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话题讨论
2021-08-23芦咏莉
继“爱,是满足合理需求、拒绝不合理需求;爱坏人不是纵容坏人干坏事,爱坏人是制止坏人干坏事”之外,在后来的各种对话和交流中,我还悟到:
友善,就是有话好好说。
真诚,是做适当的自我暴露。
勇敢,与眼泪无关,是悲伤之后的行动。
温柔,是一颗善解人意的心。
合作,是基于“个性”的“志”同“道”合。
智慧,是一次次正确的“选择”;聪明,很多时候是“快”的代言词。
君子,是慎独的典范。
优秀,必然经历孤独,因为“与众不同”是必经的阶段。
分离,是人生的必修课;换个角度看,分离也是一次机会。
死亡,消失的是肉体,不灭的是精神;祭祖,是精神传承。
美丽,是指由内而外、言谈举止间的气质,不是皮囊。
有“还”是“借”,没想过“还”或者明知“还”不起却不告知谓“骗”。
意外,处理的关键在于止损。
双赢,取决于知足;正直,取决于勇气;善良,取决于体谅。
个性,服务于彰显自我时走向“孤僻”;个性,服务于劳苦大众时是“魅力”。
决策,是方向+风险防控。
倾听,除了听懂字面的意思,还要听懂背后的心情和需求。
公正,体现在规则+按规则行事+接受结果。
……
这每一个感悟背后不仅有故事,更是思想交锋的结果。关键是,每一次梳理或澄清之后,我会突然神清气爽,找到了行动的方向,有了再次出发的动力。加之,这些讨论多是和学生一起,和同事一起,和家长一起。澄清之后,每个人脸上豁然开朗的明亮和手舞足蹈的兴奋也鼓舞了我。于是,“话题讨论”这种育人方式,悄然在我心中萌发,且日益茁壮。最终,结合北京第二实验小学隔周班会、隔周校会的课表安排,我们开启了“一月一话题”育人模式的探索。
一月一话题,话题包罗万象。所有的话题均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来源于学生身边的、眼中的世界。有活泼一点的:手机,到底带给我什么?漫威动漫,可以出现在中国吗?有严肃一些的:关于富强、自由、爱国、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关于大气、博爱、智慧、致行等学校育人目标系列。有教育类话题:感恩、友谊、阅读、运动,等等;还有社会怪象和社会热点问题。总之,话题由学生而发,由教师提炼,邀家长等成人参与。
一月一话题,话题讨论有结构、有层次。大致分为四部分:一是从例证、现象看涵义,即结合身边的现象与观察到的行为,透过现象看本质,讨论话题的涵义是什么;二是对标历史、榜样读内涵,即通过寻找身边的榜样、历史中的典范,再次解读话题的内涵;三是思辨“情境”论表现,即在不同的情境下,结合话题内涵讨论应该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进入到“做”的层面;四是反思自己定目标,即结合所学所悟对照自己的平时表现,制定个人行为契约或者班级公约,实现自治。
例如,学生问:爱国是什么?爱共产党就是爱国吗?于是,“国家”的概念进入学生的视野。查阅资料发现,“国家”有四因素论,有三因素论,国家包括领土、人民、政府和主权。于是,学生们明白了南沙群岛、中印边界之争的意义;明白了《觉醒年代》中李大钊、陈独秀和千千万万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而奋斗”的爱国情怀;明白了為什么要爱国旗、国歌;明白了外交的价值,必须捍卫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等等,完成了从例证中学、从现象中学。而随着“自由”的讨论益发深入,学生们的自我拷问已不止步于“自由与规则”,“自由与他人”“自由与责任”“自由与生命”的关系也摆到每一个人面前,不同情境面前的“自由”真实、鲜活而富有力量。
一月一话题,话题讨论绝不会一蹴而就。一个话题的讨论,大约会历时一个月的时间,有时还会更长,这完全取决于讨论的深度与广度。通常,第一周的讨论是从现象、例证出发,提炼出一组话题“问题串”,引发全班学生深思;第二周的讨论是通过查阅资料、访谈家长,在亲子互动中促进深入思考;第三周的讨论再次回到课堂,在同伴分享中,结合情境思辨,明晰话题内涵;第四周的讨论是学生与自我对话,形成行为契约或者班级公约。
一月一话题,其育人成果不仅包括促进学生发展的个人行为契约、班级公约,还包括这一学习过程中整理而成的话题文献资料、话题书籍摘抄、话题辩论实录、话题童言妙语、话题学生反思等,也包括学生未来的成长变化。这些成果可以出版,也可以转化成为专题活动,通过舞台、红领巾电视台等媒介,与更多的学生、家长分享,在更大的范围内引发关注与思考,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又促进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
所以,一月一话题,妙在深度思考、引导行为之外,通过小手拉大手,将复杂多样的家庭文化、行业文化、地域文化,将以史为鉴、向英雄与楷模看齐等立德树人要求,巧妙地整合在一起,是一项值得尝试的教育举措。
编辑 _ 王雪莉
芦咏莉,博士、教授,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教育督导学会副会长,北京市中小学体育联合会副会长,第十三届北京市政协委员。曾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2001年起作为心理学专业工作者,参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成为专家工作组成员,负责课堂教学改革、师资培训与中考改革等项目。公开发表专业论文数十篇,合著或参与著作多部。荣获2014、2017年度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年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2、2015年度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年度优秀成果一等奖,首届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