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辊式银杏叶采摘机设计
2021-08-20王中流张善文
王中流,张善文
(扬州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 )
0 引言
银杏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对许多疾病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银杏叶收获可为医药企业生产银杏制剂提供重要原料[1]。目前,银杏叶采摘方式仍然是以人工采摘为主,采摘效率低,劳动强度大[2]。虽然市场上出现了部分银杏叶采摘机械,但大多是单株采摘,采摘效率仍然较低[3-5],成本也较高,低效的银杏叶采摘模式严重制约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提高银杏叶采摘效率,本文设计了一种对辊式银杏叶采摘机,并对其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
1 对辊式银杏叶采摘机结构设计
对辊式银杏叶采摘机主要由行走机构、采摘执行机构和收集装置三大部分组成,其整体结构见图1。
1-行走机构;2-采摘执行机构;3-收集装置
1.1 行走机构设计
行走机构包括皮带传动结构1、履带轮结构2、第一电机3、底板4、支撑架5、控制箱6、顶板7、微调螺杆8和螺母9,如图2所示。皮带传动结构1的一端与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连接,皮带传动结构1的另外一端与履带轮结构2的输入轴连接,第一电机3固定设置在底板4上,支撑架5的底端与底板4固定连接,支撑架5另一端与顶板7固定连接,控制箱6固定设置在顶板7上,微调螺杆8固定设置在顶板7下方,螺母9与微调螺杆8通过螺纹连接。
1-皮带传动结构;2-履带轮结构;3-第一电机;4-底板;5-支撑架;6-控制箱;7-顶板;8-微调螺杆;9-螺母
1.2 采摘执行机构设计
采摘执行机构由桁架1、桁架连接梁2、竖直架3、第二电机4、电机座5、联轴器6、轴承7、轴承座8、电机支撑架9、旋转滚筒10、落叶箱11和采摘圆棒12构成,其结构如图3所示。旋转滚筒10和采摘圆棒12共同构成了旋转采摘手结构,采摘圆棒12呈阵列式分布固定设置在旋转滚筒10上,桁架1与桁架连接梁2固定连接,竖直架3固定安装于桁架连接梁2下方,轴承7安装在旋转滚筒10的阶梯轴上,轴承7安装在轴承座8中,轴承座8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竖直架3外侧,第二电机4固定设置在电机座5上,电机支撑架9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电机座5下方,同时与竖直架3固定连接,旋转滚筒10通过联轴器6与第二电机4的输出轴转动连接,落叶箱1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竖直架3内侧。
1.3 收集装置设计
收集装置由出风口1、风扇2、防护网3、第三电机4、收集箱盖5、收集箱6、落叶筛7和吸叶管8构成,如图4所示。收集箱盖5中部开有通孔,第三电机4固定设置在收集箱盖5上方,第三电机4的输出轴穿过通孔与风扇2转动连接,防护网3固定设置于收集箱盖5内侧,风扇2放置于防护网3内部,落叶筛7固定安装在收集箱6内部,吸叶管8一端固定设置在收集箱6的上部、另一端固定设置在采摘执行机构的落叶箱11底部,收集箱盖5设置有出风口1。
1-桁架;2-桁架连接梁;3-竖直架;4-第二电机;5-电机座;6-联轴器;7-轴承;8-轴承座;9-电机支撑架;10-旋转滚筒;11-落叶箱;12-采摘圆棒
2 对辊式银杏叶采摘机工作过程
对辊式银杏叶采摘机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图1中的行走机构1搭载采摘执行机构2和收集装置3实现行走功能;图3中的采摘执行机构左右两侧承对称式分布,结构组成相同,中间留有银杏树通道,银杏树进入采摘通道,采摘圆棒12随旋转滚筒10旋转工作,使银杏叶在旋转惯性力的作用下从树干上脱落,可以完成银杏叶一次性采摘工作,微调螺杆可调节采摘执行机构到地面距离,满足不同树龄的银杏叶采摘工作,银杏树通道两侧各有一对旋转滚筒10,通道两侧的旋转滚筒上的采摘圆棒12呈交错分布,扩大与银杏叶的接触,采净率高,左侧旋转滚筒10均为顺时针转动,右侧旋转滚筒均为逆时针转动,有利于将银杏叶向下打落进落叶箱;在图4中,第三电机4工作,在第三电机4作用下银杏叶会通过吸叶管8被抽送至收集箱6中,至此完成银杏叶的采摘与收集工作。
1-出风口;2-风扇;3-防护网;4-第三电机;5-收集箱盖;6-收集箱;7-落叶筛;8-吸叶管
3 结束语
为了提高矮化银杏叶采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人工劳动成本,设计了一种对辊式银杏叶采摘机,并对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做了介绍。对辊式银杏叶采摘机主要由行走机构、采摘执行机构和收集装置组成,整体结构紧凑、操作性强、工作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