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音乐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2021-08-21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特藏音乐学院数据库

●郭 娜

国内音乐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郭 娜

(中央音乐学院,北京,100031)

特藏资源是各音乐学院图书馆建设最具价值、珍贵的资源,也是各图书馆资源建设中的特色。通过对国内音乐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相关文献的梳理,以及国内专业音乐院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现状的调研,详细阐述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研究探索的方向。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国内音乐图书馆特藏文献资源的建设与发展。

音乐图书馆;音乐特藏资源;调查问卷

音乐图书馆是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之上,运用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对与音乐有关的文献资料进行采集加工、分类收藏和整理编目,并且在资源收藏、数据编目与储存以及服务模式上具有特殊性,同时利用独立的场馆与区域、丰富的馆藏资源,为特定读者群提供特色服务的图书馆。目前,国内音乐图书馆大体上可分为公益性、专业性和商业性三种体系,分别以公共音乐图书馆、学校音乐图书馆和商业音乐图书馆为代表。其中,高校音乐图书馆规模及馆藏最为丰富,也最具代表性,因此,本文中所提到的音乐图书馆主要指国内专业音乐院校图书馆,是限定领域、专业性的图书馆。

在音乐图书馆中,专业音乐学院的图书馆发展较为成熟,并且有着自己的馆藏和分类体系。其中特藏资源建设也是各专业音乐学院图书馆在发展建设中十分关注的一个方面。与一般性特藏资源相比,专业音乐学院图书馆的特藏更具独特性与专业性:首先,从文献类型的构成来看,专业音乐学院图书馆特藏文献的类型,除传统文献资源与数字化资源外,作曲家音乐创作手稿是各馆特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专业音乐学院图书馆已将特藏建设的重点更多地放在对作曲家音乐创作手稿的收集、整理与保存方面,并逐步开启了相关的研究工作与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其次,从特藏资源的收藏范围来看,专业音乐学院图书馆特藏资源的收集有着特定的范畴,除了作曲家创作手稿外,还有关于某一音乐专题的古籍类文献或特色文献、节目单、影像等。在音乐这一专业领域的范畴内,各馆从地域音乐特色、学院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人物与历史事件、作曲家本人捐赠这几个方面来进行特藏资源的专向性的收集。

一、国内音乐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相关文献

笔者通过对音乐图书馆相关资料的查找发现,与音乐图书馆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数据库建设、资源建设与服务三个方面。首先,有关数据库建设方面的文章,像周欣的《音乐院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探析》[1](P38-40)、郭爽的《我国音乐院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发展变化情况分析及问题研究》[2](P243-244)、李湜的《基于新型教学资源的高校特色音乐数据库建设探究》[3](P56-57)等都聚焦于音乐院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问题,对目前九大音乐院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现状与特点进行分析与总结,在提出建设中所存在不足的同时,对未来建设工作有关数据库内容、标准、资源共享等方面提出建议。张芼、柴会明的《面向地域文化的特色数据库建设——以天津音乐学院图书馆“天津音乐家资源数据库”建设为例》[4](P66-73)和马英珺的《中国现代音乐资料库的建设与思考》[5](P232-235)都是以具体的特色数据库建设为例,通过对该数据库建设经验与过程的论述,对有关数据库建设、利用以及未来发展方面进行思考。吴春明的《数据库著作权问题分析及其风险规避——以岭南音乐资源数据库建设为例》[6](7-9)则通过数据库建设问题,对其中可能存在的著作权侵权风险进行分析,并对此提出4点规避措施和加强学习、发挥图书馆行业组织作用两点工作建议;其次,有关资源建设方面的文章,戴晓静的《音乐学院图书馆特色资源调查研究》[7](P112-113)和温带宝的《基于数字环境下的特色资源整合与服务研究——以音乐图书馆为例》[8](P53-54)都关注到特色资源问题,前者通过对10所专业音乐学院图书馆特色资源设置与运行情况的对照分析,总结规律,为国内专业音乐学院特色资源建设提供参考,后者提出“特色资源整合创意”,即内联与外引整合、统一数字格式转换和馆际资源分建共享;最后,有关服务方面的文章,像单亚莉、景月亲的《数字环境下音乐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探讨——以<西北民族音乐学术资源数据库>建设为例》[9](P171-173+182),以西安音乐学院图书馆《西北民族音乐学术资源数据库》建设为例,在数字环境下图书馆产生的发展变化的条件下,通过《西北民族音乐学术资源数据库》的服务创新实践来阐述音乐院校图书馆在传统服务观念上的改变。

