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课程的知识图谱分析
2021-08-20王丹丹王红伟
王丹丹 王红伟
(1.赤峰学院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管理处,内蒙古 赤峰 024000;2.成都中医药大学 医院管理处,四川 成都611137)
地方高校行政管辖归属权在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级政府,其招录的学生主要集中于所属行政辖区。相较于部属高校,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是立足于学校所在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和行业需求等,培养符合地方发展的人才[1]。地方高校在观念认识和人才体系建构等方面有很大改进,但在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2]。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优势特色课程建设是地方高校发展的重点[3]。地方高校课程体系整体已较为全面,各高校课程开设类别众多,但也存在部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定位模糊、课程设置思路不清晰及地方服务意识不明确等现象,使人才培养的质量下降[4][5][6][7][8]。本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学以CNKI收录的2001—2020年核心( 北大核心+CSSCI+CSCD)来源期刊为样本,借助 CiteSpace 可视化软件,系统回顾总结既往地方高校课程建设的研究成果,分析并预测地方高校课程建设的研究热点与演进趋势,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一、研究工具和数据来源
(一)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采用的CiteSpace软件是陈超美教授开发的一款基于JAVA语言下的可视化软件,分析并识别目标文献中的潜在内容和发展动态并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它依托数据、计量学,不仅能提供引文的挖掘,还兼有如作者、机构等相关单元的共现分析,是一款极具特色和影响力的数据分析软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学科[9][10]。本研究以文献计量学为视角,并借助CiteSpace分析地方高校课程研究领域的概况和动态。
(二)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检索的数据文献来源于中国知网资源总库(以下简称CNKI)。检索时设置期刊来源类别中勾选核心期刊、CSSCI 及 CSCD。首先,检索主题为“地方高校”并含 “课程”,时间设置为2001—2020年。在对检索文献数据进行细致的人工筛选后,得到704篇有效数据,以Refworks格式导出后用Download命名。其次,对文献题录的格式完成转换以符合CiteSpace的要求。进而进行节点分型,依次选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等分析,完成关键词的聚类分析并对聚类标签归纳,总结出地方高校课程的主要研究内容。
二、地方高校课程研究的文献分析
(一)发文量年度统计
对研究领域文献年度发文量统计,可梳理该领域被关注程度的变化情况。为了解地方高校课程研究的规律,对704篇文献完成了统计(图1)。由图1可看出,2001—2006年该领域核心文献数量较少;2007年以后,研究文献的总体数量有浮动、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15年的发文量为80篇,是2001年(1篇)的80倍。
图1 2001—2020年地方高校课程研究文献量时间分布
(二)重要期刊分布
某研究领域发文量的空间分布情况可以论文的期刊分布来体现。经统计,筛选的704篇文献分布在多种刊物。依据期刊载文的数量降序分布排列,能得到重要期刊统计情况(表1)。由表1可得排在首位的是《实验技术与管理》;其后依次为《中国高教研究》《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等,发文量分别为15篇、12篇、6篇、6篇、6篇等。由表1的统计看,期刊的分布较集中,发文多集中在高教研究方面的期刊。
表1 2001—2020年地方高校课程研究核心期刊统计
三、地方高校课程的研究热点与演化路径
文献的主题可通过关键词来高度概括,研究领域的热点和相互联系可借助关键词的频次和突现性等数值展现。本研究以关键词共现和突现分析来提取研究领域的热点。首先分析各图谱的主要内容和变化过程,进而通过分析关键词聚类的时间图谱并综合地方高校课程的研究近20年的演变,再依据研究热点变化预测未来的研究趋势。
(一)关键词共现
通过关键词共现(如图2)所示,共得到544个网络节点(N)、811条连线(E)、网络密度(Density)为0.0055。节点字号的大小可代表关键词的频次,可看出该领域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培养模式等频次出现较高,是地方高校课程的研究热点。由图2看出,孤立节点相对较少,表明关键词间的联系性较强。关键词的丰富性同时也表明了该领域研究的活力性,研究的内容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可以说,地方高校课程的研究长期被关注的是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等内容。同时事件教学、课程体系、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等相关问题也持续被关注。
图2 2001—2020年地方高校课程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
(二)关键词突现
