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关键少数”管住“绝大多数”
——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探索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实践
2021-08-21张微微杨可心石建亮
文 张微微 杨可心 石建亮
“感谢你的善意提醒,要不然我就犯错了。”
日前,一名综合监督单位的“一把手”向驻部纪检监察组的同志当面表达了感谢。
原来,他在一次出差途中,临时接到紧急电话需要马上赶回成都开会,由于当时机票紧张,于是索性买了一张商务舱的机票返程。
后来,在一次聊天时,他无意中向驻部纪检监察组的一位同志说起了这个事情,这位同志马上对他进行了提醒:“如果要报销,需要补齐商务舱与经济舱之间的差价,这样才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正是有了这句提醒,才让这位领导干部没在这样的“小事”上犯错误。
“一定要将这件事情向各综合监督单位‘一把手’通报,提醒领导班子成员相互监督,坚持问题导向、注重抓早抓小。”
这是该纪检监察组切实做细做实日常监督,探索破解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监督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纪检监察组在人员力量不足、监督对象点多面广的情况下,发挥“探头”作用,紧盯“关键少数”,管住“绝大多数”,较好地做到对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预报、早发现、早预防,及时“刹车”,避免“脱轨”。
一份分析报告,剑指“关键少数”
走进驻部纪检监察组办公室,案头上摆放了一份《综合监督单位违纪违法问题分析报告》。
“我们对驻部纪检监察组2017年以来办理的123件问题线索,逐一梳理,分类统计,发现有单位或部门‘一把手’工作经历的共70人,占比58.3%,综合监督单位管理的中层‘关键少数’成为违纪、违法的重灾区。”
“下级‘一把手’出问题,除了个人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外,上级‘一把手’管理上的宽、松、软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对案件的定性分析,目的就是给综合监督单位的‘一把手’送上一面‘镜子’,提供一些启示,使之更好地履行管好下级‘一把手’的政治责任。”该纪检监察组干部王立发一边指着报告内容,一边道明案件分析的指导思想。
“你们单位党委管理的多名中层‘一把手’,因为严重违纪违法受到查处,原主要领导被追究责任,受到纪律处分。你作为新任职的党委‘一把手’,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主动扛起政治责任,引以为戒,认真抓好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以案促治工作,管好班子,带好队伍。”
2018年9月,某综合监督单位的党委‘一把手’刚刚到任,驻部纪检监察组主要负责人就同他进行谈话提醒,严肃指出该单位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的政治责任提出明确要求。
“这样一针见血、辣味十足的政治谈话,既让我如坐针毡、如芒在背,又让我深切感受到了组织的关心关爱和殷切期望。”尽管时间过去近3年,但提起这次谈话,该单位“一把手”仍深有感触。
在该纪检监察组主要负责人看来,“一把手”是关键少数中的关键,在单位和部门发展中具有统领全局的作用,一旦其不能更好履行职责,就会导致整个单位的政治生态遭到破坏,造成恶劣的政治影响。
“开展履责谈话,就是为了抓住‘关键少数’,以强化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意识为抓手,解决落实主体责任工作中存在的抓而不紧、抓而不严、抓而不细等突出问题。”该纪检监察组主要负责人说。
一本实施细则,擦亮监督“探照灯”
“党委书记在党委会议上必须执行末位表态制。今天党委书记就人事议题首先发表意见的做法,违反了有关程序,建议重新研究。”
这是驻部纪检监察组同志按程序规定履行监督职能的一幕,然而在着力破解对“一把手”监督难题的初期,个别同志却存在不愿监督、不敢监督、不会监督的问题。
编制只有10人,却要对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文联机关等8家单位的200多个党组织、近万名党员和监察对象进行综合监督,驻部纪检监察组的工作压力和难度显而易见。
在驻部纪检监察组相关负责人看来,一些同志身上存在的不愿、不敢、不会监督的问题,既反映出怕得罪人的畏惧心理,又有能力问题、政策水平问题。不会监督的人搞监督,很容易折损监督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为着力提升监督本领,2019年10月,一本附有《日常监督工作指南》(以下称《指南》)的《省纪委监委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日常监督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称《细则》)摆在了驻部纪检监察组每个同志面前。
“为解决日常监督无从下手,开会不敢发言、发言不靠谱的问题,我们根据党内监督条例、监察法等法律法规开始探索,通过分析历史资料、开展走访调研等方式,结合工作实践,出台了《细则》并附上具体实施《指南》。”负责起草该《细则》的驻部纪检监察组办公室副主任廖丹介绍,该《细则》共6章26条,涉及监督对象、重点内容、监督方式、工作要求、处置和结果运用等内容。
在该组的同志看来,《细则》及《指南》是一个日常监督的“探照灯”,照亮了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开展监督的路子,较好地解决了监督什么、怎样监督的问题,为有效开展日常监督工作,着力提升监督实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制度规范。
对于这一点,驻部纪检监察组干部施邈深有体会。他说:“每次参加驻点监督和专项检查,我都要带上这个‘指路牌’,遇有问题,及时查阅,非常方便。”
一套工作方法,打好监督“组合拳”
“针对驻点监督反映的对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的学习贯彻不够有力,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不够严格,落实巡视、审计反馈问题及纪检建议不够坚决等问题,你打算怎么整改?”
