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对中医文化的传承

2021-08-20曹应旺

关键词:中医文化传承中国共产党

曹应旺

[摘 要]中医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的珍贵品。中国共产党关注中医、重视中医,重视从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的立场和坚持预防为主的方法上传承中医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根基,中医文化是这个深厚根基的内容之一。今天和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不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也一定与中西医结合、中国新医学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中医;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D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21)02-0013-11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CAO Ying-wang

(Institute of Party History and Literature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Beijing 100036, China)

Abstract: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s a precious product in the 5000 years history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ays close attention to TCM and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inheritance of TCM culture from the standpoint of protecting peoples health and adhering to the prevention-oriented approach.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a deep founda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TCM culture is one of its contents. Today and in the future,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the great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are also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and Chinas new medicine.

Key words: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cultural inheritance

在决定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为反对“言必称希腊”的教条主义,毛泽东讲了一句名言:“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1]6年后,在延安窑洞里,毛泽东在同英国记者斯坦因的谈话中,又讲了一句振聋发聩的话:“中国历史遗留给我们的东西中有很多好东西,这是千真万确的。我们必须把这些遗产变成自己的东西。”[2]191在中国共产党主要締造者毛泽东的眼中,中医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中的一个突出的珍贵品。

一、五千年历史中的珍贵品

古代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辉煌,是与中医的产生、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一)对中医功绩的认识

中医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医学,对防疫抗疫、防治疾病,对保证中华民族种族的繁衍,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中华民族的历史,从一定角度上也可以说是一部防疫和抗疫史。据不完全统计,从西汉到清末发生过321次大型瘟疫。在瘟疫流行时,中医药一次又一次地拯救民族于危难。正因为如此,毛泽东说:“中国人口能达到六亿,这里面中医就有一部分功劳嘛。”[3]205. 258邓小平在为鲁之俊《新编针灸学》一书题词时写道:“把我们国家许许多多的科学遗产,加以批判地接收和整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4]习近平深情地说:“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能够一次次转危为安,靠的就是中医药。”[5]他在领导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指出:“我国历史上有很多防治瘟疫的医疗著作和方法。《汉书·平帝纪》记载,元始二年,‘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提出了‘隔离是防疫的重要举措。明代中期我国就出现了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术。”[6]

世界上最古老、最伟大的医生在中国,他们是中国历史上的神农氏、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5000多年前的炎帝、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中国人被称为炎黄子孙。而炎帝、黄帝又是传说中的最早的中医。被称为黄帝医经的《黄帝内经》,虽不是黄帝所作,但与黄帝的传说有一定的联系。炎帝因农业上的贡献被称为神农氏,传说中他善于用草药为人民治病,最终因为尝断肠草而丢了性命。炎帝可以说是中医最早的发明者、实践者。先秦或秦汉时期出现的《神农本草经》,虽非神农所作,但也反映了神农遍尝百草、发现药物的事迹。毛泽东曾称赞神农,据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沈同回忆:“毛主席对我国古代的一些医药学家,也有深刻的印象。从上古时期的神农氏,到唐朝的孙思邈、明朝的李时珍等伟大的医药学家和他们深山采药、遍尝百草、治病救人的感人事迹,他都了如指掌,经常谈论他们的巨大功绩。”[7]

(二)提出中医对全世界有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指出,中医问题“是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的尊严、独立和提高民族自信心的一部分工作。”“西医到中国来,也不过百把年。当然,西医是近代的,有好的东西。但什么都是‘舶来品好,这是奴化思想的影响。看不起中国的东西,不尊重民族文化遗产,这是极端卑鄙恶劣的资产阶级心理在作怪。”[3]258周恩来指出:“中医确实治好了一些病,中医有自己的一套医药知识和治病经验。”[8]692新时期,邓小平对外国客人说:“中国传统医学是个宝库。”[9]620江泽民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10]602新时代,习近平强调:“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定要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11]

中医也是中华民族贡献给全世界的珍贵品。毛泽东对此进行过多次阐述。1953年12月,他说:“我们中国如果说有东西贡献全世界,我看中医是一项。”1954年6月,他指出:“对中医问题,不只是给几个人看好病的问题,而是文化遗产问题。要把中医提高到对全世界有贡献的问题。”7月,他又指出,发展中国医药科学“这不仅是为了中国的问题,同时是为了世界”[3]204. 245. 258。据毛泽东身边的医生徐涛回忆,毛泽东曾说:“我看中国有两样东西对世界是有贡献的,一个是中医中药,一个是中国菜饭,饮食也是文化。”毛泽东认为中国饮食文化中也包含着饮食治疗的中医内容。“我们祖先在寻找食物过程中也发现了药物,药食同源,许多食物中医都可入药,像百合、山药、山楂、大枣,连葱姜蒜都可以治病。”[12]

中医溶化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基因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13]

(三)认识中医的“中”“本”“防”

对于中医传递的传统文化的认识,从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的著作和讲述中可以看到“中”“本”“防”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是“中”。

这个“中”不是从表面上讲的“中国”的“中”,而是从实质上讲的“中庸”的“中”、“中道”的“中”、阴阳平衡的“中”。毛泽东指出:“中国古书上这样说:‘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这意思就是强调人的整体性,和巴甫洛夫学说是一致的。中医在几千年前就用了新技术,如‘体育、‘按摩等,里面虽有些唯心的东西,但我们可以将其中好的提炼出来。”[3]259被毛泽东夸奖“此人有些文化”的叶剑英曾多次告诫身边工作人员,“阴阳”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最后总是要达到平衡的。中国人强调一个“中”,就是要把握一个分寸,把握一个度,但是这个度不是不变的,它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地域的变化而变化的[14]。这就是说,从“中”来看,中医是医人之医;是不走极端,重視阴阳平衡,从整体上为人的健康服务之医。这个中医之“中”,就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视“允执其中”(《论语·尧曰》),重视中庸之道、重视阴阳平衡,重视从整体上看问题在医道医术上的表现。

