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血液透析期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的影响
2021-08-21宁宇
宁 宇
(辽宁省沈阳二四二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4)
随着肾脏疾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临床上在治疗该类患者时多采用血液透析疗法。血液透析器可以清除血液毒素,使回流血液洁净,减少患者肾脏负担,延长生存时间,还能够提升生活质量。然而由于受到疾病特殊性、治疗时间长等因素的影响,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会出现较多风险,为了提升治疗安全性,必须注重护理干预。按照相关研究报道显示,围血液透析期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透析器与管路凝血问题,提升治疗安全性[1]。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分析围血液透析期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辽宁省沈阳二四二医院收治的74例血液透析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时间为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随机分为对照组患者(n=37)和研究组(n=37)。对照组中,男性女性患者比例为21∶16,年龄33~67岁,平均年龄为(44.65±3.55)岁。研究组中,男性女性患者比例为20∶17,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为(41.47±3.23)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本组患者经肾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慢性肾衰竭患者,患者意识清楚;患者及家属签署护理知晓同意书;无透析器管路凝血病史。排除标准:肾脏恶性肿瘤患者;合并精神疾病患者;血液透析禁忌患者;哺乳期和妊娠期妇女。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期间,主要给予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和病房护理等基础护理操作。研究组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包括:①血液流速护理。在治疗过程中,若患者出现血液流速缓慢问题,循环血液容量不足,并且是由于患者自身血管所引发的血流缓慢。如果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循环血容量不足,则适当加快氯化钠注射液输出速度,补充血容量。如果因患者自身血管所致血流速过慢,需要注重保护患者血管,在透析结束后24 h使用热毛巾敷贴血管[2]。②高凝状态护理。在透析治疗之前,需要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透析器和管路,在冲洗过程中保留溶液,完成冲洗后,开展血液透析治疗,密切观察透析器和管路的颜色[3]。在治疗过程中应当注重保护透析器管路,避免管路出现折叠和受压问题,确保流畅性。③无肝素透析护理。无肝素透析治疗之前,需要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透析器和管路,冲洗间隔时间为凝血时间得两倍,严格控制冲洗溶液量,避免患者出现肺水肿症状[4]。此外如果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存在凝血问题,则必须及时停止血液透析治疗并进行回血处理。
1.4 指标观察 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透析器与管路凝血发生率,分析凝血产生原因。凝血评定标准如下:0度标准:透析器和管路无凝血现象。Ⅰ度标准:透析器和管路存在纤维丝凝血现象。Ⅱ度标准:透析器和管路凝血量在20%~50%。Ⅲ度标准:透析器和管路凝血量超过5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专业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和分析所有患者数据资料,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并且使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并且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凝血发生率组间差异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凝血发生率(8.1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凝血发生率(54.05%),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凝血发生率组间差异
2.2 凝血原因分析 在两组患者中,共有11例患者出现凝血情况。其中,有36.36%(4/11)患者为血流不畅所致凝血,有27.27%(3/11)患者为透析中输血所致凝血,有36.36%(4/11)患者为透析前使用凝血药物所致凝血。
2.3 凝血指标改善情况组间差异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为(13.67±2.12)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为(30.05±4.87)s,凝血酶时间为(12.98±2.78)s;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2.17±2.64)s、(26.78±4.97)s、(10.88±2.68)s,可见,研究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血液透析治疗的时间比较长,可以减缓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病情发展,然而由于此种治疗方法存在特殊性,因此会对血液透析治疗成功率造成影响[5]。如血液透析仪器、设备价格以及用药剂量等因素。导致患者出现流血反应的原因还包括以下方面:第一,肾脏衰竭患者伴有糖尿病、高脂血、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凝血功能亢进。该类患者的血液黏稠度高,血液极易处于高凝状态,从而引发透析器与管路凝血反应。第二,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时需要注射抗凝剂,由于部分患者存在高危出血风险,且对肝素过敏者,存在肝素禁忌证,只能采用血液成分黏附于透析膜的无肝素透析治疗法[6]。第三,由于穿刺不成功或者穿刺不到位所导致的透析器与管路发生凝血反应。在给予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护理干预,以此处理透析器和管路凝血问题。高凝状态护理可以减少凝血风险,采用氯化钠注射液冲洗透析器和管路。通过无肝素透析护理,可以避免凝血反应出现[7]。通过血液流速护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患者病情康复。按照部分学者的研究报道显示,给予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透析器和管路凝血问题,确保患者的治疗安全性,提升血液透析治疗接受度[8]。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期间,责任护士的护理干预会产生重要影响。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身素质修养,加大细节护理力度,以此降低凝血事件发生率。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凝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围血液透析期护理可以降低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的发生率。患者凝血原因包括血流不畅、透析中输血、透析前使用凝血药物。当患者血流量达不到实际需求时,护理人员会深入分析所致成因,如果管路反折,则及时解除摆顺;若动脉通路不畅,则应当重新选择血管,并持续进行血液泵入治疗[9]。开放动物脉管入骨,输注生理盐水,关闭抽滤,计算补液量,在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应当保持血流量稳定[10]。护理人员还可以重新选择动脉穿刺,以此建立血液循环,关闭补液口,计算补液量。如果静脉通路不畅,则应当关闭血泵和超滤,同时关闭动静脉夹,分离动静脉针[11]。通过无菌连接器连接动静脉管路之后,开放穿刺针夹,合理控制血流量,并更换静脉穿刺针,建立静脉通道。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期间出现凝血的原因主要包括透析中输血、血路不畅,围血液透析期间给予患者系统化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透析器与管路凝血发生率,还可以提升血液透析治疗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