某段时间内对突现文献的分析和施引文献的综合考量可被认定为研究前沿。也即可通过关键词突现来分析研究领域内一定时期的热点问题。如图3所示近20年地方高校课程的研究中的突现词有:双语教学、大学生、实践能力、应用型人才、转型发展、人才培养、MOOC、实践教学、新工科。从突现词出现的时间节点可看出,地方高校课程的研究有明显的政策导向性。由图3可以看出,2010年之前地方高校课程的研究仅在双语教学、大学生等方面有所涉猎,2010年之后实践能力、应用型人才、转型发展、MOOC等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特别是应用型人才在2012—2016年是地方高校课程研究的热点,其突现强度持续时间较长,2016年以后实践教学、新工科研究增多,且关注热度一直持续至今。
图3 2001—2020年地方高校课程研究关键词突现图谱
(三)研究主题
为更好地掌握地方高校课程的研究主题,借助Citespace进行关键词聚类,聚类名称以该类别中聚类值最大的命名。在关键词基础研究、阶段性前沿研究分析基础上,聚类时区分布,绘制出近20年地方高校课程的研究时间线图谱(图略),并形成近20年地方高校课程研究的关键词聚类内容与特点分析(表2)。在征询相关专家意见后,将近20年地方高校课程的研究归为2个主要方向,分别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和地方高校教学改革的研究。
表2 2001—2020年地方高校课程研究关键词聚类内容与特点分析
以围绕“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为主的研究包含聚类#1、#2、#4、#5、#9。涉及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模式、学科专业结构等内容。2017年,教育部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中以人才培养定位为基础,建立高等教育分类体系,我国高等教育总体上可以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三大类型。地方高校培养的重心为从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职业技能型人才。对于大学生而言,高校是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习如何生活的场所。他们对课程的印象在期末考试后逐渐同化或消失。地方高校的本质可体现为培养学生的基本观念和能力,以塑造他们独特的人格,能够不断地变换自己,适应社会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在现实的就业招聘中,企事业单位更多寻求的是非常特定的技能,学生对来自就业市场的信号非常敏感。因此实际的困境是,地方高校在培养人才时处于两种对立的压力中,既要面对迎合学生实际的目标,又要反映雇主的需求。实际上,地方高校的知识和课程体系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征,有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当调整的必要,但也绝不是随意或时时调整。
以围绕“地方高校教学改革”为主的研究包含聚类#0、#3、#6、#7、#8。涉及教学模式 、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精神和实验教学改革等内容。地方高校不能简单地依照培养以基础科学研究为目标的思路和方法培养人才,在进行教学改革时,应充分考虑不同行业部门对人才的需求,以满足地方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要。教学改革需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培养模式等多方面体现差异性。可通过构建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细化培养标准,强化能力培养,完善教学内容和方式、加强复合型、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强化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师生科技孵化和创新创业提供服务以推动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结合,开发校本创业教材和案例。促进课程的内容和岗位需求对接,教材建设遵循“编”“选”并重的原则,可与业界联合编写系统的实践教材。地方高校课程建设更多地关注理论知识的教学,对实践、实训课程的重视不够。如精品课、公开课等课程的重心主要展现在理论环节。建议地方高校在教学改革中,强化实践和实训类的课程建设,优化实践、实训课程的质量,联合实践基地整合校企优势建设实践实训示范课。
四、结语
地方高校与部属高校相比,因其覆盖范围广,招生绝对数量有优势。地方高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但在社会认同度、办学经费资源、办学自主权等方面存在重大差异。地方高校办学定位以调节区域的教育结构及地方的经济需求为己任,课程建设是其有序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立校之本,地方高校大多属于教学型或教学研究型的学校。课程建设是逐步完善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也是地方高校改革的重要举措,要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建构适合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切实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近些年地方高校在课程改革、教学投入和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等方面有显著提升。本文客观地梳理了地方高校课程的研究现状、热点并预测未来研究的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本研究也只关注了CNKI收录的部分核心文献,一定程度缩小了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在未来的研究中将拓宽数据源,以期为地方高校课程研究提供长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