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 的高铁经济研究可视化分析
——国际国内对比*

2021-08-21王妍

铁道经济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高铁期刊经济

王妍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研究实习员,北京 100038)

0 引言

自2008 年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开通至今,中国的高铁事业迅速发展,真正彰显了高铁时代的大国速度。截至2019 年末,中国高铁营业里程达3.5 万km,高速铁路网络的日益完善为整个国民经济社会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高铁经济”作为一种新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学术研究和媒体报道之中。

虽然目前学术界对“高铁经济”尚无统一明确的概念界定,但综合既有学术观点来看,“高铁经济”研究的是高铁的资源优化配置问题[1-6]。按照资源优化配置的对象,高铁经济又可以分为“高铁内部经济”和“高铁外部经济”:“高铁内部经济”研究高速铁路通过对自身投资建设、运营管理、改革发展的研究来实现高铁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运输服务质量与经营效益;“高铁外部经济”则研究高速铁路对于沿线经济社会、区域联系、空间结构、产业格局等的外部性影响问题,促进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

按照2020 年国铁集团发布的 《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到2035 年,全国高速铁路网将达到7 万km 左右,50 万人以上城市高铁通达。高铁经济研究的需求有望在未来较长时间内持续,虽然目前有学者对高铁经济研究成果进行过较为详实的评述[2,4],但是定量把握高铁经济研究的前沿与热点分析尚存在空白。本文以“高铁经济”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分析国内外高铁经济研究的热点与前沿,为未来高铁经济研究广度和深度的进一步拓宽提供参考。

1 研究设计

1.1 数据检索

为有效检验国内外高铁经济研究成果,本文以“高铁经济”为关键词,对国内CNKI 核心期刊数据库(包括北大核心期刊和CSSCI 期刊数据库,以下统称“核心期刊数据库”)和国际WOS 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条件如下。

CNKI 期刊数据库检索条件:(核心期刊=Y 或者CSSCI 期刊=Y)并且(主题=高铁经济或者题名=高铁经济或者v_subject=中英文扩展(高铁经济)或者title=中英文扩展(高铁经济))(模糊匹配),专辑导航:全部;数据库:学术期刊跨库检索。

WOS 数据库检索条件:TOPIC:(high speed railway economy).Timespan:All years.Indexes:SCIEXPANDED,SSCI。

论文的关键词是对论文核心内容的高度概括,为分析高铁经济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利用CiteSpace 的中心度(Centrality)和频次(Frequency)来分析关键词的热度,找出研究热点。中心度(Centrality)是指由关键词构成的网络中通过该关键词的任意最短路径的条数,衡量了其在整个关键词网络中所起到的连接作用的大小;频次(Frequency)则代表该关键词出现在不同文献中的次数[6]。

1.2 研究工具

本文采用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 对检索到的论文进行数据处理和可视化分析[6],以对比分析国内外高铁经济研究现状,准确把握高铁经济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为未来高铁经济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1.3 获取数据

按照上述原则对数据进行检索,共得到国内期刊文献207 篇,国际期刊文献40 篇,剔除新闻、征稿启示等不相关内容,最终得到有效国内期刊文献187 篇,有效国际期刊文献37 篇,年份均为2009—2020 年文献。

从文献数量来看,如图1 所示,国内发文量要显著高于国际水平,自2009 年第一篇高铁经济文献发表以来,国际国内核心期刊中对高铁经济的研究均呈现出逐年增长趋势。

图1 高铁经济研究发文量对比

生活压力骤减,李莉有了时间和精力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她还是每天很忙,把每一天都填得很满,满得都没时间想许峰。

从期刊分布来看,国内刊发高铁经济研究的前三家期刊分别为《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统计与决策》;国际刊发高铁经济研究的前三家期刊分别为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SUSTAINABILITY、TRANSPORTATION RESEARCH。见表1。

表1 高铁经济研究发文量前三名刊物

从发文机构来看,国内研究机构在国内国际的高铁经济研究发文量都居于前列。国内期刊中发文量排名前三的机构分别为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暨南大学;国际期刊中发文量排名前三的机构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北京交通大学、伯明翰大学。如图2 和图3 所示,国内学者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过程中与其他机构的合作联系更加紧密,不同学科、学院之间的交叉合作更为明显。

因此,针对光伏发电系统的特殊性并结合目前的测量方法,采用依据霍尔效应制作的一种磁场传感器—霍尔传感器[5]来测量光伏阵列的电压、电流;采用CAN总线[6-7],实时上传数据至上位机.设计了一种方便操作且结构简单的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光伏发电组件工作状态的装置.相比于其他单一的光伏发电监测系统,它可以克服目前测量方法存在的不足.而且具有两大优势:一是可以实现同时监测发电组件的电压、电流;二是可以实现数据的实时上传.

