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有效应对策略研究
2021-08-23叶华美
叶华美
摘 要:文章立足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实践,首先对科学实验教学中所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与有效策略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索,立足于此,又对科学实验有效教学的应对方案与改善办法进行了详细阐述与探讨,旨在推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摆脱低效的尴尬处境,促使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朝着更高方向、更高质量的标准去发展,从而以实验为载体引领学生们科学素养的进步。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突出问题;应对策略
实验是科学学科形成与发展的基础。科学规律、科学定理、科学概念等的提出与建立,都离不开科学家们所进行的大量科学实验。因此,作为科学学习的有力组成部分,实验学习的效率与质量一直以来都备受科学教育工作者们的高度关注与重视。身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我在自身的科学教育实践中注重科学实验教学工作的展开,但是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发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导致科学实验教学的质量不高,学生的科学学习效果也不甚理想,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自然也流于形式。以下,我仅结合自身的科学实验教学经验及经历,针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与方式方法进行初步分析与探索,旨在创新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形式,优化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效率与质量,推动小学生科学素养及能力的更好提升与发展。
一、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就当前实践来看,我们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师演示实验,代替了学生们的自主实验;部分所需时间较长的实验,未得到有效开展;科学实验局限于教材上的实验,未进行充分的实验延伸与扩展。
(一)教师演示实验,代替了学生的自主实验
纵观我们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即很多时候都是教师在教室前方向学生进行实验演示,每一步怎么操作,每一步需要注意什么,都会事无巨细地告知学生,最后呈现出与教材上相符的实验结果。诚然,这种演示性质的实验,是帮助我们小学生踏入科学实验大门的组成部分,但是我们小学科学教师也应当注意到,我们科学实验教学并不能局限于此,我们还应当充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中来。即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前的准备,自主进行具体实验操作步骤,自主分析与观察实验结果。这样,才能让小学生以实验探究为载体,更好地感知科学实验的魅力,并由此感知科学学习的趣味多彩。很显然,教师演示实验,代替了学生的自主实验,这是当前我们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所暴露出来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致使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效率大打折扣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部分所需时间较长的实验,未得到有效开展
小学科学教学涉及的内容众多,包括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等众多的内容。自然而然,实验的内容也显得异常丰富多彩。有些科学实验需要的时间较短,在短短的时间内便能完成,但也有的科学实验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呈现出实验的结果,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进行操作显然不切合实际。也正是因为如此,不少小学科学教师习惯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将这些耗时长或者实验结果不甚明显的科学实验直接忽视,仅展开那些实验效果易观察的科学实验,科学实验量的缺少,显然也将严重影响小学生的科学实验学习效果,导致学生的科学实验学习未能达到预期中的理想状态。部分所需时间较长的实验,未得到有效开展,也是影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显著因素之一。
(三)科学实验局限于教材上的实验,未进行充分的实验延伸与扩展
另外,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还发现这样一种状况,即很多时候实验都是依据教材所展开,教材上设置有什么实验,教师便会引导学生学习什么实验,考试中考什么实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便会带领学生学习什么实验的操作。概括来讲,小学科学实验很少走出教材之外,但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蕴含着极丰富的科学实验素材,若是能在教材之外,适当扩充生活中的科学实验,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入手,挖掘可进行实验的素材,那学生的科学实验热情会大增,科学探索的空间也更多,科学实验的素养及其水平也能在此过程中获得充足的发展与进步。科学实验局限于教材上的实验,未进行充分的实验延伸与扩展,这也是导致我们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 小学科学实验的有效应对策略
在明确了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之后,我将结合具体事例探讨小学科学教师如何去做才能有效提高科学实验教学的质量,让科学实验教学效率更高,小学生也切实能以实验为载体,获得科学素养的提升。具体策略分为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科学实验;发挥多媒体实验的作用,合理面向学生开展科学实验;寻找生活中的素材,引导学生进行充足的科学实验。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科学实验
学习是学生在学,而不是教师在学。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职责,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代替学生去学。试想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小学生又何谈收获知识、提升素养与能力呢?又何谈获得长远性的进步与成长呢?为此,我们作为教师,应当想方设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并在活动之中積极思考、动手操作,认真分析与探索,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切实提高与发展自身的综合素养与能力,进而获得可持续性的长远进步。作为小学科学重要教学组成部分的实验教学,自然也应当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探索并进行具体科学实验的操作。这将是提升我们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效率,推进小学生以实验为载体更好进步与成长的有力切入点。我在自身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就很好地践行了上述观点,学生的反响较好。例如,在教学“水能溶解多少物质”这节内容时,我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尝试自主去分析水能溶解多少物质的实际情况。在认真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的过程中,学生知道了有些物质可溶解于水中,学生有些物质不能溶解于水中,学生对溶解这一概念的认知也会更为深刻而全面。对此,学生的学习认知会更深刻,且要远远优于教师单方面的知识灌输,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科学实验所起到的作用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