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莒州博物馆馆藏双鋬白陶鬶造型艺术

2021-08-23陈雪梅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13期
关键词:造型艺术

陈雪梅

摘 要:莒州博物馆馆藏双鋬白陶鬶于1977年出土于莒县陵阳河遗址,是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典型器皿。其形若鸟,构思巧妙,体现了实用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蕴涵着莒地先人通达的劳动智慧,同时也寄托着先人对鸟的崇拜及其丰富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莒;双鋬白陶鬶;造型艺术;文化思想

莒为少昊之后,东夷重要的一支。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发现的日照秦家官庄、沂水南洼洞等旧石器时代的早期遗存,说明数十万年前,莒地先民就繁衍、生息在鲁东南近海地区的沂河、沭河、潍河、泗水等流域这片广袤的大地上。此后,又发现众多距今2万年至1万年的细石器文化遗存,说明这一地区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莒地有数十万年的文化根系,一万余年的文明起步,五千余年的文明史。”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优秀的莒文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明遗存,文物胜迹也如群星璀璨。

陶鬶是山东史前东夷文化的重器,是山东大汶口至龙山文化时期的典型器之一,代表了大汶口文化时期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①关于陶鬶,早在汉代时期《说文·鬲部》已有记载:陶鬶为“三足釜也,有柄可持,有喙可泻物”,喙,即指鸟嘴。由此可知陶鬶是一种具有三足、把手和似鸟嘴的流的特定的器物。

1 莒州博物馆馆藏双鋬白陶鬶的造型艺术

莒州博物馆馆藏双鋬白陶鬶为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遗存,1977年出土于莒城东南10千米处的陵阳河遗址。通高34厘米,窄长流,喇叭口,颈部细而高,鼓腹,背部两侧各安有一个宽板状鋬,背的后部有一小短尾。底部由三个大小均匀的袋形足支撑。口部高高昂起的长流,不仅方便倾倒,而且使整个器形更具挺拔的气势。宽板状双鋬,便于陶鬶的提放,也避免烫手。袋形足的设计使陶鬶整体变得稳定,且三个袋形足间距离相等,利于柴薪的架烧。袋形足为空心不仅加大了受热面积,还增加了容积。长流与双鋬,相互呼应,富有节奏感。整个器形像一只大鸟,昂首展翅,引吭高歌,构思巧妙,造型活泼生动(图1)。

2 莒州博物馆馆藏双鋬白陶鬶的装饰艺术

莒州博物馆馆藏双鋬白陶鬶整体呈灰白色,为夹砂白陶,表面残存部分较为细腻的光滑面,其余部分有细砂颗粒外露,稍显粗糙,可能是年代久远被腐蚀所致。其光滑的原因,可能是制好坯胎待略干后,又用特制的白浆涂敷于表面进行装饰打磨而成。白色代表着纯洁高贵,而陶鬶形若鸟状,就成为一只白色圣洁的鸟。白陶鬶的装饰手法主要是刻划、贴塑等。其腰腹部的一周附加堆纹,应是先贴上泥条后,再进行处理,切割、戳印成扉齿状或将泥条戳印好后贴于腰腹部。白陶鬶胸前正中饰一凸纽,两侧饰对称的小圆饼饰都是贴塑。两个鋬为两条宽板泥条,分别贴塑于陶鬶背部两侧。其上各饰的凹弦纹为刻划纹样:一种是纵向线条凹弦纹,每一个鋬上有三条;一种横向线条凹弦纹,每一个鋬上有两条。背后袋形足上有一小短尾,其上亦饰四条纵向凹弦纹。

3 莒州博物馆馆藏双鋬白陶鬶的制作工艺

莒州博物馆馆藏双鋬白陶鬶是一件造型较为复杂的器物。仔细观察这件白陶鬶,其上部为泥片捏塑筑成,外面指痕较多,里面则有少许未抹严的缝隙,颈腹交接处有较为明显的接痕。三个袋足的圆形部分规则匀称,外面两侧有一道凹凸不平的轻微隆痕,里面对应部位有明显的处理接缝时留下的涂抹痕迹。里面其他部分也有轻微手指按压涂抹痕迹。而陶鬶裆部内外未见有敷泥衔接的痕迹。猜测其制作方法如若是轮制单足拉坯成形后衔接,则存在衔接直立困难,白陶鬶内也未发现有拉坯指纹。如若用内膜制作,其内外壁就应较为平整,而此件白陶鬶外面较为平整未见拉坯的指纹,其内壁却又不平整。此两种方法不成立。

