心枝干便足矣。

要“刷”出深度,首先要明白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一种理解认为,阅读经历了“解码—理解—思考”等环节的认知过程。那么,通过几分钟的短视频是否也可以达到深度阅读呢?笔者认为,是可以的。

一是国家相关文化部门发力,制作出“精品”阅读视频,在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下筛选出有利于提升国民整体文化素质的书籍经典片段,针对某一个文化片段进行深入讲解和剖析。在官方背景的短视频中,大众可以针对短视频的阅读经典片段进行线上讨论,对话式的阅读也能够让大众汲取书中的文化知识,而并非只是停留在表面,不求甚解。例如国家相关文化部门打造的100集纪录片《中国通史》,让更多的人接触到了似乎高深莫测的中国历史,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二是相关文化部门可以组织网络直播读书见面会,请专家和学者与大众一同探讨和交流,最后也以短视频的方式进行传播。

三是读者自身需要提高分辨信息的能力。短视频软件中难免有一些博主为了得到更多关注而编造或对书中内容断章取义。博主自身可能都没有完整读过整本书,仅仅是抓住书中一个吸人眼球的点便开始“做文章”,这就造成传播的信息亦真亦假。短视频“刷书”是深度阅读的一个补充,一个扩展,因此,读者应该理性“刷书”,有选择地“刷书”,以批判性的眼光挑选“刷书”视频,刷出深度,刷出内涵,而不是对推荐的内容“照单全收”,被营销号麻痹了思想。同时要提升辨别信息的能力,留下对自己思想素质有提升的内容。

四、結语

浅阅读和深度阅读最大的一个区别无非就是思考与不思考的问题,以及主动思考与被动思考的问题。深度阅读不同于专门的学术性阅读,不具有明显的目的性,通过阅读度过业余时间,对自己的身心构成一种放松,获得某种满足和情感的愉悦,这是对深度阅读的合适定位。考虑到当前时代发展背景,大多数的普通读者进行枯燥的自我沉浸式深度阅读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深度阅读不一定就是自我沉浸式阅读。相反,一本书中的经典片段如果能够反复品读,并产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同时还能和其他读者进行灵魂的碰撞,那么这也是深度阅读的一种方式。现在许多短视频“刷书”内容五花八门,有广告推销的,还有利用噱头骗取流量的。既然短视频是符合时代特性的、大众化的东西,那么如何让短视频“刷书”刷出深度,刷出经典,才是我们真正应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尹鹤.大学生的新媒体浅阅读现象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7(12):29-30.

[2]马丽.在“浅阅读”时代赋予新闻厚重感——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报纸版面创新的思考[J].新闻战线,2019(10):42-43.

[3]刘培丽.论浅阅读时代图书馆对大众阅读的深度引导[J].才智,2013(8):317-318.

[4]宋亮亮.浅析碎片化背景下深度阅读策略[J].中国报业,2015(16):14-15.

(作者简介:蔡焕星,女,本科,重庆对外经贸学院,研究方向:新媒体阅读)

(责任编辑 王瑞锋)

猜你喜欢

深度阅读短视频
“去阅读”时代短视频自媒体发展现状及其文化解读
符号学视角分析恶搞短视频
移动社交时代短视频的传播及营销模式探析
戴着镣铐起舞
用户自制短视频的受众研究
多元化引导促学生深度阅读的研究
后现代视域下新媒体短视频的美学特征
高中语文教学中深度阅读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语文深度阅读的探索与实践
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深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