第二个是“本”。

这个“本”是本来、本源、根本的“本”。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生命以气为本,气绝而身亡。《黄帝内经》分《素问》《灵枢》两部分,“素问”就是“本问”。《神农本草经》与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突出了这个“本”字。毛泽东终生都重视这个“本”,重视医人医病要把本来的情况搞清楚。他说:“医生看病是先诊断,中医叫望、闻、问、切,就是先搞清病情,然后处方。”[15]每一个人都是有特殊性的,“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医人医病,要遵循和而不同之道,做好每一个特殊的“望、闻、问、切”。这个“本”是身体和意识、物质和精神统一的“本”,二者是不能分离开的。周恩来认为,“医疗作用是内因为主,要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病人合作不行。”“医生把病人束缚了,病人不同医生合作,病就一定治不好。”[8]725叶剑英分析了中医讲的“性命”:性为思维意识,即七情六欲;命是生命体征、身体状况。他指出,中医认为人是由身体和意识共同构成的,所以讲七情六欲能致病,也可以通过调节情志来治病[14]。中医之“本”,就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视正确处理本末关系,重视“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在医道医术上的表现。

第三个是“防”。

“防”就是预防,是《易·既济》中讲的“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即防患于未然。医国医人都是“预则立,不预则废”。《黄帝内经》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预防做不好,等到疾病临头、动乱已成再去治,“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中国共产党不论是在局部地区执政还是在全国执政,在医疗卫生事业上一直重视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会议上所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提出,“应当积极地预防和医治人民的疾病,推广人民的医药卫生事业。”[16]1083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性的执政党后,很快在卫生医疗工作上确立了“预防为主”的方针。毛泽东特别重视传承“防”的精神,1954年4月21日,他在审阅修改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中医工作的指示(草案)时,在“治疗疾病”之前特别加上“预防疾病”[3]236。毛泽东深知中医文化中预防疾病是第一位的,治疗疾病是第二位的;预防做不好,等到疾病临头再去治,那是“见事迟”。新时代,习近平强调:“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要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常备不懈,将预防关口前移,避免小病酿成大疫。”[17]中医之“防”,就是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医道医术上的表现。

二、关注中医,重视中医

(一)近代中医受到冷落

同中华民族古代的辉煌与近代的衰落相伴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中医也经过了历史上的兴盛与近代的冷落。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军事上的坚船利炮打败了中国的帆船大刀,经济上的机器大生产打败了中国的手工小生产,政治上的资本主义议会制打败了中国皇权的封建专制,文化上包括西医在内的西方科学也打败了包括中医在内的中国国学。

从那时起,中国人开始了从军事、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向西方学习的过程。然而,中国这样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历史积淀深厚的大国向西方学习,注定是一个艰辛而曲折的过程。一方面,帝国主义对待中国这样剥削和压迫的对象,只能是让中国在接受剥削和压迫的基础上进行有限的学习,一旦中国有平等的要求时,就要无情打压,甚至包围封锁。另一方面,中国怎样向西方学习。完全西化的学习,既不能维护自己的独立,又不能克服西方的弊病,还会水土不服;只有结合中国国情和中国传统向西方学习,才能自立自强。

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中医的命运同整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命运密切相连,不仅受到西方政治文化的排斥,还受到中国追随西方的政治势力的冷眼相待,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党政府都是重视西医、轻视中医,甚至企图废止中医的。中国知识界追求西化的精英们总是不遗余力地贬低中医,即使文化界的进步人士中也有部分人视中医无用。在中华民族远远落后于西方时,瞧不起中医是缺少民族自信心的突出表现之一。中国共产党诞生后,这种趋向才得以扭转。

(二)中国共产党对中医的关注和重视

中国共产党是近代以来中国各种政治势力中最重视民族自信心的党,在卫生医疗事业上也是最关注中医、重视中医的党。

首先,中国共产党对中医的关注和重视是由革命根据地艰难困苦的斗争实践、斗争生活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是以土地革命为内容、以根据地为依托的,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根据地始终处在“敌军围困万千重”之中。在此情况下,解决好根据地军民的生病问题、战斗负伤问题,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正因为如此,在江西革命根据地斗争中,毛泽东将“建设较好的红军医院”看成巩固根据地的三个方法之一。红军医院包括中医,“用中西两法治疗”[18]。在鄂豫皖、湘鄂西等革命根据地斗争中,中医也同样发挥着重要的治疗作用。

