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运动促进农民体质健康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研究

2021-08-20李军邹吉玲王国杰章碧玉

冰雪运动 2021年6期
关键词:体质健康农民

李军 邹吉玲 王国杰 章碧玉

摘要:研究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群体体质健康促进的问题,对助力增强农民体质、节约国家高额医疗支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等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实施科学运动仍旧面临农村体育组织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有待健全,体育专项资金短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薄弱,体育管理和指导人员数量匮乏、农民缺乏科学健身指导,农民健身意识薄弱、运动人口数量较少等现实困境。提出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助力,乡村协同,家庭支持,农民践行“五位一体”的靶向型多元科学健身支撑体系,保障运动增强农民体质健康的精准高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关键词:科学运动;农民;体质健康;路径

中图分类号:G80-0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488(2021)06-0085-07

Research on the Realistic Dilemma and Breakthrough Path of Scientific Movement Promoting Farmers' Physical Health

LI Jun,ZOU Ji-ling,WANG Guo-jie2,ZHANG Bi-yu'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Xuzhou 221116,China;2.Nanji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Nanjing 210014 China; 3. Beijing Univer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expert intervview,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ilemma and breakthrough path of farmers' scientific movement under the strategy of Rutal Revitalization. It is found that scientific movement has significant effects on enhancing farmers' physical health, staving national high medical expenditure and promoting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Howyev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cientific sports in rural areas still faces some practical difficulties,such as the need to improve the rural sports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the shortage of special sports funds, the weak construction of sports venues and facilities, the lack of sports management and guidance personnel, the lack of scientific fitness guidance for farmers, the weak awareness of farmers' fitness and the small number of sports population. It is suggested to construct "five in one" such as "govermment leading-leading farmers to carry out scientific movement,social assistance- supporting farmers to carry out scientific movement, rural coordination-assisting farmers to implement scientific movement, family support-ensuring farmers to carry out scientific movement, farmers' practice -actively participating in scientific movement" The targeted diversified support system of scientific movement to promote farmers' health is the path of accurate breakthrough. Guarantee the movement, enhance the physical health of farmers, be accurate and efficient, and help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 science movement; farmer; Physical health

2017年,習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18年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1],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改革成果惠及广大农民。没有农民的健康,就没有乡村全面振兴,而健康的体魄离不开科学运动。要实现农民体质健康,就要发挥运动促进健康的独特优势,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实施运动促进健康科技行动计划,推广“运动是良医”理念。为了促进全民健身,实现全民健康,国务院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先后发布《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2]《“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3]等一系列政策促进国民体质健康。

开展农民科学运动的突破路径研究,这既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也是新时期开展农村体育工作的必然要求。根据研究需要,2020年11月至2021年2月,深度访谈了农村体育发展和科学健身指导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切实掌握农民群体科学运动的政策背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规划等,结合文献资料[3-12],剖析农民群体科学运动的意义、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科学运动促进农民健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把握建设过程中关键问题和瓶颈问题,还要抓住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机遇[13],在乡村振兴的全民健身公共体系中找到契合农村特点的科学运动多元支撑体系,以此作为突破路径。

1科学运动促进农民体质健康研究的重大意义

1.1促进农民体质健康效果显著

《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指出,“全民健身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开启幸福生活的基础保障”。国务院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强调通过制定并实施运动促进健康科技行动计划,提高全民健身方法和手段等举措增强国民体质。在2016年8月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14]。并倡导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发挥运动促进健康的独特优势,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这些重要方针政策的出台,表明国家通过运动增强国民体质的决心和迫切态度,证明通过运动改善农民的体质问题十分有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将改革成果惠及广大农民。没有农民健康就没有农村小康,把农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是实现农民健康、乡村振兴的强国之路。但我国农村人口众多且老龄化现象严重,农民体质健康水平较差,成为国民体质健康的短板,影响《“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顺利实施,因而加强农民体质健康促进研究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15],个人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占到60%。因而通过科学运动、合理膳食等健康生活方式知识的普及,对改善农民的體质问题十分有效。尤其是通过科学运动增强农民体质健康,更具有经济有效、绿色健康、操作性强、应用价值高等特点,是增强农民体质、延长农民健康寿命最经济有效的方式。因此,通过科学运动和农民健身增强农民体质健康确实经济有效、效果显著。

