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产业链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1-08-23许林涛李貌
许林涛 李貌
摘 要:近几年国产动画发展迅猛,动画人才需求大幅上涨,而动画人才培养相对滞后,令人深思,所以动画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基于此,文章以动画产业链为出发点,产教融合平台为基础,跨学科、跨专业培养行业所需人才为主要改革方向,从动画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师资质量的提升、实践平台的搭建入手,探索动画人才培养如何紧跟时代,从而推动动画教育的改革,实现高质量动画人才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跨学科;动画教育;动画人才培养;产业链;实践平台
注: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2018年度科研项目“跨学科、专业动画电影人才培养研究”(18SB0016);成都东软学院2018年度教改项目“动画电影产业链人才培养模式研究”(NSUJG2018-014)研究成果。
中国动画发展起起伏伏,经历了不同时期。从改革开放后的重建,到2000年后慢慢开始进入发展成长期,现在国产动画在国内外已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当然与国外动画对比,我们还需反思,还需学习。近年来我国动画生产量逐步增大,成为动画生产大国,但并非强国,而且产量的大幅上升与产业的效益大相径庭。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国内外资本的不断注入,给中国动画带来了蓬勃发展。
一、动画人才培养改革的背景及意义
中国动画一路走来,算是经历曲折,现已成为热门行业,机遇和挑战并存。对此,动画产业的未来何去何从,质量如何提高是当下行业与高校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那么,应如何把握新时期动画发展契机,将动画产业向着自主、成熟的方向发展呢?为此,高校应以产教融合为背景,跨学科、跨专业培养为途径,依托IT(互联网技术)为主的优势学科,调动学校所有学科、专业中对动画有兴趣的人才,以动画制作产业链人才培养为目的,进行动画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具体来讲,动画人才培养改革应以学校与动画公司深度产教融合为依托,同时借助产教融合建立的原创动画制作中心基地平台,将跨学科、跨专业的动画人才培养理论应用到实践中,从而完善、丰富理论与实践成果,为动画产业输送更多符合要求的高质量动画人才。
二、动画人才培养改革方向
(一)从动画产业链出发培养人才
动画涉及面广泛,集合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是一种综合性艺术。从它的涵盖面来说,动画很难一个人完成。要做好一部动画,需要不同学科、专业的人才团结合作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并完成好各自的环节,这样才能制作出好的影片。当然,动画的制作只是动画产业链的一部分,影片的发行与宣传、动漫衍生产品的设计与制作等都是动画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从动画流程分项制作到动画的上映再到衍生产品的开发,可以说动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涉及面广,软件技术运用以及环节也是众多而复杂,并且其中的每一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资源。一部优秀的动画作品获得高票房的背后是一个成百上千人的强大团体努力的结果,动画市场的繁荣需要高校源源不断地为其输送优秀人才,这也是促进国产动画产业发展的重要后盾。
(二)动画人才培养顶层设计
高校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培养方案,这些方案按国家要求设置相应的课程,学生修完课程拿到学分即可毕业。而查阅不同高校的动画人才培养方案发现,其课程设置大同小异,并有一个共同点——产业化生产环节实训不足,课程设置与产业生产流程不匹配。另外,学生实习环节专业对口率不高,加上前期的实训不足,造成学生专业能力达不到企业要求。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需要跟上时代,及时了解行业发展、行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从而调整培养目标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
基于此,产教融合成为高校动画教育教学的新模式,即把校企合作作为动画人才培养的渠道,校企协同育人进入正式的教学流程。可通过项目合作、组建实验班、组织校内外实训基地实习等方式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同时充分利用小学期实训、综合实训等教学手段,广泛展开合作。
(三)搭建校内产业化实践平台
