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分享阅读实施的问题与对策

2021-08-23邵小佩邵斐

新阅读 2021年8期
关键词:交流幼儿园评价

邵小佩 邵斐

分享阅读(Shared-book Reading)这一概念最早由新西兰著名教育学家赫达维(Holdaway)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1],很快得到西方教育界的广泛认可,作为早期阅读非常有效的方式迅速走进家庭和学校。分享阅读是一种互动式阅读方式,是幼儿与家长、教师、同伴之间展开的阅读,强调阅读过程中的分享及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阅读的快乐,旨在提升幼儿的阅读兴趣,使其在互动中学会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分享阅读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传入我国,许多幼儿园把分享阅读作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幼儿园在开展分享阅读活动过程中有一些误区,影响了分享阅读开展的有效性。本文分析幼儿园分享阅读实施中的问题,并尝试探索幼儿园有效开展分享阅读的策略,以期提高幼儿的阅读效果和幼儿园分享阅读活动的质量。

幼儿园分享阅读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环境创设待提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分享阅读环境是实施分享阅读活动的必要前提,泛指所有影响分享阅读的外部条件的总和,包括分享阅读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2]。从物质环境来说,阅读时间、阅读场地和图书、辅助教具的直观性、趣味性等都會影响幼儿的阅读态度和积极性。目前,很多幼儿园专门设置了分享阅读的时间和场地,但在环境创设上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是有些幼儿园班级人数较多,分享活动空间受限,开展分享阅读时,会感觉拥挤甚至嘈杂;二是分享阅读图书没有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选择与提供,色彩不够鲜明,画面冗杂,主题不突出,不能很好地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另外,从精神环境而言,教师的教育观念、对待分享阅读的态度、对幼儿阅读期望等都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幼儿的阅读效果。

价值观存在偏差。教师是幼儿园分享阅读的实施者。教师对分享阅读价值的认识,直接影响分享阅读的开展效果。有些教师认为分享阅读即是通过图书教幼儿识字,把识字作为主要目的。事实上,会识字并不等于会读书,单纯地学习识字,而不了解阅读过程中局部编码和整体理解的关系,很可能造成幼儿虽然通过阅读认识了很多字,但阅读理解能力并未有效提高的结果。与此同时,机械阅读还会扼杀幼儿阅读兴趣,这种以牺牲阅读兴趣来换取识字量的做法对于幼儿的发展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灌输式阅读需改变。分享阅读是阅读者之间的相互交流活动,具有互动性,阅读中应体现师幼互动、幼儿互动。就现状来看,分享阅读中教师和幼儿之间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教师以权威的导演者身份,主要采用教师讲、幼儿听,教师问、幼儿答的灌输式教育向幼儿传递故事内容,一味强调教学进度,忽视幼儿的分享与交流,缺乏引导幼儿深入思考应该从故事中获得的感受和情绪体验。幼儿盲目跟从教师,教师教学流程流于形式,教师和幼儿之间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单方面独白。

指导缺乏针对性。幼儿的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和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在分享阅读中既要充分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面向全体幼儿,创造机会给每一个孩子展示和表现的机会,同时要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不少教师在分享阅读活动中对幼儿的个体差异关注不够,不能正确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阅读发展水平,以及对阅读材料的喜好等,因此,在分享阅读中便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差异性指导。

评价欠科学。评价主要用于反馈信息和调控行为。教师采取积极有效的分享阅读评价可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在分享阅读活动评价中,存在如下问题:评价主体单一,评价者主要是本班教师,园长、家长,评价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认知表现,忽视幼儿在其他领域的发展,没有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教师对幼儿不合理的评价会改变活动的性质、禁锢幼儿参与活动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提升分享阅读有效性的对策

优化阅读环境。幼儿园分享阅读需要专门的分享阅读时间和空间。幼儿园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设置定期阅读时间,每周固定一天为分享阅读日,让孩子在这一天与老师、家长或同伴一起阅读。每个班级可在相对安静的地方开辟一个“分享阅读区”,满足分享阅读的空间需求。图书是幼儿阅读的主要载体,教师要选择能引起幼儿兴趣,与幼儿生活经验相关的,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特征的阅读材料。阅读材料的画面应色彩明亮,视觉效果突出,以引起幼儿共鸣。幼儿园可以定期添置新书,也可以鼓励幼儿带书到幼儿园与同伴分享、交换阅读。给幼儿创造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的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既能有效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又能使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幼儿、幼儿与图书材料之间产生良性作用。阅读分享时,教师应尽量减少干扰,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感知、理解、探索、发现、表达,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