1.2有效节约国家高额医疗支出

农民体质健康水平令人堪忧,《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表明[16],全国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等级以上的城镇人群百分比为91.1%,乡村为87.2%。可见,农民的体质达标率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体质差异较大。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较高,慢性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而慢性病频发消耗国家巨额医疗费用。如今,农村地区医院的扩张速度远远赶不上病人的增长速度,尤其乡镇医院的数量、规模、医疗设施和卫生条件等更是亟待提高。政府虽然将巨额资金投入到医疗资源建设之中,但仍旧无法满足当地医疗需求,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家庭“十年努力奔小康,一场大病全泡汤”。因病致贫给许多农民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使国家医疗消费支出剧增,消耗了国家大量的经济资源,给国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大多数慢性疾病是可以通过科学运动和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等方式干预避免。根据欧洲癌症和健康发展调查委员会关于欧洲预期癌症及营养调查发现[17],能够遵从健康生活方式原则的病人,慢性疾病发展的可能性降低78%。其中,糖尿病降低93%,心脏病降低81%,中风降低50%,癌症降低36%。慢性疾病发病率的降低能有效降低医疗费用支出,减少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因而,鼓励农民通过科学运动增强体质健康,经济有效。

1.3助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共建共享、全面健康的主题,农业农村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提出的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指示精神。可见,切实做好农民科学运动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可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发农村体育运动项目,以“农村特色体育项目”“农村集体性体育项目”“农村传统体育项目”等为抓手和突破口,通过大力宣传“运动是良医”、科学运动与健康关系、健身理论知识和健身方法手段等,提升农民科学健身的意识。以全新的“治未病”大健康理念、活泼新颖的新健身方式和内涵丰富的文体活动形式,提升他们开展科学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挖掘农村的乡土人情和文化底蕴,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增强农民之间的凝聚力,保障农村社会的安定团结、和谐稳定,实现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众所周知,“运动是良医”,科学运动对于“未病”和“亚健康”农民群体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效果显著。科学运动将健康保障的关口前移,将疾病消灭于无形之中,避免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等现象的发生,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医疗消费支出,且运动具有“绿色健康、经济有效、无副作用”等优点,是农民防病治病最佳选择方式。科学运动为农民增强体质健康提供了良好条件,能够预防和治疗部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节约医疗费用支出,减轻农村群体的医疗消费压力和家庭经济负担,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和节约国家高额医疗卫生消费具有重大意义。综上,科学运动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助推器,可以促进乡村振兴的早日实现。

2科学运动促进农民体质健康的现实困境

2.1体育组织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有待健全

当前,农村缺乏完备的体育组织机构,农村体育组织管理机构的发展尚存在着规模较小、能力较弱和结构紊乱等问题,有效的供给能力较弱。大多数农村尚未建立起文体站、体育站、综合站或体育服务中心等体育管理机构,体育协会和社团组织匮乏。农村体育组织化程度的髙低直接影响到参加体育运动的农民规模,但目前农村地区的体育组织化运作不完善,政府管理“缺位”。我国农村体育主要由政府及其体育管理部门负责,市场和社会组织的参与度较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市场竞争机制,导致我国农村体育在供给结构上出现主体失衡和内容失衡并存的现象。

农村体育管理制度不完善,在体育组织、体育场地设施、监管制度、保障制度、体育培训等方面仍存在制度缺失问题。这降低了政府及体育部门的供给动力,导致农民科学运动的开展难以得到高效发展。农村地区的体育指导、体育竞赛、体育培训、体质测试等非物质性体育公共服务较为匮乏,政府对非物质性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较弱,难以满足农民对体育运动的丰富需求。综上,体育组织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不健全,阻碍着农民开展科学的体育运动。

2.2体育专项资金相对短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薄弱

我国国家财政对群众体育的支出相对较少,每年经费的增长率也相对缓慢,加之我国城乡之间在体育经费的投入、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体育培训和健身指导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农村的体育经费一直处于相对不足的状态。体育经费是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虽然积极利用体彩公益金开展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完善农民体育活动财政投入机制,但相比于农村巨大的人口数量,这些财政拨款简直就是杯水车薪,远远无法满足当前的紧迫需求。

农村的体育健身场地建设和设施配备也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数量、面积和每万人拥有量都处于较低水平。根据2018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18],我国常住农村人口大约4.0476亿人,占全国总人数的29.12%左右,但仅有7.81%的体育场地分布在农村。可见,农村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设施的覆盖率低,这造成农村体育资源与农民日益增长的体育运动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时,农村体育场地设施数量较少、品种单一,缺乏大型、专业的室内体育健身场所与器材设备。当出现雨雪天气时,农民的体育运动会被迫停止,无法保证锻炼的规律性和持续性。也缺乏专业人员对体育场馆和设施设备进行定期清洁、维护、修繕,场地器材一旦损坏,就会被废弃,无人问津,因而农村场地器材的利用率较低,设施闲置现象普遍。综上,体育专项资金短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薄弱等状况,阻碍着农民开展科学的体育运动。