从上述国内有关音乐图书馆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第一,各音乐学院图书馆对于特藏资源的建设还是较为重视的,且多数图书馆已建立了特色资源数据库,并各馆现已建成的数据库出发,对数据库的建设、问题、发展等相关问题进行思考。而对于资源建设与服务问题虽有所提及,但所占比重并不大。对于特藏资源建设中的文献收藏、整理、保存、编目等问题,并未出现相关的研究文章,也是目前对于音乐学院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研究中缺失的一个方面。第二,对于特藏概念的差异。国内各音乐院校图书馆在对特藏文献资源的称呼上各有不同,如中国音乐学院图书馆、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西安音乐学院图书馆称为“特色资源”,其他图书馆的称谓由“特色数据库”“特色自建资源库”“特色馆藏”“自建数据库”等。由于各音乐学院图书馆在“特藏”这一概念的不统一,进而会导致在分类上的差异、检索时信息的不准确等问题;第三,强调区域音乐文化,具有一定独特性。各音乐学院图书馆在特藏资源建设中都力图凸显本区域的音乐文化资源,以区别于其他音乐学院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因此,在特藏资源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地域性;第四,服务模式较为单一。目前特藏文献的服务方式,主要以预约式阅览和展示为主。

二、国内音乐院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现状

国内音乐院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情况,笔者主要通过问卷等方式对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哈尔滨音乐学院、苏州大学音乐学院共11所专业音乐院校图书馆开进行调研。此次调研的重点在于,对国内音乐学院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现状进行一次较为全面、深入的考察,从特藏机构的设置、特藏资源的收藏、特藏资源的数字化、特藏资源的使用与读者服务以及特藏资源的保存等方面,了解国内代表性音乐院校图书馆特藏资源的现状。

(一)各音乐院校图书馆特藏机构的设置

目前,仅有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哈尔滨音乐学院4所音乐院校图书馆建立了特藏机构,且成立时间较短,均2015年之后(见表格)。

学院名称图书馆特藏机构名称成立时间人员配置 中央音乐学院文献特藏部2015年3 中国音乐学院特藏部2015年6 星海音乐学院学科服务与特藏部2016年5 哈尔滨音乐学院音乐博物馆2019年5

关于特藏机构的职能,根据各音乐院校图书馆问卷调查的反馈,目前国内音乐院校图书馆特藏机构的职能以搜集、整理、研究以及保存为主,同时提供特藏文献服务与发掘特藏文献的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也是当下特藏文献的重要职能。除此之外,特藏机构还会举办展览、学术会议与工作坊(见图1)。

图1.国内音乐院校图书馆特藏机构职能

(二)各音乐院校图书馆特藏资源收藏情况

特藏资源的收藏内容包括以收集音乐作品手稿、珍稀文献以及具有学术价值的音像资料为最基本,收集和保存与学院活动相关的文件及校史资料、收集音乐古籍善本、收集保存本校硕博学位论文也是主要的收藏内容。此外,还包括收集音乐会等演出的节目单、海报以及缩微胶片等(见图2)。

图2.国内音乐院校图书馆特藏收藏内容

从收藏文献载体类型上来看,主要以印刷型(出版物)和视听型(音像资料)为主,手稿型文献和电子文献也成为各音乐院校图书馆主要收藏的文献载体之一。缩微型文献的收藏相比来说还是比较缺少的。特藏资源文献的收藏来源主要通过捐赠、征集、购买等方式(见图3)。

