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国有林场公益林林地管理
2021-08-23丛剑锋
丛剑锋
关键词:国有林场;公益林;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于自然资源过度的开发与利用,致使环境遭到污染与破坏。近些年来,环保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生态环境的治理工作也得到了重视。国有林场公益林的建设是其中的一大工程。然而,现阶段有关公益林的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不足,需要进行调整与改进。
一、加强国有林场公益林林地管理的重要性
公益林是指以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为主要功能,旨在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的林地,国有土地上公益林的管理与养护的任务主要由各级人民政府承担。公益林的存在有巨大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从其生态效益来讲,公益林可以有效地净化废气、尾气及被污染的空气;其次,我国的土地荒漠化问题较为严重,而公益林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地荒漠化的现象;再者,通过公益林的光合作用可以促进自然界中的水循环,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从其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讲,首先,公益林的存在必然需要一批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养护与管理,促进社会就业;其次,公益林所拥有的进化空气能力可以提高空气质量,从而增强居民的身体健康与生活幸福感;再次,各地的政府为推进公益林的管理与养护工作,往往会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进行宣传,这有助于提升公民的环保意识,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
二、国有林场公益林林地的管理现状
(一)林区内良种存活率低
随着大众生态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加,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不断增高,近年来,公益林的建设持续的推进。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苗木质量不高、有关单位存在一味追求公益林面积而见苗就用的情况。
(二)保护管理粗放
国有公益林场长期以来存在着管理粗放的问题。有关管理部门过多的注重公益林所产生的各方面效益而忽视了对于公益林的培育与养护,这使得一些林木因为养护不足而产生病害甚至死亡,进而导致林木无法完全发挥其生态作用,最终影响公益林的效益。
(三)不合理的采伐
一些个人与集体出于个人利益的需要,对公益林进行了不合理的采伐。为追求经济利益,采伐者往往选择砍伐生长周期较长、品相较好的树而保留生长周期较短、品相较差的树。这一方面导致了公益林中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不利于公益林内其他林木的继续成长,另一方面也极大的破坏了公益林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削弱了公益林的总体价值。
(四)补偿资金标准偏低
国有土地上公益林的培育与养护所产生的成本绝大部分都要由各级各地的政府提供资金支持。但现阶段补偿资金的标准偏低,导致公益林所得到的资金支持仅够支付公益林中必要的人工成本与基础设施的使用成本,而对于公益林管护费用等其他方面的费用的资金支持明显不足,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
三、加强国有林场公益林林地的管理方法
(一)谨慎选择苗木,科学治理提高公益林抗病虫抗灾能力
选择合适的苗木是合理高效的治理養护公益林的第一步。在苗木的选择上,有关人员应当充分考察种植地的自然地理条件,评估种植地各个环境因素的优点与不足,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合种植的苗木进行种植。林区内良种存活率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自然灾害与病虫害的威胁。在公益林的养护与管理工作中首先应当注意的就是对自然灾害的抵御。森林火灾、大风、暴雪等天气情况会对林区内林木的增长造成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公益林发挥其应有效应,森林火灾类的自然灾害往往会使得林区遭受毁灭性打击,且林地内部树种单一,生物多样性相对较少,因此容易遭到病虫的入侵。
(二)建立合理高效的管理体系
国有土地上的公益林是属于社会公益事业单位,由财政全额拨款。其目的在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因此,政府应当承担起对于公益林中的工作人员的管理责任。在一些地理条件较好的区域,因有关部门疏于管理,没有即时整地养护,导致林木的生长间隙较大,抵御风、雨、雪等天气条件的能力较弱,林木易发生整枝折断的情况。为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公益林的建设就需要合理高效的管理体系。
(三)加大宣传与监管力度
有关工作单位应当加大对于公益林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宣传力度,让公众认识到公益林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公众对于公益林的关注度,从而支持有关公益林的建设与养护工作。同时,有关单位也需加强监管力度,防止一些个人与集体出于个人利益的需要而对公益林进行滥砍滥伐。
(四)提高补偿标准
缺少资金是阻碍公益林建设与培育的一大因素。有关单位在计算公益林的补偿标准时要抓住公益林补偿具有波动性这一特点,科学地进行估算,适当提高补偿标准,减轻国有林场的经济负担。此外,林场还可以拓宽经济来源的渠道,除了政府支持之外,还可以选择对接市场,通过收取相关企业对林场资源使用的资金或是鼓励个人认养林木等方式来吸收资金。
四、结束语
公益林具有改善环境、净化空气等功能,因此要加强国有林场公益林的建设与养护工作。然而当前有关国有林场公益林的治理问题存在诸多问题,对此要切实加强各方位的治理与管控,保证国有林场公益林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其具有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