在敌军残酷的包围、堵截和封锁中,西医西药难以得到,而中医药则可就地取材。这时中医治病救人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长征中,周恩来到毛儿盖时患了严重的肝脓肿病,高烧不退,靠的是从几十里路外高山上取来冰块冷敷才治好的。叶剑英曾对身边工作人员说:“中药很重要,长征时没有西医和西药,就全靠中药治病。我自己有个小本本,记有很多重要偏方,如果不搞军事,我就可能学中医当医生了。”[14]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重视边区的军事工作、经济工作的同时,重视文化卫生工作,高度关注中医。毛泽东提出边区“每个乡要有一个小医务所”。针对当时疫病流行的情势,他指出:“我们共产党在这里管事,就应当看得见,想办法加以解决。”解决的方法就是,既要发挥西医的作用,更要发挥中医的作用。毛泽东说:“我们边区政府的副主席李鼎铭同志是中医,还有些人学的是西医,这两种医生历来就不大讲统一战线。我们大家来研究一下,到底要不要统一战线?我不懂中医,也不懂西医,不管是中医还是西醫,作用都是要治好病。”“能把娃娃养大,把生病的人治好,中医我们奖励,西医我们也奖励。我们提出这样的口号:这两种医生要合作。”[2]154当时边区成立了中西医药研究会,为帮助研究改造中医中药,通过了一些提案,如“发展国医加强卫生案”“提高中医地位以开展国医工作以济病民案”“成立国医学校案”“切实执行优待国医条例案”“加强国医研究开发边区土产医药克服战时医药困难案”等。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副主席李鼎铭还提出了“实现中医科学化,西医中国化”的口号,对边区中西医发展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周恩来说:“在陕北时,西医只有百把人,其中许多都是小医生,但广大群众需要医生。毛主席就号召中西医团结,给人民治病。”[8]692当时延安生动活泼、红红火火的局面,与重视预防和医治人民的疾病,重视发挥中医和西医两个方面的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次,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建设实践和人民健康的需要决定了要关注中医、重视中医。

新中国成立时,百废待举,百业待兴,其中就包括医疗卫生事业。当时,西医从业人员少,中医从业人员多,因而防治疾病离不开中医。1950年9月8日,周恩来在政务院第49次政务会议上谈卫生工作时指出:“现在全国中医有九万多人,西医才有二万人,人数比例相差很大,老百姓又迫切地需要医生。”“在广大群众迫切需要医生和医生少,西医更少,而中医又能治好一些病并与群众有密切联系的情况下,在目前的过渡时期,我们就需要团结中医和改造中医。”[8]692. 6931953年12月上旬,毛泽东听取卫生部副部长贺诚汇报,谈对卫生工作的意见时指出:“我们的西医少,广大人民迫切需要,在目前是依靠中医。对中医的团结要加强,对中西医要有正确的认识。”[3]205

再次,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建设中关注中医、重视中医的重要原因是中医诊疗费用少,许多中草药可就地取材,能够克服资金不足的困难,且与西医有互补性。著名中医蒲辅周给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看过病,这其中就包括叶剑英。叶剑英称赞:“蒲老用药独特,怎么开两三毛钱的中药就给治好了!”叶剑英讲过这样一个例子:苏鸿熙教授在给一位二尖瓣狭窄病人进行手术后,病人出现肺炎,高烧数日不退,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抗生素,也不见效,最后高烧昏迷,这让我国第一位留美回国的心外科专家束手无策。后来请来了老中医叶心清。叶心清开了汤药给病人服用,同时配合针灸,三服药下去,病人烧退,肺部炎症也得到了控制[14]。叶剑英所讲的例子绝非个例。叶剑英对中医功效的认识代表了中国共产党集体的认识。新时代,习近平指出:“很多患者喜欢看中医,因为副作用小,疗效好,中草药价格相对便宜。像我自己也喜欢看中医。”[19]

(三)传承好、发展好中医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上认为中医药不科学,轻视甚至排挤中医的现象时而有之。正因如此,1955年4月15日,毛泽东针对中医从指导思想上讲了这样一段话:“针灸是中医里面的精华之精华,要好好地推广、研究,它将来的前途很广。有些同志坚持努力,是有成绩的,也证实了中医政策的提出是正确的。中国医学的经验是很丰富的,它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要有同志去整理它。这项工作是难做的,首先是卫生部行政领导上不支持,去年七月以后可能好一些,但还没有具体行动。我是支持的,我可以当卫生部长,也可以把这项工作做起来。不要以为我不懂医就不能做,这不是懂不懂医的问题,而是思想问题。”[3]364-365

指导思想上关注中医、重视中医,落实到工作上的重大决策和施策就是加强中医研究和中医教学。

为了加强中医研究工作,1954年6月,毛泽东指示:“即时成立中医研究机构,罗致好的中医进行研究,派好的西医学习中医,共同参加研究工作。”中央要求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商讨提出一个具体实施方案。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央文委)根据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由中宣部、中央文委和卫生部组成中医问题工作组,对中医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研究。中央文委党组于10月26日向中央提交了《关于改进中医工作问题的报告》。报告第一项即提出成立中医研究院。11月23日,中央批准成立中医研究院[20]。在周恩来负责下,从全国各地选调的几十名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各科名老中医组成中医研究院的骨干力量。1955年12月,中医研究院成立。周恩来为中医研究院写了“发扬祖国医药遗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题词。周恩来的题词既强调了中医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继承好发展好这笔文化遗产;又突出了古为今用,与今天的实际相结合,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任务。

周恩来题词还饱含着对中医教学的希望。中医典籍浩如烟海,人类对生命的认识在不断发展。搞清楚历代中医的医道医术,结合当代世界生命科学的发展来发展中医的医道医术,需要搞好中医研究。要让中医的医道医术代代相传并不断发展,在广大人民中发挥防病治病的作用,也需要搞好中医教学。据徐运北回忆,1956年在筹建中医学院时,开始打算先办一所,周总理从全局考虑,指示在东南西北各办一所,于是决定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共办四所中医学院[21]454。北京中医学院仓促上马遇到困难,发生了要不要在北京办的讨论,周恩来帮助解决困难,决定仍在北京办。20世纪60年代三年困难之后的调整精简中,有关部门曾打算将各地中医学院大大压缩,又是在周恩来过问下作出了中医学院不动的决定,使得中医学院得以继续兴办和发展。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心下,继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所中医学院创办之后,全国大部分省份陆续创办了中医学院。

