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次见到毛主席的农业战线女领路人朱文华

2021-08-20梁俊生郭润生

文史月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文华社员农业

梁俊生 郭润生

在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棋子山下,有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农业战线的女领路人朱文华。她曾经是著名的全国劳动模范,第三届、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先后六次见到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

朱文华的孙子白勇平保存的一幅老照片,是1978年中国妇女第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山西代表的合影。前排一共5人,从左至右分别是:朱文华、郭兰英、郭凤莲、牛桂英、申纪兰。当年这些能够并列在一起的人,想必一定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朱文华识字不多,却充满智慧;身材不高,却有大将风度。她与西沟村李顺达、申纪兰同时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是社会主义农业生产合作化时期的先进典型和卓越的妇女代表。

朱文华祖籍五台县东冶镇望井岗村。1919年,因天旱粮食无收,其父朱崇周携妻及幼子于秋后逃荒来到阳曲县棋子山脚下的上庄村落脚,靠给大户人家当长工为生。1920年2月9日,朱文华降生,排行第二,她之后又有了弟妹。

1948年11月上庄村解放。朱文华第一个报名参加工作队在村里办起的农民夜校。她白天干活,晚上到民校跟着老师识字,学文化,听政治课,明白了“土改”是给穷人分土地过上好日子,思想政治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

1949年初,29岁的朱文华被选为上庄村妇女队长。在解放太原战役中,她发动全村妇女给参战部队做军鞋、搓绳子,并与男人们一起上前线送粮草、抬担架,被县支前指挥部评为支前模范。

这年春季,上庄村完成“土改”。朱文华在“土改”中工作积极,表现突出,被党组织列为重点培养对象。同年5月,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朱文华思忖:“土改”后,农民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但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经营模式,农具还是原来的,耕种还是靠人力和畜力,有不少人家缺农具、劳力,甚至没有种子、肥料。只有组织起来,变工互助,把生产资料集中起来,才能多打粮食。

在朱文华的带动下,上庄村89户人家有82户组织起了26个变工组。变工组实行人力、畜力互补互助,集中耕种,计划种植,定出粮食增收措施。经过联劳细作,秋后统计,朱文华的变工组粮食平均亩产190斤,其他变工组也都体现出了组织起来的优越性,粮食增产。朱文华荣获山西省一等劳模,参加了全省工农业劳动模范大会。

1951年初,朱文华参加山西省劳模大会时,认识了平顺县西沟村李顺达、川底村郭玉恩两位劳模,向他们详细了解各自把临时变工组转为长期互助组的做法。回到村里,她在党支部全体党员大会上提出把临时变工组转为长期互助组,得到了全体党员的赞成和支持。会后,朱文华首先把自己领导的变工组转为常年互助组,又向其他25个变工组征求意见,各变工组都同意与朱文华一起转为常年互助组。

这一年,朱文华组织全村互助组做了三件大事:广开肥源,科学种田;推广新式步犁;发动群众搞副业。当年,上庄村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村粮食平均亩产达到120斤,有的人家还盖了新房,养了猪羊,添了农具,村民还集股成立了信用社和供销社。

农业合作化是“土改”之后又一場深刻的农业生产变革。1952年初,朱文华在参加忻县地区行署(今称忻州市,当时阳曲县隶属于忻县地区行署)劳模大会上,见到了全国劳模、兴县白家沟村党支部书记贾宝执,从向他的虚心讨教中获得了白家沟村办起初级农业合作社的“真经”。

朱文华组建阳曲县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因为是在1952年3月,她就以年份给初级社起名“五二社”,大家推选她为社长。“五二社”成立后,朱文华主持制定了《上庄村“五二”农业生产合作社章程》。之后,她带领群众改良农具、改种作物、增施肥料、精耕细作、增加水地,实行科学种田,为阳曲县乃至全省发展农业生产积累了宝贵经验。

同一年,朱文华提出上庄村“应战西沟李顺达,挑战全省农业社”的口号,向全省农业社、互助组、单干户发出平均每亩增产三成原粮的挑战书。当年上庄村粮食产量17.99万斤,比上年增产39.85%,超额完成了增产三成的奋斗目标。“五二社”被评为全省一等丰产模范农业生产合作社,上庄村被评为全省一等丰产模范村,朱文华被评为山西省和全国农业劳动模范。

这一年的10月1日,北京举行国庆游行。朱文华与山西同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的李顺达、申纪兰、贾宝执等全国各界劳模人士,一起受邀登上天安门国庆观礼台,幸福地见到了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

1952年12月17日至25日,山西省丰产劳模大会在太原召开,朱文华出席了这次大会,并与李顺达、吴春安、曲耀离三位劳模一起被推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

大会主席团19名成员中,只有省妇联主任黎颖和朱文华是女性,自然引起了代表们的注意。当一身典型的农村妇女打扮、齐耳短发、神采飞扬的朱文华走上主席台时,几千名代表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次会议后,朱文华和她领导的“五二社”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出了名。《山西日报》为此登载了专题报道,《人民日报》还就朱文华“五二社”取得的成就发表了专题评论。接着,便有西南大行政村的农民参观团来上庄村参观,山西农学院的學生来上庄村学习,还有位苏联专家伊凡诺夫来上庄村考察……

时间到了1955年秋,一个由初级社转高级社的农业合作化群众运动高潮在全国广大农村迅速掀起。朱文华有了创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想法,经层层上报研究讨论并同意上庄村“五二社”作为试点,创办全县第一个高级农业社。