图2 国内高铁经济研究机构合作图谱

图3 国际高铁经济研究机构合作图谱

2 可视化分析

2.1 国内研究可视化分析

如表4,为国际期刊中高铁经济研究排名在前十位的关键词,同样可以划分为研究内容类、研究背景类、研究对象类、研究方法类4 类。首先,研究内容类关键词包括经济(economy)、影响(impact)、可达性(accessibility)、城市发展(city development)、用地(land use)等,这意味着国际高铁经济的研究除关注高铁可达性提升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外,还关注城市发展、土地使用等更加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其次,研究背景类关键词包括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可持续(sustainability),这也从侧面解释了研究内容类关键词为何不仅包括经济效益类,还包含了社会效益类和生态效益类,从整体上关注到高铁综合效益的可持续性。然后,研究对象类关键词包括中国(China)、货运(freight transportation)、路网(network)。最后,研究方法类关键词为模型(model),相关模型包括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逻辑回归模型(LR)、结构方程模型(SEM)、全生命周期模型(LCA)、投入产出模型(I/O)等,从经济、社会、生态等不同维度对高铁经济进行研究。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完美融合能够推进两者的发展,激发二者之间的本质关系。要逐步改变教育教学形式,慢慢地实现数据智能化的共享。实现教育教学模式终身化,努力打造能够终身学习的环境,构建优良的教育氛围。

群众的举报是商业贿赂案件线索的最主要来源。但是在实践中,群众害怕打击报复,举报的材料绝大部分是匿名举报,并且举报材料的质量不免良莠不齐。有的案件经群众举报,得以顺利处理;有些案件,群众提供的线索是道听途说的,这样不仅浪费了侦查资源,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更不利于打击商业贿赂行为。

表2 国内期刊关键词热度排名前十的关键词

2.1.2 研究前沿分析

CiteSpace 的突现(Brust)功能可以通过考察词频,探测出某段时间内频次变化率高的关键词,即为本段时间内的研究前沿[6]。因此本文通过突现词分析,观察高铁经济的研究前沿。如表3 所示,近五年来,高铁经济研究的方法和内容正在不断深入。在研究方法层面,倾向得分匹配倍差法(PSM-DID)的运用进一步解决了样本选择偏差所带来的内生性问题,使实证研究的结论可行性更高;其余关键词反映了目前高铁经济在研究内容方面,不断关注城市和区域的协调发展,分析高铁经济所产生的贯通沿线联系、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

单元模块教学给了学生一个自由空间,也使教师从繁重的“填灌式”讲解中解脱出来。传统语文教学偏重于教师的讲授而忽视学法指导,忽视学生自主能力的提高。单元模块教学使学生能从教师示范的“举一”中较好地“反三”。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语文教学至少要将精读课文作为“举一”的范例,同时尽可能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表3 国内期刊近五年突现词分析

2.2 国际研究可视化分析

2.2.2 研究前沿分析

如表2 所示,国内核心期刊高铁经济研究的关键词可以分为研究内容类、研究背景类、研究对象类、研究方法类4 类。首先,研究内容类是国内高铁经济研究的关键词核心集聚区,这些关键词可以分为高铁内部经济和高铁外部经济两部分。高铁内部经济的关键词有:铁路运输、动态定价、高铁建设,通过对高铁运输组织、投资建设、定价策略的分析以提高其效率和效益。高铁外部经济的关键词有:可达性、经济效应、区域经济、城市经济、交通运输经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旅游经济、空间格局、耦合协调度,反映了区域经济进入“高铁时代”,目前国内对高铁外部经济的研究以可达性提升为支点,来分析高铁对于区域内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空间格局等问题影响。其次,研究背景类关键词高铁时代、城市化,反映了近十几年来中国高铁的飞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共同发展,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向前进步。然后,研究对象类关键词反映了国内学者在高铁经济研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实证研究对象——城际高铁、城市群、京沪高速铁路、兰新高铁,其中京沪高铁和兰新高铁分别是目前国内盈利和亏损的典型高铁线路[2]。最后,研究方法类关键词——双重差分模型——集中反映了高铁经济研究的典型方法,双重差分模型(Differences in Differences,DID)作为准自然实验研究的典型方法,能够有效分离出政策实施前后的效果对比,即“政策处理效应”,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高铁开通的各类外部性效应的分析之中。

2.1.1 研究热点分析

朱智贤和林崇德研究表明,每个心理过程或个性特征都要经过几次大的飞跃或质变,称为发展的关键期,重视关键期的教育可以让学生发展事半功倍[14].研究发现,小学二年级和四年级是口算发展的关键期,学生在此期间口算速度发展最快.因此,这两个年龄段的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让学生的口算速度和广度得到更好的发展.