为了传承好、发展好中医,中国共产党特别重视名老中医带徒弟和医案整理工作,周恩来是突出代表。老中医杜自明为周恩来右臂骨伤出诊时,周恩来希望杜老培养更多的徒弟,也叮嘱徒弟要好好向老大夫学习。杜自明逝世,周恩来参加追悼会时对有关人员说,老中医为人民服务搞得好,以后每一个老中医要配备三个到五个徒弟,把他们的本领学下来,把经验继承下来[22]300。在周恩来和邓颖超的关怀督促下,杜自明的《正骨经验概述》于1960年出版,并由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反映杜自明正骨手法的影片,为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提供了宝贵资料[21]464。1965年组织医疗队去农村时,周恩来指出:“像蒲老,蒲辅周先生,是很有名的中医,如果到农村去,受了风寒,反而把他的服务期限缩短了。这样的医生就要留下,他们可以教学生,也可以写点东西,把丰富的经验留下来,对人类对人民都有贡献。”[8]719周恩来在病中还十分关心蒲辅周老中医医案的整理工作,亲自过问,亲自做指示,还为蒲辅周医案集题了词[22]300。

为了传承好、发展好中医,周恩来提出民间传下来的好办法,都要收集起来,加以分析,研究提高,把群众的智慧集中起来,然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3]317。他还要求中医工作者学习古人李时珍的精神,他称赞陕北神木卫生学校跑遍了各个公社、各个大队找草药的做法,说:“今天的李时珍总比明朝容易,交通发达,可以到各地去找。”[22]308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周恩来关注中医、重视中医的思想。邓小平对来访的法国医学客人说:“大概在两千五百年前,中国医学已开始发达起来,春秋时代有扁鹊,三国时代有华佗。中国传统医学是个宝库,但没有充分发掘出来,而且在科学整理方面也还做得不够,欢迎法国医学家同中国同行一道来做好这项工作。”[9]620江泽民指出:“经过广大中医药者勤奋工作,我国中医药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继续加强对中医药事业的领导。”[10]602胡锦涛指出:“要丰富和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理论和实践,推进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24]583习近平提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包括中医文化在内的。他指出:“我们要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中医药宝库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坚持古为今用,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服务于人民健康。”[25]

三、传承中医文化,保护人民身体健康

中国共产党关注中医、重视中医,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紧密相连。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16]1094-1095

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了卫生部。第一次全国卫生会议确立的卫生工作方针第一条是面向工農兵(人民群众)。周恩来主持政务会议讨论批准全国卫生会议确立的卫生工作方针时,强调中医也好,西医也好,“大家都是为人民服务”[8]693。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是为人民服务的基础内容、根本内容。人命关天,生命至上。若置人民身体健康于不顾,还谈什么为人民服务呢?周恩来指出:“人民的身体健康了,就什么财富都可以创造,这是最大的财富。”[23]305-306在1996年12月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指出:“卫生事业是造福于人民的事业。卫生工作一定要坚持群众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10]5982003年春,非典型肺炎疫情暴发后,时任总书记的胡锦涛指出:“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当前,要把防治非典工作作为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一件大事,切实抓紧抓好。”[24]222020年春节前夕,武汉暴发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一开始就鲜明提出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26]

无德不成医。毛泽东称赞历史上的中医,不仅因为他们为中华民族、为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更重要的是他们为人民防病、治病,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的崇高精神。毛泽东认为卫生部管的是全国人民的生老病死,任务很大。中医对人民健康、对为人民防病治病能发挥大作用。毛泽东说:“中医问题,关系到几亿劳动人民防治疾病的问题。”[3]205. 258

怎样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中国共产党想的和做的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重视防疫

鼠疫、霍乱、血吸虫病等疫病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地重视防疫工作。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月张家口以北地区发生肺鼠疫,毛泽东主席致电斯大林请求帮助防治,董必武副总理主持防治工作,周恩来接连主持政务院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政务会议听取防疫工作报告,部署防治措施,疫情于11月中旬停止蔓延。1952年春,应对美国发动的细菌战,周恩来直接主持防疫工作,在国际社会发声谴责,在前方部署防疫、抗疫,在东北安排戒备,产生了积极影响,打了一场取得重大成效的防疫战。

血吸虫病在南方流行已久。新中国成立初期,1000多万人患病,1亿多人口受到感染威胁。受病害影响,有的地方田园荒芜,十室九空。如江西省丰城县(今丰城市)白富乡梗头村,百年前有1000多户,到1945年只剩下2人,死去的人口中有90%的人死于血吸虫病。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一直惦记着如何解决血吸虫病的危害。1955年底,在杭州召开的中央会议上,党中央和毛泽东发出了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并决定成立中共中央防治血吸虫病领导小组,加强对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领导[27]。这年,周恩来会见印度卫生部长考尔夫人时,介绍中国的血吸虫病是危害人民健康的最大的一种病,沿长江都有。为解决这个问题,他提出卫生部应把它当作一个最主要的任务去做。他会见日本医学代表团时又谈到血吸虫病,希望能够得到日本医学界人士的帮助和指导,在中国开展一个运动,推广日本的先进方法来消灭钉螺[28]507-508. 514。1957年,周恩来署名发表了国务院《关于消灭血吸病的指示》,指出“消灭血吸虫病是我们当前一项严重的政治任务”[29]。在全国齐心协力下,防治血吸虫病取得显著成绩。1958年7月1日,毛泽东读《人民日报》知悉江西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病,欣喜地写下《七律二首·送瘟神》。第一首诗描述了昔日的惨境:“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第二首诗赞颂了消灭血吸虫的盛景:“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这两首诗反映了消灭血吸虫病后毛泽东的喜悦心情,也反映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喜悦心情。

