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堂中一室所见追记

2021-08-20张万荣

文史月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傅作义骨灰盒公墓

张万荣

2020年12月初,为给傅作义生平展厅布展征集实物资料,我与临猗县傅作义故居管理中心的傅创杰共同赴京,分别在国家水利部、北京市档案馆、中央档案馆、全国政协文史馆、北京奋斗小学等处探寻傅作义先生的踪迹,因种种原因,所获不多。准备返回之际,在傅作义先生三子傅立夫妇的提议并陪同下,前往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墓瞻仰了傅作义先生的骨灰,终为北京之行划上一个堪以慰怀的句号,感慨颇多,因以记之。

生老病死是人生无法摆脱的自然定律。无论富有还是贫穷、显赫还是卑微,总有一天会归于沉寂,化为一坏尘土。作为生命的终点,墓地是人们不得不面对的东西,它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也是一个时代的见证者。

如果要研究7世纪的中国历史,陕西礼泉县的九蠼山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地方。同样,如果研究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中国历史,八宝山是一个难以回避的话题。

事实上,八宝山并不只有一座革命公墓,還有八宝山人民公墓。八宝山人民公墓的墓地是公开对全社会出售的,其位置就在革命公墓的西北方向约1公里处。

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墓是全国规格建制最高、声名最著、红色教育资源最为丰富的园林式公墓,长眠着众多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战功显赫的革命将领、成就卓著的科学家、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以及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卓越贡献的先烈英模、国际友人和仁人志士,有着非常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北京市政德教育基地,在传承红色基因、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北京市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

八宝山革命公墓创建于1949年11月。北平和平解放后,遵照周恩来总理建立革命烈士墓地、教育人民群众的指示,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吴晗受命建设革命公墓。北京市成立了公墓筹备组,吴晗亲自率人勘察,最终选址在八宝山的护国寺兴建公墓。1950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将八宝山的护国寺改建为公墓,定名为“北京市革命公墓”,作为革命烈士的安葬之处。公墓的主体建筑格局由建筑师林徽因设计。1970年,经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批准,北京市革命公墓更名为“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墓”。

我虽数次到过北京,但却从未来过八宝山。这里对于我来说非常神秘,毕竟这是国家已故领导人的安息之地,我担心自己这类平头百姓会被拒之门外。可傅立先生说,只要不是清明或有特殊活动,都可以自由进出八宝山,无需门票也不需要出示证件。傅立夫人鞠女士补充道,我们要去的骨灰堂则必须是亲属持骨灰存放证方可入内的。

从傅立夫妇居住地出发,大约40分钟车程,我们一行4人来到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宝山东部、长安街延长线北的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墓。公墓大门坐北朝南,面临石景山路,门口有两尊石狮、四株古柏。在公墓大门口,经与保安人员沟通,我们乘坐的滴滴出租车就径直开到了革命公墓骨灰堂门前。

八宝山革命公墓主要分为墓区和骨灰堂两部分。大门内有甬道,正对革命公墓骨灰堂大门。下车后,傅立夫妇与傅创杰一起到南侧的商店购置了鲜花,并在骨灰堂大门东侧接待处出示“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瞻仰证”,办理了登记手续。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我们进入骨灰堂。

革命公墓骨灰堂位于八宝山革命公墓中央,建于1958年。骨灰堂大门开在西路最南端,位于整个骨灰堂的西南角,大门上有“革命公墓骨灰堂”的匾额。骨灰堂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共有骨灰室11个,每个骨灰室都是一座独立的仿古式建筑,传统的屋檐门窗雕刻给骨灰堂增添了许多古香古色的感觉。骨灰堂平面对称,东、西各有一个院落,中间是中一室所在院落。“(骨灰)进入室内的,至少是大军区副职以上的或副部级以上的干部。”工作人员说。

中一室(又称“骨灰安放一室”或“瞻仰厅”),在整个骨灰堂的正中最北端,位于原护国寺第一进、第二进正殿旧址上。中一室大门是一对大红色的漆门,如果没有家属祭扫,它会一直都处于锁闭状态。骨灰堂工作人员轻轻地打开大门,我们相随缓步进入室内。

中一室面积大约四五十平方米,室内安静恬淡、光线柔和,没有奢华的装饰,但却充满庄重肃穆气氛。中一室内正中设有供祭祀用的圆形祭案,直径一米有余。傅立夫妇将在家里准备好的水果、糕点等依次摆放其上。据傅立夫人鞠女士讲,此前,他们来这儿祭祀,是可以将骨灰盒从陈列台上搬到中间的祭案上来,进行擦拭和祭拜的。但从今年起,根据公墓管理处的规定,禁止亲属挪动骨灰盒。

中一室正中安放的为朱德的骨灰盒(101号),左侧安放的是其夫人康克清的骨灰盒。中一室内还有陈毅、林伯渠、董必武、陶铸、彭德怀(102号,已迁出)、廖承志、李富春、许光达、陈赓、徐海东、李宗仁、张治中、傅作义、陈明仁等人的骨灰。他们都是为国家做出特殊贡献的人物,能够安放于此,足以证明哀荣极盛。