表4 国际期刊关键词热度排名前十的关键词

2.2.1 研究热点分析

对国际期刊的突现词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近五年高铁经济领域研究的突现词为影响(impact)和可达性(accessibility)。见表5。对含有“impact”的关键词进行进一步检索,可以发现“可达性影响(accessibility impact)”将两个突现词联系了起来。wider economic impact、environmental impact、socio-economic impacts 等关键词也表明国际研究中越来越重视高铁经济更加广泛的外部性影响,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等方方面面。

表5 国际期刊近五年突现词分析

2.3 国内外对比分析

高铁作为主要的运输工具之一,其最基本职能是提供接取送达服务,满足运输需求。上述分析表明,无论是国内研究还是国际研究,都离不开对高铁时空效应的分析,对高铁经济的研究均以可达性(accessibility)为基础开展分析论述;所不同的是,国内高铁经济研究多从经济效益视角探究高铁的影响,而国际高铁经济研究则更多地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研究高铁带来的综合效益[7-15]。

为进一步探明个中异同,运用CiteSpace 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将联系紧密的关键词进行聚类,经过Timeline 处理后,得到关键词聚类的时间线,综合对比分析国内国际高铁经济研究现状与走势。

高校开学的第一堂课,教师就应该在课堂上将该课程本学期的考试方式讲清楚,并对本学期的考试方式与之前的区别进行讲解。考试的具体内容由平时成绩、随堂测试、期末成绩三部分组成。学生的平时成绩是由课后作业的完成效率、课堂表现以及课前准备的是否到位所决定的,并且占据了总成绩的25%。若是学生在课堂上出现打闹、玩手机、聊天等不良行为,将在平时成绩中扣除分数。随堂测试就是本学期期末之前的4次随堂测试,并且占据了总成绩的20%,4次测试的平均分便是随堂测试的总成绩。期末成绩就是本学期期末的最后一次考试,而且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占据总成绩的一半。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提前做好该学期的课前准备工作。

如图4 所示,国内高铁经济研究关键词得到8个聚类:高速铁路、铁路运输、区域经济、高铁建设、可达性、高铁经济、随机需求、空间杜宾模型。如图5所示,国外高铁经济研究关键词得到5 个聚类:建模(modelling)、放松管制(deregulation)、安全应急(security and emergencies)、规模经济(scale)、环境影响(multicriteria environmental impacts)、空间计量(spatial econometrics)。

图4 国内高铁经济关键词聚类

图5 国际高铁经济关键词聚类

从联系来看,研究可达性问题离不开对高铁时空压缩效应的分析,空间计量模型是分析时空问题的常用研究方法,与前文中提到的双重差分模型共同成为高铁经济的常用研究模型。从区别来看,一方面,从高铁内部经济角度,中国作为世界上高速铁路最为发达的国家,高铁投资建设以政府主导为主,因而投资建设效率较高,更加关注如何通过高效的运输组织来提高运输效率;在国际方面,国外铁路市场化运营的时间要明显早于国内,因此对于放松政府管制、探索市场化运作问题的研究要更为关注。另一方面,在高铁外部经济角度,也进一步印证了,国内研究目前仍以经济效益分析为主,研究高铁可达性为区域和城市带来的潜在经济增长潜力;国外研究则是以规模经济、安全、环保等为主,更加注重高铁所带来的综合效益和为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3 结论与展望

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分析工具CiteSpace,对国内外核心期刊数据库中的高铁经济相关研究进行对比分析。在国内外高铁经济研究热度不断攀升的情况下,筛选出国际国内核心期刊文献224 篇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国内期刊发文量大于国际期刊发文量,国内学者发文量大于其他国家学者发文水平,国内机构在国际期刊上发文的合作紧密程度也要大于国内期刊中合作发文的水平。

研究表明,高铁经济分为“高铁内部经济”和“高铁外部经济”。高铁经济研究,不只是研究高铁在经济层面产生的效益,更是研究高铁在经济、社会、生态各个领域产生的效益;不只是研究短期内高铁所能够产生的各种效益,更是研究高铁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对标国际研究进一步讨论,可以发现,目前国内高铁经济研究存在以下几点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一,在理论基础上,高铁经济理论框架亟待探索,对于高铁如何对整个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内在机理,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其二,在研究范式上,目前的高铁经济研究多从某个具体维度展开,如经济增长、区域协调、就业、创新、旅游等,缺乏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分析框架准则。第三,在研究内容上,对高铁产生效益的研究注重经济层面,对于社会层面和生态层面的效益亟待更加深入而广泛的探索。第四,在研究合作中,对高速铁路综合效益的量化分析不仅需要经济手段,还需要技术原理和社会调查等更加广泛的成果论证予以支持,如此就十分有必要加强经管机构与理工机构的合作,促进交叉学科的科研合作与成果应用,为促进中国高铁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与技术支撑。

猜你喜欢

高铁期刊经济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中秋节:62万人坐着高铁游云南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高铁会飞吗
期刊审稿进度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第一次坐高铁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