在2003年春非典疫情与2020年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党中央发挥了坚持有力的领导作用,充分依靠和发动群众,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统筹利用各方面资源,群策群力,团结奋斗,有效抑制了疫情蔓延。

中国共产党始终认为防疫工作是长期工作,不可能一劳永逸。一方面,要预防出现新的疫病。周恩来说,人体的治疗没有完,人类总有新的病会发现,随着生活环境不断变化,将来还要发现一些病,治疗方法也要跟着发展,没有个完[23]401。另一方面,旧的疫病一时解决了,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复发,一定要戒慎恐惧地对待它。1964年天津一度发生副霍乱疫病,周恩来指出:“要加强疫源探查,挨家挨户地查,一定要落实,不要漏掉。”[8]7132018年1月,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列举了8个方面16个具体风险,其中提到“像非典那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也要时刻保持警惕,严密防范”。这是要求全党要警惕新的疫病的发生。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时,习近平指出:“要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既要高度警惕和防范自己所负责领域内的重大风险,也要密切关注全局性重大风险,第一时间提出意见和建议。”[30]这是要求全党对待疫情要慎终如始,切不可麻痹大意。

(二)重视治疗常见病

对人民身体健康影响面大的是常见病。毛泽东、周恩来都认为,高、难、深的疾病要有力量去研究,但把重点放在这上面,轻视多发病、常见病、普遍存在的病,那是轻重倒置。周恩来指出:“要把医疗重点放在治疗最广大的最普遍的劳动人民的常见病上。”对于疟疾这种常见病,周恩来说:“疟疾近年来北方一些省区发生这么多,这个病很影响劳动者的健康,要好好地抓,要在几年内把发病率降下来。”针对癌症的研究和医治,周恩来批评取消肿瘤医院的做法。他说:“癌症不是地方病,而是一种常见病,我国的医学界一定要攻克这个难关。很多事实说明,癌症早期发现了,是可以治愈的。”“对一种常见疾病放弃治疗、研究,这不符合毛主席思想,要向全國呼吁,一定要有人研究医治癌症。”“我们要集中力量研究常见病,为大多数人服务。”[8]724. 722在他的办公室里,存放着一张食道癌高发区的发病分布图。为了河南林县食道癌的调查和防治,他几次深夜会见医务人员,详细了解情况,询问林县人民的生活习惯以及河流、山脉等地理环境同发病的关系,还要看生物标本,要医生搞一个说明林县食道癌分布情况的沙盘。他在病中还嘱咐解决云南锡矿工人肺癌发病问题[31]237-238。慢性支气管炎特别是老年人的慢性支气管炎也是一种常见病。1971年1月至8月,周恩来五次接见全国防治支气管炎工作会议的代表,要求对慢性支气管炎的防治工作要抓紧抓好,要一抓到底[31]390。

毛泽东、周恩来重视治疗常见病的思想和做法,一直为后来的党中央所传承。胡锦涛在谈到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时指出,要通过各种办法,“使广大居民可以在社区享受到疾病预防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24]583

(三)重视广大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

为人民服务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不是为少数人服务。在农民占我国人口80%以上的历史条件下,关心人民身体健康,最重要的是不能忘记农民的身体健康;重视广大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最重要的是要重视乡村的医疗卫生工作。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同身边医务人员谈话时号召“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32]在这之前,周恩来说:“卫生工作要面向农村”“面向工农兵是方向问题,要克服只看到城市和少数干部的倾向。”毛泽东发出“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后,周恩来阐发道:“我国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七八,城市人口只不过占百分之十二三。如果我们的卫生工作不把重点放到农村,那怎么为劳动人民服务啊?为绝大多数劳动人民服务的口号等于没有兑现嘛。”[8]714. 717

关于广大农民医疗卫生工作的落实,周恩来提出“建立农村医疗网”,培养农村三种卫生人员。第一种是在每个生产队培养一名不脱离生产的卫生员,“使他们成为多面手,既能治一般的病,又能治妇科病,还会接生”。第二种是在生产大队和一部分公社培养能够半脱产的卫生员,“对他们的本事要求高一点,不仅能治一般的頭痛、伤风,还能治一些比较难治的病”。第三种是为公社或区里培养脱离生产的专职医生。“全国有七万多个公社,每个公社培养三至五人”。关于如何入手培养农村三种卫生人员的问题,周恩来提出:“一定要组织大中城市、工矿企业、机关、学校以及军队的医务人员,分期分批组成医疗队,到农村去,主要做两件事,一是治病,一是培养医务人员。”[8]717-719

周恩来提出培养农村三种卫生人员,是对毛泽东“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具体化。自从毛泽东号召“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周恩来提出培养农村三种卫生人员,广大农村脱产和半脱产的“赤脚医生”大量涌现。

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推动了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的发展,我国人口的城乡分布逐渐发生向城镇转移的变化。在21世纪到来之前,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虽逐步增长,但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这时,党中央仍然强调“重点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强调“只有切实搞好农村卫生工作,才能使我国卫生状况在整体上有一个大的改观”[10]600。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一步步超过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这时重视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一个重要方面是重视城市社区医疗卫生工作。2007年两会期间,胡锦涛及时提出医疗卫生工作“以农村和城市社区为重点”。一方面,要加快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部分农村缺医少药状况。”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是城市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的基础环节,也是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24]582-583

