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46例的疗效分析
2021-08-22周勇
周勇
(江苏省张家港广和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 苏州)
0 引言
发生于胆囊的急性炎症称为急性胆囊炎,由细菌感染、胆囊管梗阻导致。急性胆囊炎为临床多见的消化道疾病,任何年龄段均有可能患病。起病急促,患者多表现为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初期炎症与结石对胆囊黏膜造成直接损伤,致使胆汁淤滞发生细菌感染有关。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与全身严重疾病时全身应激反应的局部表现有关。大手术、进食油腻食物、饱餐等为急性胆囊炎的多见诱发因素。患者若出现高热、寒战等表现则病情较严重,需及时予以治疗,进行手术。一般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造成的创口较大,不利术后康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安全可靠性较高,创伤小,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本研究从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选取4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调查研究对象,内容如下文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我院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调查研究对象共46例,对46例患者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相关指标、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及疼痛情况,分析治疗结果。其中,男性、女性分别为20例、26例,年龄34~68岁,平均(54.38±1.32)岁,小学学历5例、初中8例、高中23例、大学及以上10例。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胆囊炎的影像学诊断分析》[2]中急性胆囊炎相关诊断标准;②所有的患者参加本次实验都是出于自愿,且愿意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合作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患者在治病过程中记录的资料没有损坏或残缺。
排除标准:①合并认知障碍;②手术禁忌证;③合并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心脑血管和严重的肝脏肾脏等重要脏器疾病还有免疫系统疾病;④思维逻辑异常者、糖尿病或对实验无法积极配合的患者;⑤拒绝实验;⑥对研究过程中使用到的麻药及成分会有过敏、不耐受;⑦有凝血功能方面的障碍及血液系统疾病;⑧内分泌、传染性疾病。
1.3 方法
对4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插管全身麻醉,消毒铺巾。指导体位,取仰卧位。切口定于脐部,长1 cm 左右。将Trocar 管经切口置入,注入CO2气体,建立气腹,调节气腹压12~15 mmHg。置入探头,探查腹腔内整体情形,在腹壁做3 个操作孔。使用电凝钩将腹腔内相关粘连组织分离,寻找壶腹部,打开胆囊颈浆膜层。将Calot 三角、胆囊管解剖结构、胆总管等分离。将胆囊动脉供血处离断,切断胆囊管、胆总管,将胆囊切下取出。使用电凝方式止血,冲洗腹腔。常规放置引流管、缝合关闭腹腔,术毕。
1.4 临床评价
观察4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住院天数、手术出血量、排气时间、手术时间、腹腔引流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感染、胆管损伤、胆漏、胆道损伤、下肢静脉炎)等、生活质量、疼痛情况。
生活质量使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从心理健康、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等多方面评价患者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与术后,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总分值共100,分值与生活质量呈正比。
使用VAS 量表评估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与术后疼痛程度,量表共计10 分,包括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等,轻度疼痛(0~3 分),中度疼痛(4~6 分),重度疼痛>7 分,分值与疼痛程度呈正比。
1.5 统计学处理
将本研究46例实验对象在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录入到SPSS 22.0 软件中行详细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4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并发症率
46例患者感染1例(2.17%)、胆漏1例(2.17%),无胆管损伤、下肢静脉炎、胆道损伤,共发生2例并发症,并发症率(4.35%)。
2.2 手术相关指标
46例患者住院天数(6.2±1.1)d、排气时间(15.1±3.3)h、腹腔引流时间(4.55±1.50)d、手术耗时(47.5±6.2)min、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61±0.45)h,手术出血量(58.8±9.0)mL。
2.3 生活质量、疼痛情况对比
46例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高于术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VAS 评分低于术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下表1。
表1 生活质量、疼痛情况对比(,分)
表1 生活质量、疼痛情况对比(,分)
3 讨论
发生在胆囊的急性炎症为急性胆囊炎,为外科中只次于急性阑尾炎排行第二的急腹症。患者右上腹会产生阵发性绞痛,影响生活质量。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在女性中较多见,因结石导致胆囊炎即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为急性胆囊炎较多见的类型。若不是胆囊结石导致胆囊炎即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多发生在严重感染、患者身体有创伤时,病因至今依然不是很清楚。年龄较大、机体免疫能力较弱的人群发生概率更高。胆囊胆汁淤滞、缺血为发病原因。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发生胆囊坏死、穿孔、积脓等概率较高[3-4]。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最终需接受手术治疗,一般开腹胆囊切除术可增加免疫功能抑制作用,易对切口造成过度牵拉,影响康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临床首选的胆囊切除术,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对脏器造成干扰小,术后恢复迅速,可有效降低胆管损伤、胆漏等并发症的发生率[5]。
本研究对接受手术治疗的4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展开研究发现46例患者未发生胆管损伤、下肢静脉炎、胆道损等并发症,共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提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使用电凝方式进行止血,对降低手术出血量具有良好效果,可有效减少下肢静脉炎、胆道损等并发症发生率。患者住院天数、排气时间、腹腔引流时间、手术耗时、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良好。术中注入CO2,建立气腹,进而对胆囊三角区结构进行解剖、离断夹闭胆囊管,切除结石在内的整个胆囊[6]。在腹腔镜直视下进行手术,具有清晰的手术视野,有效降低对人体组织造成的损害。该术式操作简便,有效缩短手术耗时。创伤小,患者整个腹部基本没有切口,有效降低出血量,加速康复进程[7]。减少成本,经济实惠,受到越来越多患者、医生的认可。
蔡伟升等[8]通过5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指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减小创伤引起的应激反应、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抑制,有利预后。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治疗组的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率均优于一般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组,指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更清晰度术野,有助于减小空气中有害物质对腹腔的影响,降低胆道、脏器刺激,可有效保护人体内环境。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良好,本研究结果与之一致。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手术切口,加速康复进程。
综上所述,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确切明显,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感染、胆道损伤等并发症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适用于临床治疗大量的推广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