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评价

2021-08-23陈纪平梁超

健康之家 2021年4期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脊柱骨折骨质疏松

陈纪平 梁超

摘要:目的:评价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以便利抽样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研究组采取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Cobb角、脊柱高度、VAS疼痛评分、ODI功能障碍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Cobb角小于对照组,脊柱高度高于对照组,VAS疼痛评分、ODI功能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效果更加显著,患者的生理结构、关节功能、疼痛问题等均得到了明显改善。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脊柱骨折;临床效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內分泌功能会出现变化,骨密度会逐渐降低、骨质变得更脆,在遭受外力冲击时容易因此而发生骨折,即骨质疏松性骨折。本研究选取8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价椎体成形术的治疗效果。

1方法及资料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便利抽样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研究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56~78岁,平均(67.43±10.09)岁。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57~77岁,平均(67.55±10.03)岁。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协助患者取平卧体位,以胸腰支具进行固定,保持卧床休息,减少不必要的起坐,给予口服非甾体药物,若疼痛严重可给予止痛药物。

研究组采取椎体成形术治疗:常规消毒、麻醉,以C型臂引导,基于患者骨折情况选择最佳穿刺位置,经皮向椎弓根穿刺,直至穿刺针抵达伤椎位置。取出针芯,注入造影剂,以了解伤椎情况。注入骨水泥并观察椎体后缘,及时停止骨水泥的注入。拔出穿刺针,缝合切口,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后的Cobb角、脊柱高度、VAS疼痛评分、ODI功能障碍评分。疼痛评分(0~10分)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1];功能障碍评分采用ODI量表评估,包括10个评估项目,每个项目按照完成情况可计0~5分,评分越高则功能障碍越严重[2]。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采用SPSS 19.0软件处理,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的Cobb角小于对照组,脊柱高度高于对照组,VAS疼痛评分、ODI功能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发生原因主要是结构失稳、骨小梁局部碎裂,以及骨折椎体微动。患者可感到腰背疼痛,影响生活质量。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关键在于,提高椎体强度、恢复脊柱稳定、减轻患者疼痛、改善现有的关节功能障碍问题。椎体成形术手术创面较小,不会带来较为强烈的痛感,向伤椎中注入骨水泥可稳定伤椎结构,保证椎体平衡性,显著改善脊柱骨折患者的脊柱结构,促进患者更好更快地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的Cobb角小于对照组、脊柱高度高于对照组、VAS疼痛评分和ODI功能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椎体成形术应用于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可有效提高脊柱高度,缩小Cobb角,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关节功能障碍,临床效果非常显著。

参考文献

[1]刘广岩.椎体成型术与保守治疗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意义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1):74-76.

猜你喜欢

椎体成形术脊柱骨折骨质疏松
经皮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效果
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比较
细胞因子促进骨折愈合及中药对骨生长因子的作用研究进展
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分析及防治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残余疼痛的早期疗效观察
不同方法治疗脊柱骨折伴硬脊膜损伤术后脑脊液漏的效果观察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并椎体内囊性变的疗效分析
脊柱骨折应用放射平片与CT的临床诊断价值对照
后路手术内固定对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价值及效果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