(四)提倡晚婚和计划生育

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与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20世纪60年代初,周恩来分析我国农业还没有过关,制约着人口的增长速度;他又分析一个家庭里子女过多,母亲的健康、子女的健康和子女的教育就受到影响;他还分析人的青年时期精力最旺盛,适当晚婚,能把旺盛的精力和丰富的创造力都用在发展科学技术上。有鉴于此,中国共产党实行晚婚和计划生育的政策,认为“晚婚和计划生育,是卫生保健工作中关系到全民族健康和全民族前途的问题。”[8]700-702. 703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把计划生育确立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出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及时调整了人口政策,2013年11月决定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2015年10月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四、传承中医文化,坚持预防为主的方法

“预防为主”,体现了中医“治未病”重于“治已病”和“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的中医医道传统。

(一)毛泽东、周恩来时代的“预防为主”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确立卫生工作三大原则的第二条是“预防为主”,强调做好全国的卫生工作,首先要预防疾病,其次才是治疗疾病。

周恩来担任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主任,领导爱国卫生运动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是预防疾病。20世纪50年代中期,他对来访的日本医学代表团说:“中国的卫生工作提倡预防,但方法还有待完善。”[28]51460年代中期,他提出“预防工作要早抓”[8]713。70年代初,他说:“河南有句俗话:再好的刀伤药,也不如不开口。我看还是以预防为主好。”[22]313

对于防疫工作,周恩来突出强调的是预防,要将疫病控制在暴发与蔓延之前。1952年春,就反击美国进行的细菌战一事,周恩来致信毛泽东,认为“总后卫生部所拟防疫计划大纲,‘原则可用”,并建议分为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准备和预防阶段,即在目前病菌尚未发展的情况下,中央先在中央军委机构内组织总防疫办公室,领导后方进行防疫准备和在前线采取防疫措施。”“如果美国在我公开控诉后仍继续进行细菌战,则我将立即进入全面采取紧急措施的第二阶段。”[28]2191964年,天津一度发生副霍乱疫情,1965年2月21日,周恩来指示要搞预防接种工作。他要求北京组织力量支援天津,“今年天津市要切实做到霍乱病在城市不发生,农村不流行,不传入北京。卫生部要有专人抓天津的防治工作,随时检查执行情况并向中央和国务院汇报。”[8]713

对于地方病、常见病,周恩来也要求加强预防工作。1970年11月,在南方十三省、市、区防治地方血吸虫病等取得显著成绩后,周恩来提出北方地区也要加强对普遍性和地方性疾病的防治工作。他要求“在北方十五省、市、区亦重建防治地方病领导小组,商讨、督促、交流防治北方地方病的规划和经验”。对于常见的流感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1972年9月11日,周恩来在广州军区《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报告上批示:“秋分前后,易生流感,今年旱涝交替,更增多可能。广东现已发现,如不预防,有蔓延可能。”并请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转告全军、全国和“中央首脑机关”加以注意[8]728. 729. 733。

关于预防工作,周恩来主要强调了三点:一是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卫生工作必须与群众运动结合起来。1952年12月,周恩来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指出:“如果不与群众运动结合,卫生工作‘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三大原则,就不可能很好地贯彻。”他建议卫生工作的方针增加一条,即“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28]272。20世纪70年代初,他指出:“各地讲卫生、除四害、预防疾病的运动,必须在城市依靠工厂、矿山、商店、学校、机关和街道的基层组织群众,在农村公社依靠生产队的群众,由领导人员亲自动手,广大群众轮班参加,结合本地实际,在运动中养成重视卫生、持之以恒的好习惯。”[8]728二是管理好水、粪。1965年2月,针对天津发生的副霍乱,周恩来指出:“要搞好卫生,特别要搞好水、粪的卫生。搞好粪的卫生,要与生产结合起来,首先要在疫区提倡。”“卫生运动,城市与农村的要求有所不同,要抓重点,农村要把水、粪、除四害、预防主要疾病等项工作搞好。”[8]713. 714三是开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1954年2月21日,周恩来在政务院第205次政务会议上指出:“人民体质的增强雖然不容易,但总是可以做到的。只要坚持开展体育运动,五年、十年、十五年,中国人民的体质就会大大改变。”他要求将爱国卫生运动与全民锻炼身体结合起来:“卫生部门要提倡全民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这是预防与减少疾病的重要一环。这项工作由体委主办,卫生部门要主动配合,要提倡大众化的体育锻炼和多参加集体生产劳动。”[8]738. 715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预防为主”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在阐明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指导方针时,仍将“预防为主”作为突出内容。

1996年12月,江泽民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指出:“预防为主是建国以来卫生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预防保健费用低、效果好,要坚持把预防保健摆在卫生工作的优先地位。要继续增强预防为主的意识,认真落实各项预防保健措施。”他还指出:“过去我们已经消灭的传染病和地方病,现在有的在一些地方又死灰复燃甚至蔓延起来,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危害很大的传染病。这要引起高度重视,集中力量加以预防和控制。”[10]601-602

2003年春非典疫情暴发后,胡锦涛当即在一份材料上批示:“需从疾病防治、药品保障、媒体舆论引导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防疫工作开展后,他一方面要求“有针对性做好宣传工作,使广大群众了解疾病预防知识,提高群众自我保护能力”。一方面强调“要总结已有的成功经验,配备有效防护设备,不断完善对医护人员的保护,防止医护人员受感染的情况发生。这不仅关系到医护人员自身健康和安全,也有利于防病治病工作顺利开展”。总结抗击非典疫情经验,是胡锦涛形成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原因之一。他针对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指出:“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以农村和城市社区为重点,坚持中西医并重,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监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能力。”[24]21-23. 582