我馆前辈尉崇德先生于1995年成功复制出白陶鬶,他总结出的制作方法为模具与手塑相结合。制作过程是先塑出连裆的三袋足模具,等其干后或经烧结后,用硬料泥按压于三足裆部至三袋足底部两侧,做出“底模”,然后再制作“上模”,烧结后成为陶模备用。土、砂以4∶1的比例混合成泥料,将泥料分别按压于三袋足的底模、上模内,将足核插入底模尖部,扣上上模,用泥料填充足核四周,使其与胎壁充分黏合,然后敷泥按压处理两侧接缝。由于适应手塑的泥片中含水分较少,可以即刻脱掉袋足上模,留底模做支撑。接下来上塑肩背部及颈流部。整体成形后,脱掉底模,进行修整,装饰附加堆纹、鋬手、短尾等。待略干后用预先特别配制的“白黏土浆”涂敷于表面,即施“陶衣”,半干后再进行精细打磨,待干后便可进行烧制。烧成温度以950度为宜,烧制工艺为氧化焰。使用民间烧制陶缸的“馒头窑”裸烧。

4 莒州博物馆馆藏双鋬白陶鬶所折射出的文化思想

陶鬶是史前文化中最具特征的典型器物之一,它不仅是一种物质产品,也是一种精神产品。它体现了原始先民对某些自然事物的崇拜和生活的敏锐观察,以及对身边常见形象的积极摄取,并把这种观察感受尤其是表现人的世界的方面,通过陶塑的形式进行表现,集实用与审美为一身,反映了艺术的产生来源于现实生活。

4.1 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实用性和审美性是有机存在的关系,实用性是审美性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审美性反过来又可以增强实用性,二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陶鬶的造型是原始陶器中结构相对比较复杂的一种,它的出现与特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不可分割。

鬶,作为炊具,在古代被广泛应用,这是早已被证明了的。莒州博物馆馆藏双鋬白陶鬶作为实用器皿,推测其为炊具、酒具,以满足莒地先民生活需要。白陶鬶作为炊具,具备蒸煮功能,但其蒸煮的可能并不是食物,因為存在容积不够大、脖颈长且与腹部连接处狭小、不便搅拌也不便清洗等问题。所以它应该主要是用来加热液体,是水具,或是类似温酒使用的酒具。

了解双鋬白陶鬶的功能后,就不难理解它的造型是实用性和审美性的完美结合了。从实用性的角度看,窄长流是为了方便液体倾倒,鼓腹如壶,是便于贮存液体,底部以三足鼎立的稳定性原理为基础,创造三足等距支撑,也便于在下面放置柴薪架烧。而且三个袋足大小均匀一致且丰满,既增加了器物的容积,增加受热面积,又可使器物重心下移,减小容器中水对陶鬶的浮力作用,稳定牢固,反映了古人对垂直作用力的初步认识。另外尉崇德先生曾发现袋足足尖有一两头尖中间粗,上部裸露于袋足中央,下部直插入袋足底部,其质地、色泽经粉碎后与陶鬶整体成分相同的“足核”。其在袋足中的应用,既可以吸收足尖部的水分,又可以增强对整体的支撑力,也体现出莒地先民在科技上的探索。

从审美性的角度看,白陶鬶的造型是我们祖先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智慧结晶,充分体现了形象与情感统一的艺术本质。窄长流似鸟喙,曲线优美。颈部伸长,挺拔有力。颈下饰一竖纽,纽的两侧各饰一圆纽,为鸟的鼻子和眼睛。鼓腹,似鸟挺起的胸脯,背部双鋬则是鸟煽动的双翅。袋形足则是莒地先人们运用形象夸张的艺术手法,结合了乳房的哺育之意进行创造的。流畅的轮廓造型和恰如其分的局部装饰,使双鋬白陶鬶整个造型活泼生动又不失和谐,仿佛是一只昂首挺立的鸟,正在引吭歌唱。象征着当时人们昂首向上、奋发自强的生活精神。同时它又体现了东夷民族鸟图腾崇拜的浓厚情感。所以说它已将实用和审美二者较为和谐地统一起来了,反映了莒地先人文化思想观念的发展。

4.2 鸟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是人类早期混沌初开时产生的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文化现象。①远古时期的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时候认为某种动植物与自己所处的民族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把这种联系认为是自己的起源。原始的图腾崇拜由此而生。