树立正确阅读价值观。赫达维认为,分享阅读是培养幼儿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提高幼儿阅读能力的活动,不以识字为目的[3],强调幼儿与成人之间的活动和交流,分享阅读重在“分享”[4]。“分享”是指阅读者共享即时的阅读感受,倾听别人的观点,表达自己视角下的生活经验,深刻体验和感悟书中人物的情感经历、价值取向,让阅读材料真正进入幼儿的内心。分享阅读重在阅读活动的“游戏性”,不以学习为直接目的,让幼儿不知不觉爱上阅读,并从“依赖式阅读”走向“独立阅读”。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分享阅读价值观,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画面元素、分析画面内容,掌握有效阅读方法,在感受、讲述、欣赏阅读材料中培养阅读兴趣和对书面语言的敏感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提高观察、理解、想象、记忆、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并在与父母、教师及同伴的互动中加强情感交流,促进社会交往[5]。

阅读中师幼平等对话交流。幼儿园分享阅读是师幼在相互尊重中以轻松愉快的方式一起阅读、共同分享阅读的平等交流与对话的社会性互动过程。教育家弗莱雷认为,“没有对话,彼此间就无法交流;没有彼此间的交流,无法实现真正的教育。”[6]分享阅读中教师不是权威的导演者,幼儿不是盲目的跟从者,两者是主体间性的关系。教师是分享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激励者、欣赏者和引导者,应关注幼儿的阅读需求,有效调动幼儿分享阅读的兴趣,关注幼儿与文本互动中的体验与理解,在平等、民主、自由的氛围中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活动,在阅读中思考、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阅读经验。幼儿是分享阅读的主体,他们可以在阅读区自主选择图书、自愿结对进行分享阅读;可以相互交换自己心爱的书本,一起翻阅一本书;可以向同伴介绍、讲述自己喜爱的书籍;可以与同伴边看边表演书中的动作等。通过交流分享提高阅读的积极性,提升阅读的理解能力,体验与同伴共同阅读的快乐,实现整体和谐发展。

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指导。教师作为幼儿园分享阅读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导者,其有效的指导对活动的实施起着重要作用。教师首先要了解幼儿的阅读需求,基于幼儿的发展水平和经验,依据不同幼儿的阅读能力水平,根据读本的难度、类型选择阅读文本,采用游戏法、故事引入、情境表演、问题启发等多种方式导入,充分挖掘读本的趣味性和功能性,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在与幼儿互动阅读过程中,教会幼儿分享阅读的方法和策略。给幼儿提供适当的自由阅读机会,耐心倾听他们的问题与想法,了解不同幼儿的阅读水平,加强小组与个别指导,让幼儿通过阅读画面上的内容后积极展开想象,用折纸、扩词、接龙、角色扮演、拼字积木和拼字磁铁玩具等幼儿喜闻乐見的活动形式,用规范的语言、恰当的词汇、连贯地进行表达。

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用心倾听幼儿的想法,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流。针对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当幼儿羞怯时,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当幼儿提问时,给予积极回应、鼓励支持;当幼儿犹豫着说出自己的想法时,肯定他们的创意;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支持他们探索、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途径,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在平等交流、阅读分享和体验中享受阅读乐趣,感受阅读美好,共建亲密的师幼阅读时光,使分享阅读更富成效。

科学评价幼儿阅读表现。分享阅读评价应拓展评价内容,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评价的内容可包括幼儿对分享阅读内容所涉及的知识技能的获得、幼儿在分享阅读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幼儿对其他领域知识技能的迁移和运用程度以及幼儿参与分享阅读活动的积极程度等。评价要建立在幼儿的阅读兴趣、能力、习惯、个性发展等基础上,发现和发挥幼儿的阅读潜能。评价时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最好以幼儿的早期表现与现状作比较,不要轻率地对幼儿进行相互比较;评价时要给予幼儿足够的参与机会,要接纳幼儿的看法,发展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让幼儿看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增强自信心;评价要对幼儿连续的定期观察和记录、家长提供的资料,客观地加以整理和分析[7]。

综上所述,尽管当前幼儿园分享阅读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教师能够正视这些问题,在反思中寻求改善,幼儿便能在互动式阅读中,感受阅读的快乐,提高阅读的兴趣与能力,并养成受益终身的阅读习惯,从而达成分享阅读的真正目的。

作者邵小佩系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邵斐系四川省成都市第二十四幼儿园教师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重点课题“重庆市普惠性幼儿园质量提升机制与路径研究”(2019-GX-10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张久楠. 我国幼儿园分享阅读教学发展历程分析[J]. 现代交际, 2014(10):139-140.

[2] Holdaway D. Foundations of literacy[M]. Sydney:Ashton Scholastic, 1979:64-75.

[3] Holdaway D. Independence in reading 2nd ed[M]. New York: Scholastic, 1960:38-59.

[4] 季红. 幼儿园开展分享阅读活动的有效策略[J]. 学前教育研究, 2007(12):22-23.

[5] 王声平, 王聪. 幼儿园分享阅读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叙事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6):53-57.

[6] 保罗·弗莱雷. 被压迫者教育[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7] 魏巧燕. 学前儿童分享阅读的能力培养[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6):97-98.

猜你喜欢

交流幼儿园评价
如此交流,太暖!
爱“上”幼儿园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