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中职物理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

2021-08-23孙贝贝

成才之路 2021年24期
关键词:中职物理思维训练学习兴趣

孙贝贝

摘 要:物理学科在中职课程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教学价值,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学科之一。文章以中职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为基础,从教学过程、教学立意、思维训练、学习兴趣等方面,探讨中职物理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中职物理;课堂教学;核心素养;思维训练;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4-0078-02

核心素养的生成与落实是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在中职物理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是一线中职物理教师关注的焦点。本文以中职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为基础,从教学过程、教学立意、思维训练、学习兴趣等方面,探讨加强中职物理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具体方法与措施。

一、教学过程需简约而非简单

中职物理教学必须坚持教学过程与学生的核心素养生成相结合,坚持相对完整的课程内容体系。因此,高质量设计并实施中职物理教学,做到教学过程简约而非简单,实为关键。简约,即抓住教学内容的主线,理清素养生成的路径,既满足课程内在的逻辑性,又满足学生兴趣激发、知识获取、能力形成与情感熏陶。

例如,对于“牛顿运动定律”的教学,普通高中安排整整一个单元,总计不少于8课时新授,而中职学校仅安排1至2课时。因此,教师在完成这一内容教学时,无须纠缠于过多的烦琐细节,而应该简约布局,紧紧围绕“力与运动的关系”这一主题,完成对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的教学。第一定律的教学重点在于揭示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第二定律的教学重点在于揭示力是如何改变运动状态的,在改变中的力与运动量以及物体自身特性的关系等,第三定律的教学重点在于揭示物体之间发生力的作用时有何规律。

简约,并非简单地照本宣科,或者套用普通高中的教学过程,而应该从生活、科研、生产的实际情境中选择能够揭示“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的物理过程,让学生获得物理视角的感知与领悟,进而完成第一定律的学习。第二定律的教学过程则可以直接引领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思考a与合力、质量之间的关系,通过简单的力学实验定性观察与定性验证,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较好地体会、领悟力是如何改变运动状态的,掌握a与合力、质量之间的关系。第三定律的教学则可以通过两个弹簧秤在静止、运动状态下的读数对比、观察,让学生直接获得科学感知。

简约,实质是将中职物理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通过精心预设的教学环节,以学生最为喜爱、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高效率地完成教学。这一过程不过分渲染学科的枝蔓,而是紧紧围绕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与核心素养生成需求进行。

二、教学立意求知但根植应用

基于人才培养的需要,中职物理教学立意之一是引领学生求知,但不能止步于知识本身的认识与感知,更应根植于知识的应用,让学生体验所学知识的应用,从应用的角度提升对知识内涵的认识,体验物理学习的价值,提升物理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力的合成和分解”时,教师可结合简化的斜拉桥模型、常见的家具,介绍力的合成与分解知识。一方面,突出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另一方面,针对不同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突出物理知识在其未来职业生涯与人生发展中的可能应用。在机械工程类班级中,教师可结合机械工件的结构,介绍力的合成与分解知识的运用;在家政类的班级中,教师可介绍常见的厨具、洁具和家政工具;在服装类的班级中,教师可介绍各类剪刀包含的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的运用;在交通运输类班级中,教师可结合各类车辆中的自动卸载装置和自动控制结构介绍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的运用。起始于知识的探究与感悟,最终根植于应用,这是中职物理课堂教学的鲜明特色。

三、思维训练与能力培养并举

中職物理教学虽然总课时远少于普通高中,内容广度、深度等不及普通高中,但仍然需要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生成。因此,中职物理教学需要重视思维训练与能力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后期职业发展打好基础,才能为培养有智慧、有科学头脑的产业人才奠定基础。思维训练应立足于中职物理教学需求,不是人为拔高,更不是刷题训练。

例如,在教学“全电路欧姆定律”时,教师可展示一个全电路,让学生先获得感性认识。随后,要求学生画出电路图,分析电流方向、路径,说明闭合电路的内电路与外电路,内电压与路端电压以及它们与电动势的关系。教师可通过设问或指导学生板演的方式,从内电压与路端电压以及它们与电动势的关系出发,导出全电路欧姆定律,并引导学生思考全电路欧姆定律与欧姆定律的异同,使学生获得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体验,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值得注意的是,中职物理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应该有体系地完成,不是偶尔的即兴教学过程,而是让学生获得完整的科学思维训练。例如,在教学“重力、弹力、摩擦力”的内容时,教师可在介绍它们的特点后,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随堂进行思维训练,思考如何基于物体的形态变化或静止这一特征,分析典型实例中物体所受的力。在教学“牛顿运动定律”的过程中,教师可进一步指导学生思考、总结,如何结合运动状态的变化分析物体受到的力。在教学“动能、动能定理”的过程中,教师可训练学生学会结合力的作用,分析物体所受的力。

四、以兴趣激发生成课堂活力

中职物理教学不能以灌输、被动展示或强制接受方式完成,而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物理学习中。

第一,可以通过巧妙而有内涵的物理实验展示,让学生获得鲜明而深刻的感知,激发物理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教师可设置对比性实验:小钢球悬挂于1米长细绳下做单摆运动,泡沫球在1米长细绳下做单摆运动,两球外观一模一样。学生先猜测、后观察两球运动后谁先停止,直观认识到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做功。针对这两个力学模型,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受力分析,说明前者空气阻力做的功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忽略不计,而后者空气阻力所做的功不可忽略。这样,就可以将抽象的物理学原理通过充满趣味的实验展示出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第二,可以设计一些在学生能力范围内能够独立完成或合作完成的随堂实验,让学生在手脑并用的实验过程中,培养物理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光的折射与全反射”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分组观察、操作实验。学生在课堂中,手动起来了,思维活跃起来了,对全反射这一学习难点实现了有效突破。第三,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电流在磁场中受到安培力”时,在涉及电机、机械、电气、电器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分组运用废旧铜丝、废电池、小磁铁等,完成电动机的核心部件通电线圈的制作。这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认知,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兴趣与职业素养。在教学“自感、互感”时,教师可现场解剖、展示变压器的结构,通过变压器工作电路及其效果的展示,说明变压器的原理、作用,让面向“电”类的中职学生获得物理与其职业发展紧密相关的体验,使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

总之,核心素养的生成与落实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在中职物理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是一线教师所关注的焦点。在中职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提升科学思维素养,发挥探索精神,使学生成长为综合素养优秀的现代化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野.构建“简明悟理”课堂 直臻物理核心素养[J].物理教学探讨,2020(08).

[2]李振文.基于项目学习促进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J].物理教师,2020(08).

[3]朱圆金枝.基于核心素养打造内外兼修的苏式课堂[J].中学教学参考,2020(05).

[4]梁承初.发展科学思维培养中职生物理核心素养[J].广西教育,2018(26).

猜你喜欢

中职物理思维训练学习兴趣
如何在中职物理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逻辑学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多媒体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物理教学的主导与主体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