近期,驻部纪检监察组完成某综合监督单位的驻点监督后,针对发现的问题,对其党组书记进行了约谈。
“我代表党组,对反馈问题照单认领、认真自检。我们接着召开党组会议,落实分解任务,一项一项进行整改。目前已通过召开廉政警示教育大会等方式进行初步整改。”
这是驻部纪检监察组运用驻点监督进行谈话提醒的一幕生动场景。
针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难题,如何发挥派驻机构“探头”作用?驻部纪检监察组经过不断思考实践,摸索出以“六化”为主要内容的监督工作方法:
驻部纪检监察组干部在参加综合监督单位党委会议前,调阅日常监督实施细则,以便更好地开展会议监督。
会议监督常态化——安排处级以上领导分别联系1至2个综合监督单位,经常参加或列席研究“三重一大”事项的重要会议,将发现的问题、提出的意见记入《会议监督情况记录表》,每周组务会通报情况,每半年梳理盘点,并及时反馈给综合监督单位“一把手”,有效避免了“一把手”搞“一言堂”、当“一霸手”的现象。
驻点监督规范化——制定《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驻点监督办法》(试行),对开展驻点监督的7项内容、8种方法、7项程序进行规范,明确工作要求。组建工作专班,每年进驻1至2个综合监督单位开展全天候、近距离监督。先后查找出涉及“一把手”的问题43个,发现问题线索3条。
述责述廉闭环化——实行“报、审、询、改”闭环工作机制。报,即每年底要求“一把手”报告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及个人廉洁从政(业)等情况,集中公示;审,即对近3年报告情况进行对比审核,对搞“假大空”及照搬照抄的材料,责令退回重写;询,即召开述责述廉会议,组织开放式现场质询、民主评测;改,即跟踪监督“一把手”的问题整改情况,防止“一述了之”。
专项检查统筹化——采取自查与抽查相结合、调研与监督相结合的方式,统筹开展“三公”经费管理使用、选人用人、重大文化项目招投标情况等专项监督检查,重点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落实主体责任情况进行监督。
信访监督阳光化——制作驻部纪检监察组信访标牌,悬挂在综合监督单位办公区域醒目位置,印制纪检监察干部联系卡,将驻部纪检监察组及纪检监察干部联系方式、地址予以公布,做到主动受访、阳光监督,重点关注“一把手”的信访反映。
谈话函询精准化——运用谈话函询“一谈(函)三告知”方式,即分别告知谈话对象、分管领导、“一把手”为什么要谈话函询、谈话函询什么,形成驻部纪检监察组督促“一把手”、“一把手”督促分管领导、分管领导督促函询对象的责任链条,使“一把手”管人管事更加精准,切实把谈话函询变成推动“一把手”进行纪律教育、传导压力、落实责任的过程。
“驻部纪检监察组从关门监督到上门监督,从档案见面到人员见面的驻点监督方式,让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监督就在身边。我们党组班子一定提高认识,坚决支持驻点监督工作,主动接受驻点监,狠抓问题整改落实。”一名综合监督单位相关负责人说道。
怎样监督和监督什么,是一项接续工程,破解“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难题也永远在路上。
“越是‘关键少数’,纪检监察组越是要敢于勇于监督,越是不愿意被监督,纪检监察组越是要有力有效地监督。我们要以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带动综合监督单位的政治生态建设,努力培育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文化,厚植政治生态建设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基础。”在近期的组务会上,驻部纪检监察组的同志表示,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更要有责任、更要有担当,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