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历史课堂上渗透美育
2021-08-23王淑萍刘玉娟
王淑萍 刘玉娟
教师在历史课堂上渗透美育,让历史学习变成一种美的享受和美的需求,能使学生逐步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和能力, 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较强的审美创造力。
1.品鉴物之美,惊叹古人的非凡智慧
统编教材增加了大量的历史图片,其中一类是文物图片。文物之美体现在文物本身的艺术美、技术美以及其背后的历史故事之美。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我在中国古代史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尝试做了一节“文物中的历史”文物鉴赏课。例如,“文物中的盛唐”一课,用实物图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并介绍“大唐遗宝”的部分文物。学生观看《国家宝藏》,了解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再从网上查阅来通杯和唐舞马衔杯纹银壶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展示交流。最后,教师总結品鉴文物的方法。这样的一节课,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对历史的认知更加全面深入,丰富了历史解释的途径。
2.感受人之美,学习历史人物的高尚品格
人之美主要体现在历史人物的优良道德品质、崇高民族气节等方面。历史教材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正是我们在历史课堂中渗透美育的最好素材。因此,要重视人物史教学, 培育学生的人格美。
在进行人物史教学时, 教师要设法塑造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例如,介绍谭嗣同,以“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 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 请自嗣同始”的豪言, 展示其为变法喋血的壮美襟怀;以“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狱中题壁体现其身陷囹圄的坚毅乐观;以其就义途中“意气洋洋, 颜色不少变”的从容神态, 临刑前“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 快哉快哉”的深沉浩瀚, 歌颂其以身殉道的英雄气概。学生也被英雄人物崇高的精神美所折服。
3.领略文之美,树立文化自信
统编教材的文化史中有绘画、书法、音乐、文学、戏剧等艺术的发展和沿革, 介绍了代表人物和他们的代表作,是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美育的最直接的材料。
例如,在讲述甲骨文时,我向学生介绍了“享”的甲骨文。“享”字中间是一个陶豆器皿的形状,两边是两个跪坐的人的形象。“享”是个会意字,根据“享”字的形状,学生就能猜出“享”字的含义,即分食为享,还能从两边的人的形状知道古人是跪坐的,解释了商周时期墓葬中发现的古人髌骨和脚趾畸形的原因。甲骨文与考古实物相互印证,让学生对那段历史有了更多的解读,感受到了古人智慧。
在历史课堂中渗透美育,能使学生欣赏历史的瑰丽与多姿,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使其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一般课题“提高中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CDDB18173)研究成果
编辑 _ 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