2020年春节前夕,九省通衢的武汉突发新冠肺炎疫情。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党中央应对这次疫情,提出了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明确了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总目标。这个总要求和总目标都突出了一个“防”字。习近平指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重点在‘防。”[33]为什么要重视“防”?历史和现实都证明“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习近平说:“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34]在针尖大的窟窿时就防堵好了,就不会出现不可阻挡的斗大的风。怎样“防”?对疫情暴发区,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扛起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重大责任。对感染者,通过层层防控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在层层防控中要特别重视基层、重视社区。习近平指出:“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关键防线,要推动防控资源和力量下沉,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严守牢。”[35]对全国,“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全国动员、全民参与、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构筑起最严密的防控体系,凝聚起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在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势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国内个别地区聚集性疫情仍然存在的情况下,习近平提出,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慎终如始、再接再厉,持续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36]。

重视预防是中医文化也是整个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之一。中国共产党抓卫生防疫工作,传承和发展了这个传统。2020年,中国共产党在特别困难的形势下防疫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果,而科技最发达的美国疫情却迟迟得不到控制,这从一个方面证明了重视预防的战略才是成功的战略,放弃预防的战略只能是失败的战略。

五、中西医结合,创造中国新医学

1955年4月,毛泽东指出:“中国医学的经验是很丰富的,它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要有同志去整理它。”“我可以当卫生部长,也可以把这项工作做起来。不要以为我不懂医就不能做,这不是懂不懂医的问题,而是思想问题。”[3]364-365这个思想问题,与毛泽东关注中医、重视中医,重视保护和传承中医传统文化,重视医疗卫生为人民服务密切相关,还与他重视中西医结合创造中国新医学密切相关。

(一)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是毛泽东的一贯主张。在井冈山时期,他就提出“用中西两法治疗”。延安时期,他号召中西医团结。新中国成立后,他为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题词:“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工作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37]正是这次会议经毛泽东同意确定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和中西医结合的三大卫生工作方针。

1950年9月,周恩来主持政务院第49次政务会议讨论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确定的卫生工作方针,他在讲话中阐述了为什么中西医要团结、要结合的问题。周恩来认为,中西医团结的基础和目的是为人民服务,给人民治病。“中西医团结搞不好,对广大群众损失很大。我们应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在广大群众迫切需要医生和医生少,西医更少,而中医又能治好一些病并与群众有密切联系的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团结中医和改造中医。首先是团结他们,把他们的积极因素发扬起来,把消极因素去掉。”“西医的一套,也并非全部合乎中国的情况。”“西医,也有改进的地方和必要,要把科学医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8]692-693

这之后,毛泽东从中西医的互补性和创造中国新医学的需要上,阐明了中西医结合的问題。毛泽东认为中医、西医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将其结合起来可以取长补短。中医是在农业与手工业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医的金、木、水、火、土是不合理的,西医说大脑、小脑、细胞、细菌是科学的。”“西医也有不合理的部分,不合理的要批判。”他认为中医和西医可以相互促进,如研究针灸对医学理论的改革将发生极大的作用,针灸将来世界各国都要用它。他指出,创造中国的新医学,“不仅是为了中国的问题,同时是为了世界”。中医“强调人的整体性”“历史是最久的,有丰富的内容”。有中医的基础,经过中西医的结合,“我们是有条件创造自己的新医学的”[3]205-260. 365. 258-259。

如何实现中西医结合的问题,毛泽东认为中西医之间互相看不起是不好的,一定要打破宗派主义。如果西医没有宗派作风的话,对中医能治好病的效能,可以用科学方法把它整理起来。他说:“掌握中医中药,必须要有西医参加,也要吸收有经验的中医,靠单方面是不够的,单有西医没有中医不行,有中医没有西医也不行。”他倡导中医要进大医院,要进医科大学,还要出国。他既肯定中医学习一点西医是好的,又提出西医要跟中医学习,具备两套本领,以便中西医结合,有统一的中国新医学、新药学[3]206. 258-259。

这之后,中共中央领导集体都在探讨中西医结合问题。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在1957年2月指出,应该把世界上一切好的东西和中国一切好的东西结合起来,一切好的东西我们都要承认。西医是好的,中医也是我国几千年来证明是好的;但西医也有不好的,中医不好的可能更多些,因为没有经过科学整理。花几十年的工夫,整理出完整的祖国医学,这是我们的奋斗方向和目标[38]。

1965年2月21日,周恩来谈卫生工作规划时再次阐述中西医要结合的问题。他认为:“中西医都有长处,虽然学术见解不同,能治病就应发挥其作用,不要强调一律,非中不行,或非西不行。不要强迫西医学中医或中医学西医,应是自愿自觉地去学。要号召中西医团结合作,共同防病治病。”[39]

关于如何搞好中西医结合的问题,周恩来提出了三种方法:“一个医院既有中医又有西医,通过会诊,在治疗中结合,这是一种方法。”“中医学院还要办,中医学院同中医院结合起来,采取带徒弟的办法,半天学习半天工作,这是第二种方法。”“第三种是医务人员本身中西医结合,既会中医又会西医,这是最高级的。要有几个既能教中医又能教西医的人。”[8]725-726周恩来认为,“中西医不结合,我国的医学就会停顿不前”[8]726。中西医团结好、结合好,为的是创造中国新医学,而这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任务。

(二)创造中国新医学

创造中国新医学是毛泽东的伟大理想。周恩来多次提出要中西医结合,“使中西医融会贯通,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逐步实现毛主席的伟大理想”。他还对赤脚医生代表说:“要中西医结合。请你们学点中医,你们赤脚医生要成为中西医结合的新医药学派。因为中医是我们的祖先发展起来的,中医的针灸、草药到处都能用。”[22]303. 308. 313

