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爱点燃你的心

2021-08-23夏晓莹

考试周刊 2021年54期
关键词:中等生学习方式策略

夏晓莹

摘 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经常忙于“抓两头”的工作,也就是紧抓“优等生”的培养和“后进生”的转变。但是在一个班集体中,有这么一个群体——中等生,他们游离在“优等生”和“后进生”之间,得不到教师的关注,却占班上人数的60%。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入,走近中等生,关注中等生,对学生个人和班级整体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文章从现实背景出发,研究中等生的心理和学习状况,采取相应的积极措施努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转变他们的学习方式,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中等生;学习方式;策略

笔者在进行挖掘学生潜力的教学研究中发现:每次的期中、期末考试中优秀学生的人数基本上是固定的,占1/5;后进生的人数也基本没变,占1/5;剩下的3/5是平时在课上课下不怎么引人注目的一群学生,教师们常称之为“中等生”。而在这批中等生中,有一些学生的考试成绩能挤入优等生的行列,但不稳定;还有一些学生有时候会下滑到后进生的队伍;剩下的大多数不拔尖也不落后,原地踏步。笔者通过对“中等生”心理和学习状况的分析,采取相应措施,设法努力激发他们的学習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挖掘学习潜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个人和班集整体素质的目的。

一、 中等生概况

(一)何为中等生

何伟对“中等生”的诠释是这样的:所谓中等生,是指由于思想意识、行为习惯、认识能力、价值取向、个性情感、意志和学习状况等原因形成的,缺乏强烈的竞争意识,自我价值观念淡薄,定向、定位偏离自我,在单位教育教学体中处于中间状态为特征的群体,是单位教育教学体中规模较大,人数较多的群体,更是实现单位教育教学体整体推进目标不可忽视的群体。具体说来,中等生是泛指在优生与差生之间的那些学生,他们既有“优等生”的潜质,又有“后进生”的心理特征。

(二)中等生的现状

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对班级学生的管理经常出现的现象是只“抓两头”即重点关注“优等生”和“后进生”。中等生却游离在这两者之间,既得不到像教师对待“优等生”那样的青睐,又不能吸引教师对“后进生”一样的特别关注。中等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学习热情如何,情感体验、心理状态怎样,大多数教师常常会忽视。这导致他们感觉受到老师的冷落,认为自己是班中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一员。尤其经过小学阶段几年的忽视,造成在班级里占多数的这部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持消极、自卑的心理,缺乏学习、活动的热情,没有与人竞争的勇气和兴趣。到了中学,他们的学习也大多是被动的,效率不高,这既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又妨碍他们的个性发展,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是缓慢的。而这样的一个群体,人数却占到班级的60%。

二、 点燃爱心,挖掘中等生的潜力

教学大纲指出:“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对每个学生负责。”作为肩负国家和社会教育重任的教师,绝对不能忽视占学生人数大多数的中等生群体的教育,教师应该认真研究这个群体学生的特征和需求,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陪着他们一起进步。

(一)了解中等生,变“要求”为“需求”

1. 了解中等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征

不同类型的中等生在课堂学习中有以下几个特点:①自我奋斗型——属于中等生中的上等。本身学科基础不错,也积极追求进步,但由于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成绩上与优等生总差那么一点。心理特征:不要问我路在何方,路就在前方。②自我淹没型——属于中等生中的中上等。本身的学科基础不错,但不敢主动积极回答问题,害怕回答错了丢面子,干脆躲在人群中,在学习中就表现为简单的题目没问题,难一点的题目一知半解。心理特征:多说多错,少说少错。③自我消极型——属于中等生中的中等。本身的接受能力不错,但行为习惯差,自控能力弱,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对待学习仅凭兴趣。心理特征:想做就做,不想做谁说都没用。④自我感染型——属于中等生中的下等。本身能力一般,性格容易受环境和心情的影响,对待学习,看心情而定,成绩也就忽高忽低。心理特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评说。

2. 帮助中等生完成课堂学习方式的自我转变

教师要关注中等生,帮助他们完成课堂学习方式的自我改变。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总将有点难度的题目留给优等生,而忽视培养中等生的学习能力,打压中等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实际上,如果教师多留意这些中等生,会发现他们对于教师给予的这个解题机会更珍惜,更有学习的动力。著名的教育学家陈鹤琴老先生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其实,只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就能激发中等生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进步。笔者特别提倡给予中等生多提问的各种鼓励。因为爱提问的孩子,学习更专心,对各科学习更有责任感,最终学习效率也高。

3. 帮助中等生实现价值观与能力的转换

教师和家长不能将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我们要转变我们自身的评价观,重视学生的发展性学习。笔者曾教过一个学生,父母把他的学习目标定得很高,要读的高中必须是像华中师大附中这类的重点高中,但是学生本身因为一直都是父母压着学,课外还参加各种补习,成绩也只是中等,一旦某次小测验的成绩下滑,就很容易灰心丧气。再加上自己感觉在班上不像“优等生”那样受到老师的关注,觉得自己是无人关心的小草,很自卑。也正是这件事让笔者开始重点关注“中等生”这个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思维方式。笔者刻意在课堂多给他们展示的机会,鼓励他们大胆说出想法和见解。他们开始把“老师要求我回答问题”变成“我自己要回答问题”,实现了课堂学习方式的转变。随后笔者找家长们谈心,对孩子的能力进行认真评估、分析后,共同制定适合孩子每一个阶段的学习目标,把家长的期望值与适合孩子的目标统一起来,量力而行,让学生通过努力就可以达到,有了成功的体验,学生自信心就会越来越强。

猜你喜欢

中等生学习方式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中学化学教学中万不可忽略中等生
数据库课程微课设计及应用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