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森调故事 凝聚前行力量
2021-08-24张啸典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林业和草原监测规划院
张啸典 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林业和草原监测规划院
现在,我想请大家设想这样一个情景:你穿越了,回到了1965年的除夕。在阖家团圆的那个夜晚,你来到祖国版图的北端塔河附近一个猎民丢弃的窝棚里,几个年轻人正围在火堆旁计划着明天的工作和用粮。你示意其中带队的小哥你是未来人。小哥在烤熟的冻土豆里找个大点儿的递到你手上,用深邃的目光注视着你,像是在问:“我们怎样完成重托?祖国可好?百姓可好?”面对历史对未来的追问,该如何作答?小哥一行几十人历尽千辛万苦胜利完成原林业部组织的开发大兴安岭林区的森调会战,冰雪不可阻,高山不可挡。中华大地百废待兴,幸得万千志士之血汗灌之,今复立于民族之林矣,山川锦绣,国泰民安!相信这样的答卷,能够告慰小哥当年的期盼吧!
这位小哥就是我的爷爷——共产党员、森调队员张清栋。我家祖孙三代人都奋战在森林调查战线上。记得小时候最喜欢住在爷爷家里,因为在家吃饭挑食经常被妈妈唠叨。而在爷爷家,他总是在吃饱之后还端起我的剩饭碗,甚至连掉在桌子上的几颗饭粒也不放过。但是爷爷从没有责备我,只是谆谆教导我不能浪费粮食。现在回忆起来,或许正是当年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断了口粮,凭着捡来的冻土豆充饥熬过了那难挨的除夕,才让他对自己那般苛责,对我却如此宠溺。这就是森调人吃苦在先不忘本、享乐在后不忘源的真实写照。70 多年来,森调人坚决听党话、跟党走,为“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山河无恙、国泰民安立下了汗马功劳。
何其有幸,我成长于今日之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林业和草原监测规划院。然而,我们的幸福生活却是前辈用青春和汗水换来的。在那交通、通讯不畅的年代,印象中父辈外业的归期总是遥遥无期。多是正跟小伙伴玩耍的时候,托儿所院外忽然走来几个人,清癯的身材,褴褛的衣衫,蓬乱的长发,凌乱的胡须。看见他们手上拎着的铁皮箱子,小伙伴们才一溜烟儿跑过去,死死地拽着其中的一只大手,认领自己的爸爸回家。尽管常常经历大半年的分别,团聚时的兴奋还是让每个森调人家的灯光都显得温馨柔和。第二天从理发店出来的森调人依然青春朝气,全然不见外业的艰辛与疲惫,妥妥的一个个帅哥。森调人就是这样,为了祖国的绿色事业不得不把自己的小家放在一边。他们始终怀揣梦想、志存高远,时刻用行动诠释着什么叫做奉献,什么叫做使命,什么叫做担当。
在森调人舍小家为国家的身后,又有多少家属们的理解与包容。在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林业和草原监测规划院院史馆内“浴火重生”的展板前,我聆听了前辈们抵御1987年大兴安岭森林大火的陈述。熊熊的火焰似魔鬼般狰狞着把黑夜照得如同白昼,贪婪的烈火呼啸着狂奔着像要吞噬这个世界。在子夜的睡梦中被惊醒的森调队员不顾危险奋力施救,英勇搏击。调查资料保住了,物资设备保住了,指挥部和三百多人的外业队伍保住了。火情一过,这支队伍重整旗鼓继续出发。顷刻间我似乎看见了那肆虐的火光,看见了家属们的执守和不易。她们在央视新闻得知这场火灾的消息时已经足足过去了24个小时,而她们身处火区腹地的丈夫们仍杳无音信,她们的孩子嗷嗷待哺,她们彻夜挂念自己丈夫的安危。她们没有倒下,直到看见丈夫平安归来,眼里的泪水再也止不住地掉落下来。如果说几十年的风雨创业历程,培养了森调人“吃苦耐劳,求真务实,优质高效,争创一流”的优良传统,那么在这传统的背后则离不开森调人家属的默默付出和无私奉献。
党旗是鲜红的,是革命先烈浴血奋斗不怕牺牲的颜色。祖国是绿色的,是森调人跋山涉水不畏艰险的颜色。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我们定当牢记初心使命,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绿荫护夏,红叶迎秋”。吾辈必将赓续林业精神,以满腔热血,以赤诚之心,助我中华崛起复兴,愿我祖国美丽昌盛、万世长安!
1988年西林吉林业局“五·七”特大森林火灾后二类调查
采集植物标本
雨中外业调查取样
雪中外业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