中西医结合创造中国新医学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周恩来认为,这是由医学的复杂性决定的。他强调:“医生要最好学、最谦虚、最客观、最冷静,这才算得上是好医生;如果医生不客观、不冷静、不刻苦钻研,就学不到东西,就不能在医学上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他还指出:“人的生理有许多方面还未经探索,西医解剖学上也有它的缺陷。人这个‘工厂是最难解剖的了。所以,医生这个工程师比任何工程师都难做,他不仅管物质,还要管精神。”[23]307. 401

中西医结合创造中国新医学还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周恩来认为,这是由医道无止境决定的。1970年10月13日,他会见巴基斯坦武装部队医务总监穆罕默德·阿尤布·汗中将时就中国传统医学等问题发表了看法:“中国中医有很好的传统,但发扬中医传统仅仅是开始。要说服学西医的人把中国传统医学发扬下去很不容易,中国学西医的瞧不起中医,认为中医不科学。”[23]4011971年2月8日,他对卫生部负责人说:“中西医结合仅仅是开始,是序幕。应该谦虚、实事求是,应该更符合实际。”“医道无止境,不要自满啊!”[8]730—731

毛泽东、周恩来关于中西医结合、创造中国新医学的思想和实践,在中国医学界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重大影响。屠呦呦团队研究中医药学,发明青蒿素,在中国和世界上挽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屠呦呦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就是一个证明。

江泽民、胡锦涛担任总书记时都高度重视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1996年12月,江泽民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谈到“中西医并重,发展中医药”时指出:“党和政府历来既重视现代医药又重视我国传统医药。”他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继续加强对中医药事业的领导。要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既要认真继承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又要勇于创新,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更好地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中西医工作者要加强团结、相互学习、相互补充,促进中西医结合。”[10]602

(三)新时代的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他“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篇章。”[13]2020年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为尽快救治患者,习近平强调,要加快药物研发进程,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加快推广应用已经研发和筛选的有效药物,同时根据一线救治需要再筛选一批有效治疗药物,探索新的治疗手段,尽最大可能阻止轻症患者向重症转化[6]。我国新冠肺炎治疗过程中,轻症患者向重症转化少,中医药治疗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取得阶段性胜利时,习近平主持专家学者座谈会,研究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他指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要加强古典医籍精华的梳理和挖掘,建设一批科研支撑平台,改革完善中药审评审批机制,促进中药新药研发和产业发展。要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中医院应急和救治能力。要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国家中医疫病防治队伍。要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40]。这是自毛泽东、周恩来以来,党中央对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一次深刻而科学的总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有它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根基的,中医文化是这个深厚根基的内容之一。中醫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的珍贵品,是中国历史遗留给子孙后代的好东西,炎黄子孙切不可忽视这个珍贵品、这个好东西。历史上中国的辉煌与中医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今天和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不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也一定与中西医结合、中国新医学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参考文献]

毛泽东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3-534.

毛泽东文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2卷[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邓小平年谱(1904—1974):中[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919.

习近平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 (2020-06-20)[2021-03-23]. http://www. gov. cn/xinwen/2020-06/02/content_5516848. htm.

习近平.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J/OL]. (2020-03-15)[2021-03-20]. http://www. qstheory. cn/dukan/qs/2020—03/15/c_1125710612. htm.

沈同. 在毛主席身边的日子:一个警卫员的回忆[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39-4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周恩来文化文选[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江泽民文选: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016年2月3日,习近平在江西考察江中药谷制造基地时的讲话[EB/OL]. (2016-12-08)[2021-03-23]. http://news. cctv. com/2016/12/08/ARTIgf0ZbQQVklfPZWlGDlxM161208. shtml.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缅怀毛泽东:下[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609.

习近平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的贺信[EB/OL]. (2015-12-22)[2021-03-23]. http://www. xinhuanet. com/politics/2015—12/22/c_1117546203. htm.

罗元生. 叶剑英钟情中医药[N]. 学习时报,2020-05-08(5).

毛泽东文集:第8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53.

毛泽东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习近平. 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J]. 学习活页文选,2020(10):6.

毛泽东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4. 65.

2015年2月15日,习近平在考察西安市雁塔区电子城街道二0五所社区中医馆时说[EB/OL]. (2016-12-08)[2021-03-23]. http://news. cctv. com/2016/12/08/ARTIgf0ZbQQVklfPZWlGDlxM161208. shtml.

华钟甫,梁峻. 中国中医研究院院史(1955—1995)[M].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5:4-6.

我们的周总理[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

人民出版社资料组. 人民的好总理:下[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卷[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胡锦涛文选: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习近平出席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 (2016-12-08)[2021-03-23]. http://news. cctv. com/2016/12/08/ARTIgf0ZbQQVklfPZWlGDlxM161208. shtml.

习近平. 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J]. 学习活页文选,2020(23):4.

中共中央吸血虫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防治血吸虫病三十年[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前言.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210.

习近平. 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J]. 学习活页文选,2020(9):31-32.

人民出版社资料组. 人民的好总理:中[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5卷[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506.

习近平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的讲话[J]. 学习活页文选,2020(14):14.

习近平谈疫情防控: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J]. 学习活页文选,2020(23):14-15.

习近平. 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J]. 学习活页文选,2020(9):30.

习近平. 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 慎终如始 再接再厉[J]. 学习活页文选,2020(23):5. 1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1卷[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182-18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邓小平年谱(1904—1974):下[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134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711.

习近平主持专家学者座谈会强调 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 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李克强王沪宁出席[EB/OL]. (2021-03-20)[2020-03-20]. http://www. xinhuanet. com/2020—06/02/c_1126065865. htm.

[责任编辑 王艳芳]

猜你喜欢

中医文化传承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中医英译的误译现象探析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