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海洋文化的历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策略

2021-08-23黄泽林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84期
关键词:海洋文化校本课程高中历史

黄泽林

【摘要】依托海洋文化挖掘历史校本课程资源,对推动历史课程改革、满足沿海地区高中学生的兴趣与个性发展需要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基于地方文化特色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方式方法、作用以及注意事项四个方面,将广州市南沙区地方文化中的海洋因素与高中历史新课标进行有机结合,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开发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海洋文化;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策略

一、海洋世纪对历史教育的时代要求

广阔的海洋是人类长远发展的关键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为建设海洋强国再一次吹响了号角。海洋战略的发展不仅要有强大的海军武装和海洋科技等硬实力,也要大力弘扬和发展海洋文化,全面构建以提升全民族海洋意识为重点的中国文化发展方略。“少年强则国强”,因此,在学校里注重对学生进行海洋文化的教育与传承,就显得特别重要。

海洋文化是沿海地区的特色因素,将其作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则是沿海地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这有利于提高沿海地区高中学生的海洋意识,培养学生养成海洋文化中的开放观念与人文素质,也是发展学科素养的重要体现。

二、海洋文化历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方式

要依托海洋文化进行历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必先明确“海洋文化”的定义。“文化是某一特定民族通过长期的歷史实践所创造的物质成果、精神形态以及制度、规约、交流方式、生活习俗与语言、思维方式的总合或复合体。”那么,对于海洋文化的涵义,笔者认同曲金良的观点:“调整人与海洋的关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具体表现为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观念,以及由此而生的生活方式和风俗民情等形态。”总而言之,海洋文化是人们对海洋本身的认识与利用后形成的产物,是与之相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等生活内涵。

在历史长河中,沿海人民孜孜不倦地向海洋进取探索,创造了丰富的文化,体现了海洋博大精深的特性。“以海洋文化为载体,以学生兴趣为基础,以多元化方式,提供平台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从而有效地教育与传承海洋文化。”

(一)拓展延伸课程内容

历史教学的重要作用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即以历史教材作为切入点,寻找家乡历史中与之相关的素材,挖掘能够开发与利用的课程资源,链接历史知识与生活实际。这样能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认识家乡历史,进一步丰富教学素材与形式,达到历史教学为现实生活服务的目的。

例如,在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一课的学习中,可以充分利用南沙地方史志的相关素材。在近代,广州南沙曾是国门所在,英勇的爱国兵民提托海防要塞炮台系统,打响了中华民族抵御外敌入侵的第一炮。在教学课堂中呈现南沙在鸦片战争中的战略防御地位,展示相关的图文资料,如,大角山炮台、上下横档岛、大虎山炮台等,增强直观体现。结合地方史料相关记载,讲述那一段可歌可泣的悲壮历史,有利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近代中国海战的惨败,其中的原因是当时中国的封建统治集团和国民大众没有海权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正是“海洋文化”这个重要因素决定了近代中国的悲惨局面和中日两国截然不同的历史命运。近几年来,中国与周边的国家在海洋权益中出现多次摩擦,这就证明中国在发展海军维护海洋权益的同时,应该注重对国民海洋意识的培养。保护海洋权益需要海军实力,更需要提供海防意识。历史教育应该结合实际让学生理解海洋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并认识这是强国文化的重要部分。

(二)融汇结合理论与现实

运用课程知识思考现实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认识历史、感悟生活的能力。

广州市南沙新区的规划与开发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在讲述经济史中《对外开放格局的基本形成》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的课程时,教师可以呈现以下资料并提出相关问题:根据国务院批准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南沙新区发展总的战略定位是:立足大湾区重要门户,建设成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和新型城市化典范、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服务枢纽。南沙新区开发尤其要结合南沙水网密集、有山有水的特点,着力做好“水”文章,打造岭南水乡之都,建设“东方威尼斯”。 优良的港口,则有利于把南沙打造为珠三角重要的国际物流高口、高端造船基地、海洋高新技术区,发展为“南海之门”。通过对时事热点的分析,实现了课程资源与课本知识的有机结合。

在经济史的教学里,还可指导学生联系广州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对外开放重要城市的史实。在秦汉时期,广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与海外交往频繁。唐朝的时候,广州已经是当时中国最重要的外贸港口。即使是在实施闭关锁国政策的清朝,广州十三行仍然是当时唯一的对外贸易中心。1842年,广州成为近代中国五口通商口岸之一。1984年,广州被定为沿海港口城市,继续承担着对外开放吸引外资与技术的重要任务。1992年,广州南沙成为经济开发区,成为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2012年和2014年,广州南沙先后成为国家级新区和自贸区。史实证明,广州自古以来就有依托海洋实现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充分展示了兼容并包、开放自由的风气,体现了海洋文化中的开放性特点。

广州市南沙新区的发展离不开与国际接轨的现实性要求,因此,必须进一步培养南沙人民开放包容的品质,并思考如何利用其海洋资源的优势来促进发展。在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广州历史传统与南沙新区现实的条件,为家乡的发展提出科学合理建议与意见,让学生不仅仅发挥学习主动性,还以主人翁的心态感受、关心家乡的未来。

(三)落实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对海洋文化历史课程资源进行开发,是指通过引导学生亲自主动参与乡土课程资源的整理与分析,使具有地方特色的海洋文化素材为课程实施服务。

猜你喜欢

海洋文化校本课程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海南省海洋文化旅游开发探析
沿海高校学生海洋观培养与塑造浅析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跨文化城市建设研究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