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书法文化在小学高年段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路径
2021-08-23陈水银
陈水银
摘 要:书法文化是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的代表,在方块之地中融入中华美学的智慧光芒,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学生难以沉下心来去练习汉字,练习书法,使得汉字书写在语文教学中呈现出令人尴尬的局面。为此在文章之中,笔者对书法文化在小学高年段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做出了相关探究,希望能够更好地推进书法文化传承。
关键词:书法文化;小学高年段;语文教学
一、 前言
“识字与写字”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的教学以识字为主,而高年级的教学则应以写字为主,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在教学中,为学生渗透书法文化,让学生在写出一手漂亮汉字的同时,了解认识书法文化的审美意蕴精髓,促使民族书法文化有效传承。因此在小学高年段语文教學中,探究书法文化渗透意义重大。
二、 书法文化在小学高年段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意义
书法文化是民族优秀艺术文化的代表,而语文教育是传播文化的教育,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书法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书法被誉为“有情的图画,无声的音乐”,著名的文学家林语堂先生曾经说过“书法艺术集齐了审美观念的所有条件,是中国审美意识的基础”。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渗透书法文化,学生会在各种书法练习中,感受楷书的端正稳重、草书的奔放洒脱、隶书的古色古香,这无疑是可以培养学生审美意趣的,同时还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修养。其次,有助于开拓学生视野,增长见闻知识,很多书法不仅是文字,也是一篇优美的文章,并体现出了不同时代特有的文化风韵,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王勃的《滕王阁序》等,在学生学习汉字书法时,让学生临摹这些大家字帖,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丰富见闻,增长知识。最后,有利于文化传承。伴随着世界一体化格局的推进,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量的外来文化流入中国,同时信息电子文字输入,也在不断地替代汉字书法书写。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汉字文化的传承岌岌可危,因此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能够有意识地渗透书法文化,引领学生对书法文化做出延续传承,这是具有重要时代意义的。
三、 书法文化在小学高年段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一)激发书法兴趣,培养书法热爱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书法文化渗透,一定不能强制灌输,教师应该从学生兴趣出发,激发学生对书法文化的热爱,这样学生才能在兴趣的主动牵引下,坚持练字学习,在水滴石穿中写出一手好字。对此笔者认为,中国汉字是表意文字,字词中图画色彩很浓,在渗透书法文化的小学高年段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造字法入手,为学生讲解书体的演变,让学生认识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这样的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书法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对汉字书写的热爱。如“日”“月”“山”“水”“人”是临摹实物形成的象形文字,“君”“忍”“家”等是带有意象的表意文字,以“君”字为例,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这个文字表达了一种特殊的中国文化,而类似于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此外,在渗透书法文化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讲一些有关古代书法家的趣味故事,如王羲之吃墨水,颜真卿、柳公权、怀素刻骨练习汉字的故事,通过这些趣味的故事引入,让学生体会古人学习书法的历程,并以此激励学习,促使学生更加热爱书法。总之,在小学语文书法文化渗透中,教师应从小学生的身心特征出发,寓教于乐地带领学生进行练字学习,让学生感受学习书法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这样才能实现更好的渗透效果。
(二)教师言传身教,展现书法魅力
古语云“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教师的板书就是学生书法临摹的范本,在渗透书法文化的小学高年段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自身的行为作为示范,通过自身漂亮的板书以及批语书写,展现出书法的魅力,让学生也渴望像教师一样,写出一手漂亮字。为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有良好的书法修养,教师不比名人书法家,但也要保证自身所写出的粉笔字是端正、优美的,这也是语文教师执教的基本要求。为此在今后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注重自身的字体,不能太过敷衍,要让学生感受到,自身是重视书法文字的,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也会在与教师作对比的过程中,认识到自身汉字书写的不足,改变汉字书写中的一些坏习惯,从而向教师看齐。总之,教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引导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时刻影响着学生,在渗透书法文化的小学高年段语文教学中,教师以身作则,向学生展示出汉字的魅力,这就是一种无形的汉字文化渗透。
(三)结合诗词教学,创设书法情境
情境教学是现代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通过为学生构建与知识相联系的并带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场景,从而对学生的心理、情感、行为产生刺激,带动学生高效学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境创设法就是用计算机多媒体去为学生创设立体直观情境,而在渗透书法文化的小学高年段语文教学中,教师用书法创设情境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式。如在学习《卜算子·咏梅》《七律·长征》这些主席诗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欣赏诗词的同时,将毛主席所做的对应诗词的书法作品用多媒体工具为学生展示出来,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书法情境。这样的教学无疑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眼球,学生会感受到书法展现出了与诗词一样的豪情,在张扬奔放的文字之中,可以更好地体会主席诗歌的浪漫热情。这样借助书法创设情境的诗词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
(四)学生写作评价,增加书写评分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但在以往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通常是以文章内容作为核心,很少关注学生的文章书写。而书法与文学之间是有密切关联的,端正美观的文字书写,可以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会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要去阅读文章,而潦草的文章书写,会影响阅读感受,会让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对文章的其他方面有所忽视。因此在参透书法文化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在今后学生的作文讲评中,增加书面书写方面的评分内容。如在对学生的文章进行讲评时,可以先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互批文章,而互批的关键就是揪出其中的错别字以及书写错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书写非常规范的文章与书写潦草的文章进行对比,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认识到文章书法书写的重要性。此外,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打分时,可以适当地增加字面书写分数,对于书面极其干净,文字书写极其流畅的同学可以增加1~2分的作文书面分数。而对于文章内容写得很好,但是书面非常不整洁、混乱的同学则可以相应地扣1~2分。这样的作文评价方式,可以让学生从心理上增强对书法书写的重视程度,实现书法文化渗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