1956年1月18日,上庄村“五二”初级社正式转入高级社,自愿人社的社员们把自己的土地无偿交给了高级社集体所有。转社后的头一年,粮食生产就获得大丰收,还先后建起羊场、兔场、鸡场、蜂场、猪场、砖厂、马车队,社员收入明显增加。

20世纪60年代初,自然灾害遍及全国,闹起饥荒,史称“三年困难时期”。1960年开春后,阳曲县境内连着128天没有下过一滴雨,天干地旱。到了农历七月初二,终于盼来了一场雨,已由高级社改称“北留管理区”(黄寨红星人民公社管辖)担任管理区主任的朱文华,带领各生产队社员抢种秋菜880亩,秋季收获秋菜607i斤。这一年粮食虽然减产,但秋菜丰收,储备粮食有余,管理区内3249口人没有闹粮荒,平稳度过了灾年。

1961年6月,党中央发布《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后,北留管理区改称“北留大队”,朱文华担任大队党总支书记。她率先取消村办公共食堂,将储备粮分给社员,还给社员分自留地,允许社员发展家庭副业,开荒种地,进行生产自救。

在抓好农业生产中,朱文华继续落实和完善高级社时期“三包一奖四固定”劳动定额管理制度,全大队形成了爱劳动、爱土地、爱农具、爱牲畜,争做生产标兵、争当“五好”社员的良好风气。这一年,北留大队实行“四固定”“四道档”的做法,受到山西省委的通报表扬,《山西日报》也以《“四固定”促进了“四爱护”》为题报道了他们的经验。

1961年是第二个旱灾年。北留大队社员努力抗旱保苗,粮食总产量248万斤,比高级社时增产8%。卖余粮71.4万斤,集体储备粮6.22万斤,人均分配口粮284斤,社员人均收入达到113元。在连续受灾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收获,出乎人们的意料。

1962年,旱灾再次肆虐。朱文华及时组织社员群众抢种保苗,挑水抗旱。对夏季连续下雨导致严重的涝灾,采取修水库拦洪、挖河渠排洪水等措施积极开展生产自救。这一年,北留大队产粮272万斤,卖余粮140万斤,集体储备粮9万斤,人均分配口粮270斤,社员人均收入达到125元。

集体经济壮大了,大队买回两辆解放牌汽车、八辆胶轮大车和一台拖拉机,还办起了粉坊、酒坊、豆腐坊、猪场、砖厂,增加了电碾、电磨、铁木作坊等。村村通了电,户户安上了电灯,大部分人家有了存款。

作为北留大队的领路人,朱文华在1956年秋天和1957年春季带领群众大规模植树造林,在棋子山的山顶、坡梁、沟里种植林木树和花果树1.7万多亩。随后,又组织建成“迎春水库”和“北留水库”,配套建起高灌站,使棋子山周边的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朱文华提出“先治坡,后治窝”,她和队干部们研究制定开展农田基本建设的实施方案和措施,带领着社员摆开战场,总投工4.03万个,动土石方6.2万余立方米,平整治理土地4800亩,为实现粮食稳产丰产做足了“修地营生”。

1959年春,朱文华又把修路大会战列为重点工程,带头参加劳动,督促修路进度,检查工程质量。到第二年初秋,新修成北留村通往黄东公路的主干线大道,拓宽和改造15个自然村的羊肠道和马车道,开通枣树湾连接黄东公路的道路,打通村与村之间的断头路,终于使封闭的村落与村落、大山与平川、乡村与城镇连接起来。

朱文华在“文革”中的1966年10月至1972年5月受到造反派诬陷迫害并被“夺权”。1972年6月被“解放”后,她先后担任过黄寨人民公社副主任兼北留大队党总支书记,阳曲县委常委、县革委会副主任,县委副书记、县革委会主任,县委第一副书记兼太原市农委委员,太原市农委副主任兼县委常委等职务。

朱文华是个敢想敢干的人。她主政全县工作或分管农业工作期间,针对本地农业基础薄弱、十年九旱的实际,为解决干旱和水源不足的困扰,组织群众在全县大力开展植树造林以涵养水分;以总指挥身份领导全县人民大规模开展以山、水、田、林、路全配套为内容的农田基本建设;根据本县土壤特点力主实施10万亩葵花油料种植计划,成效斐然。

1982年12月2日,时任太原市农委副主任兼阳曲县委常委的朱文华,乘车去省城太原向副市长曹效禹汇报工作,返回途中突发脑溢血,人医院抢救和治疗。13天后的12月15日,朱文华突发剧咳致脑血管破裂二次出血,抢救终告无效而离世,终年62岁。

朱文华遗体告别仪式结束后,太原市委在双塔烈士陵园为她举行了追悼大会。在吊唁大厅里,朱文华的巨幅遗像摆放在主席台中央,上方悬挂着“朱文华同志追悼会”的黑底白字横幅,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共山西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及省、市、县相关单位和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都敬献了花圈。追悼会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焦国鼐主持,中共太原市委书记李修仁致悼词。

斯人已逝,风范犹存。朱文华一生为党,一生为民,一生为工作,一生廉洁奉公,一生没有非议,一生没脱离过劳动,以她实干苦干拼命干的生命之躯在阳曲大地上筑起了一座无私奉献的丰碑。

朱文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扎根土地、保持本色、立党为公、造福为民、敢为人先、创新创造”的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激励着后人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时代辉煌的历史新篇章。

猜你喜欢

文华社员农业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让文学激扬青春
张文华
人民公社女社员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农业科学
同劳动 心连心
中大“新青社”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