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对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启示

2021-08-24吴旋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88期
关键词:教育理念学前教育实践教学

吴旋芳

【摘要】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即“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其主张人们作为合奏者,而并非以听众的身份参与其中。原本性音乐是接近自然的、源于生活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于儿童的。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自传入中国以来就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并在经过历代研究者的努力后,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学前教育;实践教学

二十世纪初,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在世间广为流传,其对世界音乐教育产生了极大的积极影响。在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建立的初期,创作者就有远见地将“原本性”音乐选择成为自己的音乐教育体系的标识。与此同时,奥尔夫音乐教育以一种开放的姿态与时俱进。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与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概述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教学中主要包括嗓音造型、动作造型和声音造型。嗓音造型即指运用人的嗓音进行音乐教学活动。在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选择在幼儿的认知中所熟悉的事物名称进行简单的节奏练习,如,花草、动物等。随后再逐渐加大难度,在幼儿所能接受的能力范围内,选择成语、古诗等丰富练习内容。动作造型包括律动、舞蹈和声势活动。其中,声势活动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中的一大特色,是用简单的身体动作发出的各种有节奏的声音活动,如,拍手、跺脚、捻指等。动作造型的教学符合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能够快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音乐学习的兴趣。声音造型即指乐器演奏活动,乐器包括奥尔夫乐器以及其它乐器。其中,奥尔夫乐器能够不经过练习就可以直接进行演奏,对于幼儿来说极易掌握,其对激发幼儿音乐学习的喜爱和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当下我国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现状来看,绝大多数院校音乐课程设置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围绕教材内容展开的,缺乏创新。与此同时,许多教师对于自身的教学体系以及教学理念没有及时地进行革新,使得教学侧重点具有一定的偏差,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教学极为不利。上述这些问题是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存在的最为普遍的问题。除此之外,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还存在着实际教学与教材内容实践能力的问题。再加上,我国学前教育专业本身发展相对于其余年龄阶段的教育比较晚,在教材统一和教学方式方法统一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教师们对于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教材内容研究较浅,最终这些问题都成为了阻碍奥尔夫教育理念渗透于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因素,并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带来不利影响。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渗透于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问题及影响

(一)缺乏对奥尔夫教学理念的认识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即“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其主张人们作为合奏者,而并非以听众的身份参与其中。由于许多教师对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的认识不足,这种认识的片面和不充足都会体现到实际音乐教学活动中,如,教师过度地将注意力集中在音乐活动和游戏之上,忽略了学生们对音乐本身的体验。

(二)学生音乐自主创作能力低下

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当中,由于学生们对基础乐理知识的不了解以及对乐器的熟悉和掌握程度不够高,使得学生们的自主创作能力低下,当然更多的原因出自兴趣。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势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使得学生极度缺乏音乐实践和音乐创作的机会,学生们丧失了主观能动性。在很大程度上,教师教学是为了完成教学进度和教学任务,学生学习是为了应付期末考试。片面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以及片面的学习使得学生音乐自主创作能力不仅没有提升,反倒还在不断地降低。当一些教师采用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时,但由于教师们缺乏科学性的教育方式,忽视了实际教学与学生自身爱好特点的结合,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音乐自主创作能力低下,最终对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的渗透造成不利的影响。

(三)音乐实践教学较为滞后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许多学科的实践教学一直处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也不例外,这与奥尔夫音乐理念相违背。对于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而言,大部分教师都过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讲授之上,忽视了学生的课外实践,使学生自身的音乐素养的提升受阻,限制了学生的音乐视野。这样的教学方法显然不利于当下所推崇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利于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受音乐的魅力。因此,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渗透势在必行。

奥尔夫音乐教育中综合性、元素性、即兴创作性和参与性等特点对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对未来幼儿教育的發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渗透于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策略

(一)以学生为主体开展音乐教学

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师,应当顺应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要求,吸收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的精髓,发挥其原本性特点,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和熟悉每一位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的特点,帮助学生研究幼儿成长中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重视其心理需求,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给予学生一个较为舒适的音乐学习环境,使学生们能够以轻松自然的心态进入音乐体验学习。例如,在实际教学当中,一些学生的音准把控不是很好,总是出现跑调问题,但是他们节奏感较强。那么,教师应当根据其特点,适当增加一些打击乐、体态律动等节奏方面的训练,以达到扬长避短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的自主音乐创作能力的提高。

(二)拓展音乐视野,注重实践过程

音乐作为一种实践性非常强的教育方式是世界共同拥有的语言,结合人的感官,通过节奏,旋律等手法展现出来,生动形象地表达人们的情感。

音乐教育不同于知识文化教育大多仅存在于课本当中,音乐教育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如,练习发声、节奏训练、真假音的转换,等等。作为表演艺术之一的音乐,教师相对地也应该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舞台,给予学生大胆展示才艺的鼓励,磨炼意志,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对创新教学的启示,增加见习、实习的时效,逐步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多种类型的学前音乐教育活动,供学生们进行观摩、参考和学习,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指导,让学生们掌握更加科学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学前音乐教师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综合教学内容,突出职业特点

教师应当将奥尔夫音乐的“综合型”观念引入具体的音乐教学实践当中,使得课程结构进行重组,实现学科与艺术之间的完美融合,发挥学科的优势。例如,着手培养学生利用声音、线条、动作、色彩等各种艺术手段表达情感,实现多种艺术学科之间的交叉、借鉴和互补,以加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沟通和转换。这既符合当下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要求和人才培养方向,又能够拓展各学科的发展空间。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学前教育中对幼儿进行音乐教学的启示,能够帮助开发幼儿的大脑,保证幼儿在音乐方面的创造性能力。除此之外,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的渗透能够对幼儿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大的积极影响。因此,教师们的教学方法一定要多样化、自由化和个性化,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和设施,为使学生们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而奋斗。

参考文献:

[1]翟姣.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应用探索[D].云南大学,2015.

[2]郭澍晗,孙晓女.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我国幼儿音乐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14(20):58-60.

[3]王伟.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启示[J].教育,2016.

责任编辑  林百达

猜你喜欢

教育理念学前教育实践教学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