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单元统整教学探究

2021-08-23庞博玲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教学分析课文信息

【摘要】本文以统编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教学为例,论述单元统整教学的方法:分析学情,确立教学目标;基于教学目标,设置单元课程;融合单元教材,探究课程整合点和实施策略;拓展阅读,延续课文学习。

【关键词】课堂 课文 信息 统整教学 教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1-0035-02

统编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通过双线组合的编写形式,既明确了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又使要素难度呈现梯度螺旋式上升。因此,在备课的时候,教师要从整体出发,整合单元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联相关知识,使知识结构化。下面,笔者结合统编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惯”这一主题,从以下五个方面谈一些思考和做法。

一、分析学情,确立教学目标

在备课之前,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情,唯有如此,才能做好备课工作。知识方面,通过第一册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了基本的拼读音节,并能够借助拼音流利地朗读课文,除此之外,还学会了加一加、减一减、形声字、偏旁识字等方法,学会了21个部首、28个笔画,掌握了写字的7种笔顺规则,积累了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能力方面,学生已基本上掌握听(听得懂老师提问)、说(会表述自己的想法)、读(流利朗读课文)、找(找出文中明显信息)、写(书写工整、美观)等方法;习惯方面,通过一个多学期的适应,大部分学生均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单元教学目标是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要素,其主要依据是单篇课文的文本特点和单元整体架构之间的关联。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习惯”,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习惯的作用和效果。其工具性主题有:识字写字,根据课文信息做简单推断和朗读。基于此,笔者从人文性主题和工具性主题两方面,设计了单元教学目标:(1)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的推断。(2)讀好疑问句和祈使句的语气,读好对话。(3)关注长课文的教学。(4)识字写字:认识59个生字,重点掌握“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学习辨析形近字;会写27个生字,并能够熟练掌握半包围结构字的书写规则;理解“平平安安、后悔、迟到、文具”等词语的意思;运用多种方法继续积累词语;会运用“掰、扛、扔”等动词说话写话。(5)阅读能力: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的推断;借助课文,明白了解告知一件事情,需要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等要素,并能根据问题提取整合信息,推断事情的前因后果。(6)朗读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把握准语气,读好对话。借助课本的插图、文本情节读懂长课文,尝试复述故事,从而提高阅读写作能力。

这样设计单元教学目标,既符合统编语文教材“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的特点,又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发展。

二、基于教学目标,设置单元课程

基于如上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思路,笔者将本单元的课型进行整合,划分为预习引领课、精读引领课、写字指导课、口语交际课和单元整理课。整合后,计划用十个课时完成单元教学,其中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精读引领这两部分:(1)利用两个课时,认识本单元生字、偏旁。学生要认识常用汉字160~180个,其中80~100个会写;掌握汉字偏旁部首。(2)精读引领课,设置了4个课时品读课文。

例如,教学《文具的家》一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体会,读好人物对话,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并喜欢上阅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分钟》一文,则借助“要是……就……”这个句式,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做出简单推断(同时结合课后练习题要求学生能对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理解体会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完成新的词句积累;《动物王国开大会》一文的教学则让学生借助图画、利用童话情节反复的特点读懂长句子,进行简单推测,了解通知的几个要素,做到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课文中的泡泡语、课后习题也要求发布通知时要把时间、地点等要素说清楚);《小猴子下山》一课,让学生借助插图,用指定句式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能整合信息并简单推断,认识表示动作的词,理解其多种含义并运用。

教师从整体上设置单元课程,能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和总结,并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三、融合单元教材,明确整合点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

(一)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训练点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特点,笔者拟从“识字能力、根据课文信息做简单推断、读好疑问句和祈使句的语气”三个方面谈谈本单元的课程整合点和实施策略。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用形声字、相同偏旁识记以及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识字认字,如形声字识字法的学习,在《小猴子下山》一课中,引导学生发现“抱、蹦、猴”等字都是一部分表声,一部分表意,这就是形声字的特点。再次,引导学生归类识字。由于本单元“扌”的字特别多,且大都集中在《小猴子下山》一课中,因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圈画生字,并通过动作演示让学生明白“扌”的字和手的动作有关,然后进行拓展练习。

上个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在语文园地中,笔者继续巩固这一方法,引导学生利用以上方法自主学习本单元57个生字。

写字教学重点则是教会学生掌握半包围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则,因此,在教学语文园地时,主要是引导学生发现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的字书写规则是“先外后内”,与本单元学习的左下包围的字书写规则进行对比、区分。

(二)落实“根据信息作简单的推断”和“关注长课文,分角色朗读”训练点

“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的推断”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课文后的练习都明确指向了这一语文能力的培养。其实在一年级上册教材中就已经提出了“找出课文中明显信息”的要求。比如,课文《一分钟》的课后思考题要求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其要求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要是……就……”的句式训练说话及逻辑思维。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围绕“元元仅仅贪睡了一分钟,为什么却迟到了二十分钟”这一话题,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并紧紧抓住“两次叹气”,体会元元后悔、懊恼的心理,最后用上“要是……就……”的句式进行简单的推断。

