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联“密营”

2021-08-23本刊编辑部

新长征 2021年7期
关键词:木杆杨靖宇抗联

本刊编辑部

东北抗日联军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不屈不挠,坚持敌后游击战争,保存和发展抗日武装。他们在深山密林中储备军需、医治伤员、修理枪械、收集敌情、宣传抗日、缝制冬衣,选择地势险峻、人迹罕至、林木茂盛的地方修建秘密营地。这些秘密的宿营地,被抗联战士和当地群众称之为“密营”。

密营共有4种类型。第一种是马架子式。这是在深山树丛中盖的一种简易房屋,呈人字形。建造方法是在两头用较粗的木杆交叉在一起,中间搭上横木,然后在两面码上小木杆,在木杆上抹上泥,再用树皮遮盖,没有窗户,门在一头或两头,群众叫它为“戗子”。这种密营的优点是架设简单,取材方便;缺点是通风不良,阴暗潮湿,面积有限。第二种是地窨子式。建造方法是选取地势有利的向阳坡,先向下挖掘数尺,然后用圆木(或石头)堆砌,作为墙体。屋内建有土石炕,可以生火取暖。这种密营的特点是保暖性强、面积大,有3、5间的,也有10间、20间的,面积大小主要依地形是否有利而定。第三种是霸王圈式。这种密营一般是借助山里沟膛子修建的。建造方法是选择沟膛子的一侧先向下挖掘1至2米,边挖边用木头垒成墙,地面搭上棚子,棚顶用树枝伪装起来。屋内全部搭成火炕。这种密营适合大部队驻营。第四种是天然式。这种密营一般建在高山深处的天然山洞里,既不易从外面发现,又便于多角度向外观察,洞口布置好伪装,洞顶有自然通气口。

1936年至1938年,抗联第1路军共修建了数百处密营,可谓星罗棋布,其中通化境内有25处,桦甸县境内有11处,濛江县境内有65处。其他各县如辉南、柳河、抚松、长白、临江、辑安、安图、桓仁、兴京(今新宾)、宽甸、清原、本溪等县都有抗联的密营。这些密营一般都是成组的,一处拥有1至5個密营不等。有的一个密营又分为几间(室)。

1936年10月底,杨靖宇率部到达宽甸县的四平街,察看了后方部队田指导员修建的几处密营,每处密营都能储藏供400人吃4个月的口粮,正好是东北整个严冬季节的时间。因此,这种密营是部队冬季休整的后方基地。11月,杨靖宇就曾率部移入天桥沟密营。1937年2月,杨靖宇曾在桓仁老秃顶子密营欢度春节。桦甸北沟岔密营是抗联第2军第4师于1937年末建造的。1938年冬,杨靖宇曾到过这座密营,看望第2军第4师的指战员,在这里举办党员干部培训班,并指挥过多次重要战斗。

日伪当局对抗联第1路军的密营施展各种阴谋手段进行破坏。1937年冬,兴京县伪警察驱赶群众上山横排拉网式搜山,找到了第1军在样儿沟和天桥沟的两座秘密仓库,将其全部破坏。1938年6月,第1军第1师师长程斌叛变后,尽其所知,供出了第1军在各地的密营,日伪军将其全部捣毁,使抗联第1军蒙受重大损失。在杨靖宇的领导下,第1路军又继续修建了一些新的密营,以便保存实力,消灭敌人。

密营在东北抗联斗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抗日游击根据地的特殊形式,是杨靖宇领导抗联第1路军进行山林地区抗日游击战的重要依托。

猜你喜欢

木杆杨靖宇抗联
传承东北抗联精神
杨靖宇的最后时刻
乐在团建中
读《抗日英雄杨靖宇》有感
一支铅笔的故事
痛悼抗联老战士李敏
话说套马杆
抗联英雄赵尚志
立木取信
杨靖宇:抗日战场上的铁血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