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
2021-08-23裴玉琴
裴玉琴
摘 要:现阶段,核心素养教育在整个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初中数学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提升他们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文章对初中数学核心素养进行简单探究,分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应该制订系统化的教学目标、拓宽学生的思维模式、与实际生活构建联系、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巧妙应用利用新媒体技术。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一、 引言
数学的核心素养是数学学科特有的属性,引导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提高数学计算和应用能力,优化学生的思维模式和逻辑判断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阶段数学知识的难度得到明显提升,许多学生无法理解抽象的知识点,逐渐产生负面的情绪,对数学产生抵触心理。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知识点和核心素养进行有效结合,完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适宜的课程内容。
二、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探究
第一,基本定义。数学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初中数学的运算和使用能力,其中的关键要素就是在数学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合理地利用数学思想来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新的形势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方法。第二,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学校加强核心素养培养工作能够为课程改革进行助力,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优化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识,不断充实数学知识的储备量,增强数学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活动设计时应该有效地融入核心素养的内容。第三,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特征为综合性、持久性、学科性和关键性。学生应该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提升数学能力和思想,优化自身的思想品质。
三、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制订系统化的教学目标,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初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核心素养融入教学中。这样能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维探究问题,使用数学逻辑进行题目推理和演绎。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提升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课堂中不具备清晰直观的目标,学生就无法掌握数学课程的进程,严重影响听课的质量。在上课前教师应该进行全面的备课,明确各个板块的教学时间,规划教学的重难点。利用核心素养能够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展现多样化的能力,所以教师在进行核心素养教学时应该把控好学生的思想变化,利用核心素养的相关知识提升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效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逻辑思维,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例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时,教学的目标为明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标准。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其进行仔细地观察,掌握它的基本特点,表达对它的看法。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识,让其进一步观察不同的三角形,使大家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属性和判定标准。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探究,逐渐提升对数学的兴趣。
(二)拓宽学生的思维模式,加强数学核心素养探究工作
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就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探究的方向,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理念和习惯。教师应该以数学教材的内容为出发点,对知识进行拓展和强化,提高学生在核心素养教学中的应对能力。例如,在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问题时,教师先向學生提出疑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多少,让学生自主寻找测量的方法并验证答案是否正确。这样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意识,提高他们学习的动力和操作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为学生设立教学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探究和分析。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树立问题的意识,确保他们在课堂中能够进行认真的思考,拓展学习的思路,增加学习的动力。
(三)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升知识的应用价值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丰富了生活。数学与生活有密切地联系,教师在进行核心素养培养时,应该在数学课堂中融入数学理念,使学生不仅增加数学知识,又能形成数学性思维。当初中数学教师进行教学时,可以制订生活化的教育模式,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和专业知识进行问题解答。教师构建生活化的学习环境,能增加学生的熟悉感,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不仅优化了数学的品格,又增强了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正确识别一元二次方程,加强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为学生构建真实直观的生活情境。如果你去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先支付4000元购买一个二年期的理财产品,到期后从中取出1000元,剩下的3000元和利息再重新购买理财产品。在这四年中理财产品的年利率没有变化,最终获得的本金和利息为3580元,那么这个理财产品的年利率为多少呢?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大家都特别熟悉,利用这种模式进行计算,能够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从而更好地解决实际的问题。
(四)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
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时,还应该优化学生的探究能力。初中阶段,学生处于不断发展进步的阶段,思维模式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但是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经常会陷入逻辑的怪圈中,不能摆脱固有的定式。教师应该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发掘自身的优势和潜力,加深认知效果,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促进他们思维的发散。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能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这时教师可以适时地提供一定的引导,保障学习方向的正确性,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开展合作项目时,一定要保障探究的主题具有启发性,并且探究的内容具有开放性,这样才能不限制学生的思维模式。此外还应该注重组员之间的搭配,确保组内的成员能够优势互补,相互学习相互进步。
例如,在学习“整式加减”的知识时,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要求进行分组探究。教师利用火柴棍把拼凑成一个个三角形,然后把它们组合到一起形成一个个平行四边形,之后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当拼凑成第n个三角形时,一共使用多少个火柴棍。教师先在黑板上向学生演示凑成1、2、3、4个三角形时,使用的火柴棍的数量。其让学生进行小组实践和交流,这样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对抽象知识的认识水平。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从火柴棍的数量和三角形的数量之间的联系出发进行探究,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