图3.国内音乐院校图书馆特藏文献载体类型

(三)各音乐院校图书馆特藏资源的数字化

目前,国内各音乐院校图书馆大部分都启动了特藏资源的数字化工作,像音乐家手稿、老唱片、采风录音、硕博士论文、珍稀出版物、节目单、海报、书信、古籍善本等文献都已开展了数字化工作。数字化后的特藏资源有一部分以电子文献的方式保存,有一部分经过整理后建立了专题性的特藏数据库。数字化后的特藏资源大部分已向各音乐院校校内师生开放。

(四)各音乐院校图书馆特藏资源的读者服务

国内音乐院校特藏资源的服务群体以校内的、音乐理论和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的教授、青年教师、研究生等为主体,也包含少部分音乐表演及其他专业的师生和校外的研究者。不同读者群体在使用目的上也各有不同,像音乐理论和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主要将特藏资源作为课题研究的辅助资料,或完成相关的课堂作业与毕业论文,音乐表演专业则更多地为了演出的需要等。为了满足不同专业对于特藏资源的需求,各音乐院校图书馆特藏机构在读者服务方式上主要涵盖开架阅览、电话或网上预约、主题展览、定期展览等多种方式,其中主题展览、与各系建立合作模式提供针对特藏资源服务、定期开设相关现场教学讲座课程基本是各图书馆主要的读者服务方式(见图4)。

图4.国内音乐院校图书馆特藏机构读者服务方式

(五)各音乐院校图书馆特藏资源的保存

依据对各音乐院校图书馆的调查结果显示,70%以上的图书馆缺少恒温恒湿的保存环境,采用专用保存装具的院校不到20%。其中多数将特藏文献资源保存在文件柜和开放式书架中,仅有不到30%的图书馆配备恒温恒湿柜。从存放结构上看,70%以上的图书馆将特藏文献资源放置在独立的空间,并设立了人物专藏室和人物专架,近30%的图书馆将特藏文献资源与其他资料共同存放。

三、对我国音乐院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现状的思考

综合上述对国内有关特藏资源建设的相关文献的综述及现状的调研,可以看出:第一,从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来看,各音乐院校图书馆从特色馆藏出发,介绍各馆所建立了特藏的内容、特色及重要性等方面。进一步地思考如何建设与发展特藏资源及其服务,为特藏资源的建设与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与想法。但由于各馆在收藏、保存、管理与服务等方面都有着各自的体系与规则,从资源建设与读者使用的角度,为长远地、规范化地发展和资源利用带来了不便;第二,从国内音乐院校特藏资源现状的调研来看,在文献收藏类型上具有复杂性,所涵盖的类型有手稿、档案、稀有书籍、节目单和影像资料等。由于不同类型文献在保存与整理方法上各有不同,国内各音乐院校图书馆在特藏文献的收藏、整理与保存上,还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与系统的体系;第三,国内各音乐院校图书馆在特藏文献资源建设上的不完善。根据对各音乐院校图书馆特藏资源的查找与调研结果来看,目前已建立专门特藏机构的音乐院校仅有4所,像西安音乐学院等部分音乐院校图书馆虽然做了很多特藏资源建设,但并未建立专门的特藏机构。另外,特藏资源在保存上仍然面对着诸多问题,如缺少专业的保存环境、保存条件与保存装具、仍有许多院校缺少独立的保存空间等。此外,在特藏资源受赠方面各馆也缺少规范的相关协议文本。因此,国内音乐院校图书馆在特藏资源建设上仍有许多需要完善、细化的不足之处。