中一室的骨灰陈列,又分为正面和侧面。正面安放的是中央领导同志的骨灰,侧面则安放其他领导同志的骨灰。傅作义将军的骨灰即安放于中一室东侧东北角位置,侧向摆放在台上。

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堂中一室的骨灰摆放完全按照生前级别而定。朱德及夫人康克清的骨灰同在中一室之内,但很多革命家、领导人和他们的妻子因级别关系不能合葬,例如陈毅的夫人张茜因级别不够就不能和陈毅共同进入中一室。同样,傅作义夫人刘芸生2016年去世后,因级别不够无法进入八宝山革命公墓,其骨灰被安放在了北京万安公墓。

傅作义(1895年6月27日-1974年4月19日),字宜生,山西省临猗县孙吉镇安昌村人,中国现代军事家、国民革命军将领、抗日名將。1949年1月,他率部起义,促成北平和平解放,使古老的文化古都北平及其全部珍贵历史建筑完好地得到保存,200万北平市民的生命和财产免遭兵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水利部、水利电力部部长,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74年4月1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9岁。23日,傅作义先生追悼会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追悼会,叶剑英致悼词,高度赞扬傅作义对抗日战争,北平、绥远的和平解放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以及他为台湾早日回归祖国怀抱所贡献的力量。之后,傅作义先生的骨灰盒被安放于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堂中一室。

傅作义先生的骨灰盒形体方正,金丝楠木制成,正中嵌有遗照,上镌刻名讳,下标注生卒年,无生平简介。

由于禁止进入陈列区和挪动骨灰盒,傅立夫妇把鲜花摆放于傅作义骨灰盒近旁的台案上,然后我们一行四人向傅先生行了三鞠躬礼。此时,中一室除我们之外,现场只有一名工作人员。鞠女士心有不甘,遂向这名30余岁的男性工作人员申明,这是来自千里之外傅作义家乡的亲友,能否破例让拍照留念。原则上,骨灰堂内是不让拍照的。工作人员稍作停顿,最终点头同意。于是,傅创杰赶忙趋至台前,将傅作义先生的骨灰盒挪正,并把傅立夫妇准备的鲜花摆在旁边,进行了拍照。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到傅作义先生,一行人的心愿终于达成。

趁此时机,我由西向东将摆放在陈列台上的骨灰盒大体瞻仰了一番:在三列有序摆放的骨灰盒中间,和许多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一一相遇,这些名字连起来就是一部共和国的历史。无数的故事都珍藏在了这一方方的木匣之中。每个逝者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仿佛一部部“大写之书”,令人仰至,等待着后人去探究、去凭吊、去怀念……诗人臧克家曾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些曾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建设奉献自己一生的人,必将永远留在人民心中。

中一室虽称为瞻仰室,但这里并不对外开放,仅接待家属,他们凭骨灰存放证到这里祭奠亲人。管理人员说,不对外开放的原因,一是为了确保骨灰安全,再者长期接触室外空气,对骨灰保存不利。据介绍,“在这里安放的骨灰是只出不进,与他们同一时代并有资格进入这里的人,几乎已经没有了。”工作人员会每周前来打扫一次,对摆放的骨灰盒(多为金丝楠木,也有玉石制成的)进行擦拭。在擦拭的过程中,需要特别小心,为了保持金丝楠木的原样,工作人员每次前来擦拭时,都会调试好擦拭白毛巾的湿度,“不能太湿,也不能太干,手感是有一点潮乎乎的”。

待把祭案上的东西收拾完,并将傅作义先生的骨灰盒按原样重新摆放好之后,我们便要离开了。工作人员仍然轻轻地将红漆大门闭合锁好,随我们一起步下台阶。走在甬道上,我不禁回过头去,再次凝望中一室。

由于行程关系,我们无法再去八宝山革命公墓其他地方探访,带着些许遗憾走出了公墓大门。

作为我国声名最著、规格建制最高的国家级公墓,八宝山革命公墓因为与历史政治人物的紧密关联,使其饱含神秘与庄重,成为各类人物人生终点荣誉的象征。有学者指出:八宝山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缩影”。

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高级将领的后人陆续将逝者骨灰从八宝山迁回故乡,有的是满足逝者遗愿,有的是受到家乡政府的邀请,更多的是出于叶落归根的传统考量。以中一室为例,1999年,彭德怀的骨灰迁回湘潭老家;2009年,贺龙的骨灰回到家乡张家界的贺龙公园;2011年,陈赓的骨灰迁至湖南湘乡的故居中安放;2013年,中共“五老”之一林伯渠的骨灰也从八宝山迁出,回到湖南临澧老家。

据介绍,八宝山革命公墓直接对口的单位是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涉及高级领导人的建墓、迁建或一些重要变动,都需要中央组织部的批复。原本临猗县傅作义故居管理中心有将傅作义先生部分骨灰迁葬故里安葬的设想,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也未能办成。

但不管怎样,傅作义,这个镌刻于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光辉名字,都永远会在家乡民众中心念口传。

猜你喜欢

傅作义骨灰盒公墓
神秘的恐龙公墓
傅庆泰教子
军功章
可携带骨灰盒风靡日本
美国公墓像历史博物馆
神秘的恐龙公墓
傅作义一生最敬重的人
唐代郝公墓志铭考
失踪的骨灰盒
骨灰盒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