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古建筑的“技艺合一”
2021-08-23潘娟
潘娟
中国园林古建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造型式样、风格特征、结构体系以及巧妙多变的设计手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成果。千姿百态的建筑、风光秀美的园林,作为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产物,在国际上久负盛名。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给园林古建筑文化的传承带来了一定压力,园林古建筑的保护、修复、传承与创新的任务日趋繁重。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事古建筑的老工匠越来越少,传承系统逐渐消失,技术力量明显不足,这与当前园林古建筑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需求很不相称。流传多年的民间绝艺有逐渐失传之势,从事园林古建筑工作30多年的梁宝富博士深忧当前的现状,倾尽心血创作了《中国园林古建筑营造与管理》一书,归纳了前人的实践经验,传承了传统技术精华,梳理了古代建筑营造的组织体系。这本书对于继承我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和修复中国园林古建筑,研究中国古建筑施工项目营造,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书中介绍,中国园林古建筑具有悠久的造园历史和精湛的造园艺术,在世界造园史上,可谓独树一帜,世界上公认“中国园林是世界园林之母”。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园林古建筑不仅影响着朝鲜、日本等地,从18世纪中叶开始,还深刻地影响了欧洲的造园艺术。
中国园林是中国古建筑与园林工程高度结合的产物,它把建筑、山水、植物融为一个整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大自然、模拟大自然,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经过人为的提炼和创造,把自然美与人工美完美统一起来,构建了居住、休闲、观赏多功能的环境,充满了诗情画意。
中国园林古建筑的四个整体特征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无论在社会需求上、平面布局上、用料和结构上,还是在艺术思想与技巧上,都有它的独特风格和规律,也因此而获得了很高的成就,显示了一种若诗若画的特殊魅力,成为世界艺术史上的奇葩。中国园林古建筑的整体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师法自然。在造园的总体布局、形象组合上都合乎自然。
二是融于自然。中国园林用种种办法来分隔空间,其中主要是用建筑来围蔽和分隔空间。
三是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和假山池沼的配合。亭台轩榭在布局上“绝不讲究对称”,充满自然之趣的布局美,假山与池沼虽出自人工,却能宛如天成。
四是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和近景远景的层次。花草树木的映衬同样着眼在画意:既讲究树木的错落有致,又照顾到季节的变化,修剪技巧上取法自然。巧妙运用花墙和廊子,使园林显得层次多,景致深,游览者可以领略到移步换景的乐趣。
现存具有较大价值的中国园林古建筑如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园林、杭州西湖、扬州瘦西湖等已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定批准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中国古典园林是集建筑、书画、文学、园艺等为一体的艺术精华,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中国园林古建筑遗产不仅对于华夏子孙,对于整个人类文明的延续都有着重大意义。
中国园林古建筑的营造与管理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遗产保护和风景园林事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科学与艺术的高度和谐带来一系列机遇与挑战。国家建设部开始对园林古建筑的专业设计、施工单位进行资质管理,建设领域的建筑、市政、装饰等专业的学者对有关专业的项目管理进行了研究,发表了各种论著。2003年,国家文物局出台文物保护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资质管理;2009年,建设部又对城市绿化资质进行管理;2011年,风景园林教育晋升为一级学科,风景园林师职业资格认证也提上了日程。近年来,风景园林的学者开始对风景园林的项目管理进行探索。
在上述背景下,该书选择以中国园林古建筑项目管理为对象,从承建方的角度,对园林古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组织和师承进行深入研究,并与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相结合,推进园林古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法制化。与其他园林论著不同,该书没有先介绍中国园林古建筑的历史成就与艺术价值,而是另辟蹊径,将着力点放在中国园林古建筑的营造与管理上。全书分为9个章节,除第一章“中国园林古建筑的发展与营造”介绍中国園林古建筑的发展、特色和营造外,第二章到第八章将重点放在园林古建筑的项目管理上。作为管理科学中的一个学科领域,项目管理应用性强,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丰富的内涵。随着园林古建筑行业的发展,项目管理已逐步被广大专家学者关注。1992年,国家开始对建筑项目经理进行培训,实行资格管理。多年来,经过广大建筑业同仁的共同努力,我国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初步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并与国际接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操作性强、比较系统的施工项目管理理论,推动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向科学化、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该书研究的园林古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原理和方法,是以园林古建筑工程项目承包方为对象。其研究方法为:结合园林古建筑项目“技艺合一”的行业特征,以实例为背景,系统总结经验教训,借鉴国际项目管理经验,使之结合中国建设行业管理的实际情况,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园林古建筑项目管理中。该书从历史背景、专业概论、项目组织建立,施工项目的招投标、合同管理、造价管理、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技术管理、信息管理、安全管理、资源管理,以及涉及的索赔与争端处理等方面,阐述了园林古建筑营造流程。
该书的四个主要成果
该书的主要成果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结合“技艺合一”的特征,对园林古建筑项目管理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归纳和系统化;二是借鉴古代师承系统组织形式,对园林古建筑营造体系进行解读,提出园林古建筑施工企业的基本管理制度;三是结合古代经验技术传承体系的方式,提出园林古建筑项目管理要素中的质量和技术管理等若干关键问题;四是结合现代项目管理理念,提出园林古建筑项目管理进一步发展的思考。
作者梁宝富先生既是美国普莱斯顿大学的管理学博士,又是从事园林古建筑工程30多年的实际操作者。他极为重视古建筑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曾主编过《扬州大明寺大雄宝殿修缮实录》,在对大明寺精益求精地进行设计修缮施工的基础上,又完整、细致地记录了大明寺建筑群技术资料和图纸,其认真、精细程度令人赞叹。古建筑工程的保护、修复、传承与创新,不能仅靠个体匠人来完成,需要组织队伍,进行项目管理。这样,就需要有一套完备的管理理念。《中国园林古建筑营造与管理》正是作者多年项目管理经验的理论升华,该书通过对古典建筑专业知识的普及,园林古建筑施工项目组织与工艺的研究,将园林古建筑营造管理与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相结合,合理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有效地对园林古建筑进行保护。
该书在总结我国传统的园林古建筑设计和施工经验的同时,还借鉴国外施工项目管理经验,在项目管理的学科研究上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技艺合一”的园林古建筑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为了让园林古建筑从业人员通过本书的学习,更好地熟练掌握园林古建筑营造项目管理和实施技能,作者还在第九章附录了一批参考资料,包括怎样编好园林古建筑工程预算、园林工程投票报价技巧、工程造价实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式、文物保护工程方案编制范例等。因此,这本书出版以来,已第四次加印。因此,该书对园林古建筑项目管理的研究,无疑具有现实实践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对传承弘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也将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