首先,根据对国内音乐院校图书馆特藏资源馆藏情况调研可以看出,各馆所拥有的特藏文献资源在类型上是比较丰富的,在数量上也是比较丰厚的,但人员配置和经费等方面是较为有限的。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展开对特藏文献资源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工作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各馆可以与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建立合作关系,以特定特藏文献资源为主题,参照项目的方式展开相关的一系列工作。例如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启动的“华人作曲家手稿”征集项目,就是以项目而并非以部门的形式进行手稿的征集、保存、利用与展示。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的“巴赫特藏文献整理也是采用项目的方式,由本馆的文献特藏部、编目部等共同合作,对所藏的早期出版物、期刊等进行整理、编目、加工与上架;其次,虽然各音乐院校图书馆特藏机构名称不同,但机构职能基本一致,如中央音乐学院设立的文献特藏部等,虽然在名称上有所差异,但职能都是以收集音乐作品手稿、珍惜文献为主,对这些手稿、文献进行收集、整理、研究以及保存。另外,各馆在特藏文献资源的相关工作流程与标准上,也是根据各馆的实际情况而定,如对于作品手稿的整理方式上,各馆都有着不同的分类标准、编号依据等。针对当下各馆对特藏文献上所存在着不同的方法与标准,笔者认为应尽早启动联合机制,以文献载体为依据,对相同文献载体制订出统一的准则与规范,为各馆之间的资源共享、学术研究提供更为便捷的途径,更好地发挥特藏资源的价值和作用;最后,重视对特藏资源文献的保存环境与条件的建设。从目前所得到的各音乐院校图书馆特藏文献资源保存环境的相关数据来看,当下的保存环境与保存条件并不规范与专业,这对于特藏文献资源的保存是不利的。虽然数字化使特藏文献的使用更为便利,但这些文献实物的历史价值及其所承载的意义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笔者认为应进一步提高特藏文献资源的保存环境,完善相关的装具配置,以更为专业与规范的保存方式对这些文献予以保存。

对于音乐院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未来的发展,笔者认为可以根据国内音乐图书馆已有的模式相互借鉴。第一,将珍贵的一手文献筹划出版。各馆所收藏的珍贵特藏文献资源各有不同,各馆都希望所藏的这些特藏文献资源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价值,而出版则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方式,如上海音乐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的三卷《朱践耳交响曲集》,就是手稿版本的总谱。手稿版本的出版使读者更能感受到朱践耳曾经的创作状态,还原了朱践耳那时的创作环境,读者更进一步地走进了朱践耳的音乐世界;第二,将特藏文献整理成果结集出版。目前,西安音乐学院图书馆、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和中国音乐学院图书馆等相继出版了本校硕博论文摘要集,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钱仁平主编的《民国时期音乐文献总目》,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何荣主编的《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古琴文献辑览——琴谱卷(一)》等,为各音乐院校图书馆特藏资源文献的传播与使用提供了途径;第三,筹建音乐家专藏馆、特定文献专藏馆以及具有地域特色的专藏馆,并将其数字化搭建专藏数据库。目前,西安音乐学院已建立了赵季平音乐数据库、饶余燕音乐数据库、韩兰魁音乐数据库和鲁日融教授数据库,以及西安鼓乐数据库和陕北民歌数据库,形成了以陕西籍音乐家与陕西民间音乐为特色的特藏资源建设模式。同样,星海音乐学院也已建立音乐家与传承人手稿及资源库和岭南音乐资源数据库。这些独立的、专藏性质的数据库的建立,凸显出各音乐院校图书馆的特色,为系统、深入地对这些音乐家的研究以及珍稀文献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全面的、便捷的文献依据;第四,读者服务使用模式多元化。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文献特藏部于2019年举办的“瞿希贤百年诞辰开幕式暨纪念音乐会”即以音乐会与展览两种形式,不仅将瞿希贤的音乐手稿展示给读者,而且再一次地唱起她的那些著名作品,在歌声与她的手稿中回忆她的音乐之路。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于2014年与国内外多个单位合作举办了“黄自先生诞辰110周年珍贵手稿文献纪念巡展”。这次巡展不仅延续了上海音乐学院自2010年以来一系列的文献计划,而且也是对黄自生平与创作的追忆,同时对于手稿文献的保护、研究与展示等相关方面的一次有益实践。因此,音乐会演出和展览等多样化方式的呈现,数字新媒体宣传方式的广泛运用,将进一步推动各音乐院校图书馆特藏文献资源的传播,为国内外研究者、研究机构提供更多交流与沟通的机会;第五,加强特藏文献资源与教学、科研的结合。根据对各音乐院校图书馆特藏资源的查找、调研情况,有的图书馆已经开设了有关特藏资源文献的现场教学讲座,以及针对各系的需求、以特藏资源文献为依据展开相应的合作,这些讲座与合作更多侧重的是对特藏文献资源的相关情况的概括性的了解和部分特藏资源的使用。而将特藏文献资源真正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真正使特藏资源成为教学内容,目前在各音乐院校图书馆中并未看到相关的课程。特藏文献资源与教学、研究的进一步结合,不仅丰富了各个专业的教学内容、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更进一步推动了特藏文献资源的发展与深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的日益更新,音乐图书馆在特藏资源的建设与服务方面也需要转型与创新。在特藏资源的建设上,一方面加强与音乐家们的联系沟通,以获得更多宝贵的一手文献,同时通过征集、购买等途径获取更多珍贵的、多样化的文献资源;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发挥特藏资源在科研方面的功用,以特定的研究人群或科研项目为对象,建立起服务于他们及科研专题的定向性的特藏资源,充分地将特藏资源为科研教学服务的根本原则应用于实际中。在信息化技术越来越普遍的当下,特藏资源服务也应更加突出智慧性。不仅要树立智慧意识,馆员也应逐步向智慧馆员的方向发展,充分利用新科技为读者提供智慧服务。针对还未进行数字化或难以数字化的文献可以开通多种类型的线下服务,对于已经数字化的特藏资源可以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同时也可以将珍贵资料文献以专题的方式进行线上展播。除了围绕专题展览及特藏资源文献举办相关专题讲座外,可增加相应的沉浸式体验活动,提高读者认知度和特藏文献的传播度。总之,整合、开发特藏资源文献的数字化信息,建构起特藏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国内外音乐院校图书馆的馆际合作,是未来发展值得探索的方向。

