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育事业统计与数据质量提升研究
2021-08-23陈健
陈健
摘 要: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在高职院校管理过程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它是高职院校管理者统筹全局工作和制定发展规划的基础,是教育主管部门评估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管理质量的依据。文章分析高职院校教育事业统计工作现状,提出高职院校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质量提升路径,以期教育事业统计工作更好地为高职院校建设现代化院校服务。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质量;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3-0020-02
高职院校教育事业统计工作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教育统计数据是否准确有效,直接影响到学校发展规划和管理工作。通过对统计报表数据的分析,能够掌握学校的全方位信息,进而制定出适合学校的发展规划、方针政策,并优化各项教育资源配置。同时,教育统计报表是教育行政部门对各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学生情况、师资配备等进行有效监督的重要依据。高职院校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只有科学运用统计方法,获取客观准确的数据,才能通过对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做出有利于学校发展和管理的决策,从而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一、高职院校教育事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教育事业统计工作的价值,是通过信息、咨询、监督这三个职能,提供统计服务。教育事业统计工作通过各个院校的数据上报汇总形成全国教育事业统计报表,该报表一可服务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制定高职院校教育事业发展政策,二可服务社会公众,让其了解高职院校教育事业发展情况,三可服务受教育者,使其通过报表获取相关信息,做好自己的学习规划。
教育事业统计工作与高职院校的发展和管理密切相关。对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的纵向比对,可以呈现出学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招生情况等方面的发展态势,进而预测出学校各项工作的趋势,提前做好规划和资源配置。对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的横向比对,可以让学校管理者了解全国各高职院校的发展情况,为本校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和科研计划等提供数据支持。同时,通过对各专业学生的统计,能够发现人才市场上各专业学生的供给和需求,进而优化教学资源配置;通过对学校教职工的统计,能够发现教师队伍的组成,揭示各层次教师的不足,进而优化教师队伍人才结构;通过对资产情况和经费使用的统计,能够了解学校的办学情况和各项经费收支情况,监控学校办学条件,尽早发现不足,优化各项资源。这些数据还只是静态的统计样本,若建立数据共享平台,扩大数据的采集面,增强数据的动态性,则能够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的价值。
二、高职院校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困境
1.学校对教育统计工作不够重视,统计数据真实性有待论证
一些高职院校对教育事业统计工作不够重视,认为这项工作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部署安排的任务,要求统计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表数据的填报。同时,各项数据只是各部门的简单汇总,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有待论证。这使得有参考价值的统计数据失去了作用,未能为学校的发展规划提供有用信息。
2.教育统计人员不固定,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高职院校的教育统计人员大多来自行政职能部门的兼职人员,他们很难做到面面兼顾。统计人员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统计人员不是毕业于统计专业,不具备专业的统计能力,对统计方法、统计口径、数据的收集渠道和逻辑关系等并不了解,容易造成统计数据质量低和结果无效;二是统计人员流动性大,统计团队具有不稳定性;三是统计人员缺乏专业性和信息化的培训,对统计软件操作不熟练。
3.统计数据的获取手段落后,缺乏信息化的统计手段
目前高职院校教育统计工作大多采用“人工填表”方式,只是单纯利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录入,统计数据的咨询和监督功能得不到利用,有参考价值的统计数据被滞后,统计数据共享性差,难以为学校制订计划、做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丧失了教育统计数据为教育管理服务的功能。
4.统计数据口径不统一,缺乏专门的教育统计管理机构
高职院校教育统计指标涵盖办学条件、教师队伍等内容,涉及人事、教务等行政职能部门,且各统计报表之间具有很强的逻辑关联性,需要学校各部门的配合。但是,各部门对统计报表中每个字段的含义及表间的逻辑关系理解不透彻,最后数据归口部门整理录入时容易出现数据逻辑校验不通过的问题,导致统计数据的质量受到影响。同时,部分高职院校没有成立专门的行政部门统筹管理教育事业统计工作,统计工作较为分散,且统计数据及时性不够,导致统计效率和数据质量较低。
5.指标重叠,统计工作烦琐且压力大
高职院校统计人员除了要填写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外,还要应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各类指标数据报送。这些指标的计算方法并不相同,统计人员为完成数据上报,常常采用各种计算方法,导致数据结果不一致,出现“一门多数”的问题。另外,统计人员不仅要收集、整理和上报数据,还要面向上级部门对统计数据中各个指标进行考核,对办学条件进行评估。因此,统计人员既要按照统计法律法规来要求自己,还要面对各项评估指标考核的压力。
三、高职院校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质量提升路径
1.政府部门建立合理规范的教育统计指标体系
教育统计主管部门应建立一套合理规范的教育统计指标体系,建立信息化的教育统计数据库平台,以便于高职院校开展教育统计工作。动态的教育统计数据能够实时反映高职院校的各项变动,有利于科学调整学校的战略布局。
2.提高对统计工作的重视度,认真对待统计工作
统计部门和学校负责人对统计数据的质量负责,在思想上应高度重视统计工作,建立健全高职院校领导统计工作负责机制,从学校领导到各报表负责人层层把关,落实数据的精准性和完整性,及时准确地完成统计任务。统计人员应加强统计理论知识的学习,做好统计数据质量的把控,利用数据分析工具为学校的发展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3.建立健全统计规章制度,明确统计工作权利和责任的划分
各高职院校应以统计法为根本,以《教育统计管理规定》为依据,制定学校层面的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制度及配套保障制度,明确教育事业统计工作任务的分工、权利和责任、工作流程的细化,建立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预警机制。同时,应当建立高职院校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奖惩制度,强调统计工作的专业性、科学性、独立性,加强对统计工作的监督管理,对统计不端行为予以严惩,营造实事求是的工作氛围。
4.建立数据共享平台,提高数据统计的效率
高职院校各职能部门之间数据不能及时互通,导致同一指标往不同上级部门上报时数值不一致,这加大了统计人员的工作量。因此,学校应当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将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教育教学情况、检测办学指标和重大评估项目指标体系上传至平台,构建综合指标系统,督促各部门实时填报数据,做到数据的随时互通共享,切實提升教育统计工作的效率。
5.加强教育事业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统计人员的专业能力
首先,要提升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组建优质稳定的统计人员队伍。高职院校应至少配备一名专职统计人员,全面处理学校的数据统计工作,各相关职能部门应配备稳定的兼职统计人员,保证教育事业统计工作持续稳定推进。其次,对于参与教育统计工作的行政职能部门人员,应当合理安排其日常工作内容,保证他们用于统计工作的时间。最后,应定期开展统计人员专业知识培训,丰富其统计知识,提升其统计能力。
高职院校统计工作任务重、责任大,统计工作人员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运用信息化的统计方法,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统计工作,这样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办学条件的缺失,还可以为制定发展规划、战略决策提供有效支持,为实现稳定高质量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葛军.教育统计在教育决策中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7(19).
[2]杨军妮,金宗友.高职院校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当代经济,2011(03).
[3]李文文.提高高等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质量及价值的路径[J].大学教育,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