相传我国古代北方有三大著名的部落方国,兴起于北方的黄帝、西方姜水之滨的炎帝和东方的东夷。古莒地便是东夷人活动的中心区域。东夷人又名“鸟夷”。颜师古注《汉书·地理志》“鸟夷”曰:“此东北之夷,搏取鸟兽,食其肉而衣其皮也。一说,居在海曲,被服容止皆象鸟也。”《山海经·大荒东经》载:“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而蚩尤、少昊则是东夷部落的代表。少昊是一个崇尚凤鸟的氏族。《左传·昭公十七年》载:“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他们将本氏族的鸟图腾,或记载在文献中,或雕塑在日常器物上,或刻画在标明等级身份及祭祀用的礼器上……通过种种方式,把对鸟的敬仰融入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及对祖先、神灵的祭祀上。

而将白陶鬶塑造成一只昂首挺立引吭歌唱的鸟,正是对图腾崇拜的真实写照。他们认为这样做既是对自己图腾的崇拜,也是让自己的图腾保护自己。“图腾作为原始部族感情认同与精神信仰的对象,不仅成为该部族心目中最神圣和最美好的象征,也成为维系部族成员的纽带。图腾具有认祖与标识的功能。”①莒州博物馆收藏的这件鸟形白陶双鋬鬶,也为莒人崇拜鸟提供了物证。

4.3 祭祀礼器

“礼”起源于陶器时代,最初表现为:尊重死者的随葬品;祭祀天神和崇拜祖宗;人际关系出现等级观念。陶器是最早的也是首要的礼器①,是被赋予特殊意义的器皿,它更多是反映一种意识形态。随着社会文明推进,阶级不断分化及审美的变化,精美陶器的占有和使用成为贵族特权的体现。因而对其制作工艺和精美程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不再满足于只将其作為日常生活用具,而追求工艺的复杂与制作的难度,进而追求精神层面的诉求。莒州博物馆藏双鋬白陶鬶出土于规模较大的墓葬中,以随葬品的方式出现,其造型结构复杂,经过高温烧制,器壁却轻薄坚硬,又寄托着莒人尚鸟的精神需求,显然符合统治者对礼器的要求。双鋬白陶鸟型鬶便成为祭祀器皿,它以实物的形式,既呈现出了祭祀主体的身份地位,也构造了祭祀活动中神圣的氛围,以及对祖宗或神灵寄托的情感。

5 莒州博物馆藏双鋬白陶鬶的价值及影响

每件出土的器物都是对当时生活状况的直接体现,莒州博物馆馆藏双鋬白陶鬶也不例外。它的创造不仅满足了莒地先人的实际生活需求和精神文化需要,还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水平,体现了历史的进程以及历史的发展脉络。白陶鬶的出现说明了当时制陶技术的进步,在大汶口文化时期人们已经能使用模具生产陶器,模具和手塑的结合使器物造型更加丰富复杂,充分展示了莒地先人的智慧,为后来陶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双鋬白陶鬶不仅蕴藏着深厚的技术及历史价值,还具有很高的美学艺术价值。造型的改进,陶衣的使用,展示了实用与观赏价值的初步统一,也体现了先人对美的认知程度,以及审美水平。了解它,就像是经历了一场深度的原始美学之旅,莒地的先人已经学会在自然与社会形态中认知美,并加以学习和运用,赋予陶器特殊象征意义和文化艺术气质,双鋬白陶鬶生动的造型在今天仍然展现出浓厚的东夷民族文化色彩,让我们加深了对古代社会的进一步认识。

6 结语

莒州博物馆馆藏双鋬白陶鬶设计精巧、造型结构美观,可称为原始艺术的精工之作。不管是造型还是装饰上,都体现了莒地先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工艺方面则反映出制陶技术的进步。双鋬白陶鬶寓意深远,寄托着莒地先人丰富的精神世界,凝结着他们通达的劳动智慧和艺术创造力,有着相当高的历史价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尉德崇.白陶鬶制作工艺的探讨与复制研究[J].考古与文物,1999(3):34-38.

[2]刘修龙.中国古代白陶器与鸟文化的关系探讨[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1(6):47.

[3]张北霞.原始陶鬶考释[J].包装学报,2014(2):49.

[4]刘云涛,苏兆庆.从出土文物试析莒人对鸟图腾的崇拜[J].管子学刊,2006(3):126-128.

[5]王红梅.浅议原始社会陶器的技术与艺术[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4(6):86-87.

[6]何茂红.陶鬶的用途小考[J].美术大观,2009(4):70.

猜你喜欢

造型艺术
广州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基础部教改成果展示作品选
论先秦赵国的造型艺术
基于南北文化融合背景下的献技戏楼造型艺术探讨
素描艺术中的造型语言与表现
纤变墨画
解读汉画像石“线”语言的生命力
幼儿园美术活动浅谈
装扮的魅力
以《阿凡达》为例浅谈大众文化下造型艺术
申红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