特藏资源是各音乐学院图书馆建设最具价值、珍贵的资源,也是各图书馆资源建设中的特色。音乐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不仅是该馆竞争优势与品质的体现,而且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了专业化的文献信息服务,并在不断的体系调整、馆藏丰富过程中同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相适应,成为彰显学校价值与特色的重要支撑。面对当下音乐图书馆特藏文献资源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各馆应重视音乐图书馆特藏文献资源建设,特藏资源的建设既丰富了馆藏,填补了各音乐学院在相关领域文献资料方面的空白,为学院特色专业的构建与各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泛、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展现出各图书馆的个性化管理与服务,体现各馆的独特魅力,使各馆在相互的合作与交流中,互相吸取经验,从而进一步推动国内音乐图书馆特藏文献资源的建设与发展。

[1]周欣.音乐院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13).

[2]郭爽.我国音乐院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发展变化情况分析及问题研究[J].北方音乐,2017(1).

[3]李湜.基于新型教学资源的高校特色音乐数据库建设探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7(10).

[4]张芼,柴会明.面向地域文化的特色数据库建设——以天津音乐学院图书馆“天津音乐家资源数据库”建设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12).

[5]马英珺.中国现代音乐资料库的建设与思考[J].中国音乐,2012(3).

[6]吴春明.数据库著作权问题分析及其风险规避——以岭南音乐资源数据库建设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3(1).

[7]戴晓静.音乐学院图书馆特色资源调查研究[J].黄河之声,2016(9).

[8]温带宝.基于数字环境下的特色资源整合与服务研究——以音乐图书馆为例[J].广东科技,2012(15).

[9]单亚莉,景月亲.数字环境下音乐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探讨——以《西北民族音乐学术资源数据库》建设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10).

G25

A

1003-1499-(2021)02-0134-05

郭娜(1978~),女,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副研究员。

2020年度中央音乐学院科研资助计划一般项目“音乐图书馆特藏文献资源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编号:0602012024)成果。

2021-03-10

责任编辑 春 晓

猜你喜欢

特藏音乐学院数据库
音乐学院概况
音乐学院简介
浙江音乐学院举办2021新年音乐会
数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探析
高校图书馆特藏建设工作探微
星海音乐学院六十华诞公告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