实践平台是学生学以致用的关键一环,包括实验室、工作室等相对独立的研究平台,但目前大多数高校没有形成动画产业链的实践环境,而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是搭建校内产业化实践平台的重要途径。为此,成都东软学院把动画专业动作捕捉、非线编等实验室,教师工作室与校企合作原创动画制作基地进行资源整合,打造动画生产制作链,从而打破现有实验室、工作室、研究中心较为分散的局面,形成相互协作与项目联合制作一体化的布局,打造产业化实践平台。同时根据动画制作流程,按岗位设置工作室,并且校企联合主持工作室实践项目,以实现资源有效整合,完成动画制作生产链建设,形成产教融合下的动画教育教学平台。校内实践平台是集学科竞赛、产学合作、科研提供的一体化平台,把产教融合推到了更深、更广的层面。
(四)产教融合融入动画人才培养
2015年12月成都东软学院与国内知名动画公司合作,实践了动画专业产教融合的教育新模式。在大一、大二基础课程设计时,就充分借鉴企业经验、标准,从基础课程、通识课程,到进入企业参与动画制作的高级实践课程都精心设计,形成了有机的整体。同时围绕产教融合,从顶层设计方面安排相应的考核。教学方式、教学风格、课程内容、课堂设计与组织也均借鉴企业的一些经验,教学过程取长补短、强调互动。另外,从企业引入具体项目案例和行业资深技术人员,以项目实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强化实践教学,通過生产性实训和项目化教学增强学生综合能力。以行业前沿技术发展为导向,以项目实践为核心,以团队建设、职业发展、创新活动为依托的教育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多种方式结合地、密切联系实践地、轻松愉快地进行全方位的学习。学生在其中不仅能够学习到前沿、实用的技能,还能学习到动画产业链全过程运行与管理经验。
(五)以动画项目贯穿产业链各岗位
1.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根据自己特长申请相关岗位
动画人才培养方案是将各环节岗位进行归纳,并对各岗位能力要求有具体说明,岗位课程、实践项目也有相应的教学大纲,同时时间安排明确,每个阶段任务明确。为了保证学生学习有保障,学校采取公司员工制,严格进行考勤。而且动画创新实验班每一届招生都不限制学科种类和学生专业,只要有爱好、有意愿都可申请加入,面向全校学生开放。目前涉及八个专业方向,分别为:动画、数字媒体技术、工业设计、影视动画、产品艺术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市场营销专业。
2.以动画项目贯穿产业链各岗位,并让学生进行实战
不同专业的学生进入自选岗位后,会与上下环节进行交流,而每个环节都设置有相应的企业专业人员和系部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基础练习、产业链模拟项目协作磨合,最后完成商业项目实战演练,完成整个产业链生产。而且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自己的岗位上会运用专业特长,结合动画项目完成任务,同时相互之间不断交流、沟通,针对项目完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共同思考解决办法,这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独立思考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通过跨专业进行不同专业知识的融合,实现创新,学生的就业方向和渠道增多了,从而增加了就业率。因此,实行全校学生可参与、专业对应岗位可创新,能提高动画人才培养效率。
(六)深入产教融合,全面提升师资质量
师资队伍的质量关系到培养的人才的质量。为此,借助产教融合模式,使校内教师与企业专业人员相互交流,同时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以形成校企共同教学、共同研发课程、互相交流等模式。另外,学校要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借助企业资源,不断输送青年骨干教師深入企业一线进行项目实战开发与制作,使教师及时掌握行业新动态、新技术、新知识,并运用于教学中,从而使教师达到“双师型”的教师标准,更好地为教学注入活力,培养出行业需要的人才。
三、结语
中国动画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是中国文化产业重要的一部分。而作为动画人才培养摇篮的高校只有不断改革,加强内涵建设,紧密结合行业需求,积极开拓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路径、渠道、平台,整合多方面资源,才能培养出行业需要的动画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张语涵.从美国、日本产业对比角度探究我国动画电影行业发展状况[J].全国流通经济,2017(33):51-52.
[2]潘瑞芳.动漫产业模式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
[3]张娟.2009—2017年国产动画电影发展概况[J].当代电影,2018(8):164-167.
作者简介:
许林涛,硕士,成都东软学院数字艺术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美术学。
李貌,硕士,四川旅游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