《动物王国开大会》课文中小泡泡的提示“看来,把时间、地点说清楚很重要”,点出了本课的阅读能力的训练重点。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在读懂故事情节的基础上,画出狗熊四次发布通知的句子。然后,设置问题“狗熊的哪一次通知,动物们会来参加呢?为什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这四次通知内容的不同,从中提取每次通知的主要信息,进而了解发布通知时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说清楚。最后,结合课后练习,让学生读读找找通知里的关键信息,进一步明确发布通知时要把关键要素说清楚。这样,将方法的学习和迁移运用融为一体,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小猴子下山》这一课对学生根据信息作出推断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课后练习就明确指出了这个训练点,要求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并整合信息,对“小猴子最后为什么会空着手回家去”进一步作出推断。教学时,笔者进行了这样的设计:(1)结合插图,提取文中信息。(2)借助表格,整理提取信息。(3)结合插图运用句式,学习讲故事。(4)根据信息,作出推断,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始终如一。

关注长课文的学习,体会角色心理,读好祈使句和疑问句也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回顾一年级下册教材,从第五课开始,就已逐渐有分角色朗读的要求。以《动物王国开大会》为例,这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篇幅较长的课文,怎么引导学生体验角色,读好对话,读懂长课文呢?本课出现的祈使句和疑问句比较多,因此,笔者把朗读指导的重点放在了这两种句型的朗读上。疑问句在文中出現了四处,其中三处是狗熊说的,一处是梅花鹿说的。祈使句主要集中在狗熊和老虎说的话当中。指导学生朗读时,笔者主要引导学生借助插图中的动作或表情、文中提示语、标点符号(问号或感叹号)来体会心情,揣摩不同角色说话的语气。如:狗熊两次问“为什么”,此时,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读出疑问、思考的语气。其次,“我怎么没问清楚呢”这一问句结合动作“捶捶自己的脑袋”,对照课文插图,理解文本,读出自责的语气,就能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在指导学生读好疑问句和祈使句的基础上,通过分角色朗读、教师示范读、表演读,使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进入故事情境,似乎自己就是狗熊、狐狸等小动物。在生动有趣的表演中,课文的语言内化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大大促进了学生朗读能力的发展。

四、拓展阅读,延续课文学习

学完每一篇课文后,教师都应该安排相应的课后拓展阅读文章,从人文主题——“习惯”出发选择文章,阅读交流则应落脚于语文要素;应根据本单元课文的人文性和语用性特点,学习完每一篇课文后都进行拓展阅读。例如,在学习《文具的家》一课后,让学生拓展阅读《找铅笔》,让学生说说文中的小朋友和贝贝有什么相似之处,然后讨论:怎样才能不丢文具。想象松树上的乌鸦会对“我”说些什么呢,使学生初步养成爱护文具的好习惯。《难处》中的玛丽卡和《消失的小树林》中的小熊都是由于做事情拖拉而导致错过了很多事情。在阅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他们的相同之处,并继续练习运用“要是……就……”句式,根据故事的内容进行简单推断。《公主的猫》这个童话故事跟《动物王国开大会》一样具有情节反复的特点,在学生阅读后让学生想一想:国王为了寻找公主的猫一共发了几次布告?没有找到猫的原因分别是什么?从而继续渗透“提炼课文信息并进行简单推断”的训练。《小猫钓鱼》也是一篇童话故事,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用《小猴子下山》一课所习得的方法,围绕“小猫为什么一条鱼也没钓着”这个问题,学习提炼文中信息,作出推断。

教师的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学实践的过程。通过反思本单元的统整教学,笔者有如下收获和思考:一是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减负增效。教学本单元时笔者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合理组合教学模块,集中精力攻克重点难点,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课堂教学时间,为课上的阅读链接、讨论、语用点的迁移运用腾挪出了时间;通过“1+X”拓展阅读,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还进一步促进了语文要素的落实。二是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断”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在精读引领课上教给学生方法,并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有助于学生在课外阅读篇目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学习方法加以提取运用,促进了学习方法的掌握与巩固。

总之,单元统整之后的教学“一课一得”,能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都能有针对性地学习,并且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一堂好课需要立足于课堂,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一堂好课需要千锤百炼,汇集大家的智慧;一堂好课,不仅让学生有收获,还能促进教师本身的专业化成长。边教边学,边学边思,在思考中不断成长,如此循环,方能师生共成长。

【作者简介】庞博玲(1987— ),女,汉族,广西博白人,大学本科学历,二级教师,现任南宁市凤翔路小学总务处主任,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育。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教学分析课文信息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订阅信息
背课文
中学物理教学探究
基于学习任务分析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分析
展会信息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