2.3体育管理和指导人员数量匮乏、农民缺乏科学健身指导

农村体育管理人员匮乏,針对农民开展运动健身重要性的宣传力度远远不够。许多农民对运动可以强身健体和预防疾病认识不足,导致主动参加体育运动的农民数量较少。由于管理人员匮乏,开展体育竞赛和体育活动次数少,因此无法实现“以赛促练、以赛促学”等良性循环。此外,农村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较少且较常规,缺乏对传统运动和团体性运动项目的挖掘,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没有与农村的地域和日常生产生活相结合,对农民缺乏趣味性、娱乐性和吸引力。

农村地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极少,无法满足广大农民对于体育运动健身指导方面的需求。农民多是无组织的自发活动,自然也缺少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指导。农民对科学运动的方法知晓率低,在参加体育运动时存在认识误区,盲目性很大,运动损伤事件时常发生,严重打击了农民参加运动的积极性和健身热情。

2.4农民健身意识薄弱、运动人口数量较少

我国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思想相对保守落后,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医疗卫生保健意识薄弱,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较低,对于运动增强体质健康认识不足,甚至存在认识误区。许多农民将劳动与运动混为一谈,认为日常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就是运动,无需再额外参加体育运动;有的人认为必须借助专业的设备设施才能进行运动,没有合适的场地、器材和设备就无法进行体育运动;还有的农民认为体育运动不重要,宁愿聚众通宵打麻将、打扑克、吸烟饮酒、无事闲聊,也不愿意参加体育运动。由于以上原因的影响,我国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比重严重不足。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为33.9%(含儿童青少年),比2007年增加了5.7个百分点;20岁及以上的人群占比14.7%,其中,城镇居民为19.5%,农民为10.4%。可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农民人数比例远远小于城镇。而我国农民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更是严重不足,且锻炼者中多数存在“农闲锻炼,农忙停练”的现象。农民农忙时从事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无力参加体育锻炼,农闲时“赋闲”在家,通过聚众看电视、打扑克等来消磨时间,无意参加体育锻炼,因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严重不足。这与农民的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健康意识薄弱、对通过运动增强体质健康的认识不足有很大关系。

3科学运动促进农民体质健康的精准突破路径

科学运动促进农民体质健康工作的实施面临诸多困难,需要多方通力协作,才能保障运动促进农民体质健康工作的落地执行和效能提升。执行运动促进农民健康的责任主体较多,国家、社会、社区、家庭和个人等相关责任主体都会对运动促进农民体质健康工作的实施产生影响。为保障运动促进农民体质健康的顺利实施,需整合国家、社会、社区、家庭和个人等相关责任主体的力量,广泛协调各责任主体作用,融多方之力协同推进。基于此,应构建“国家主导一社会助力一社区协同一家庭支持一农民践行”的“五位一体”科学运动促进农民健康多元支持体系,以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靶向型精准支持体系作为突破路径,保障科学运动促进农民体质健康的顺利实施。

3.1政府主导一一引领农民开展科学运动

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在运动促进农民体质健康实施过程中顶层政策制定与引领的主导作用,从决策、管理、保障、评价与监督机制等方面着手保障运动促进农民体质健康工作的实施。应加强农村地区政府体育组织和非政府体育组织的建设,完善体育管理体制,除政府性的体育组织外,应大力支持社会性体育组织的发展。政府应出台优惠政策,提供体育活动专项经费、体育场地设施和科学健身指导等方面的支持,确保社会性组织的多样性及其可持续发展。

制定与完善运动促进体质健康相关的宏观政策、促进计划、法律法规,通过相关政策法规的颁布力促运动促进农民体质健康工作的落地执行和实施,逐步推进乡村全民健身治理的现代化通过建立健全责任制度体系,强化管理、评价与监督考核机制,以强化监督考核、严格责任追究为手段[21],提髙我国体质促进相关主体责任落实的执行力。通过拨付资金、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财力支持,建立体质健康促进多维联动的发展机制,实施农民运动推广普及计划。

在“五位一体”的运动促进农民体质健康多元支持体系中,政府作为主导者,其职能定位是在多元主体各司其职的前提下,整合促进体系的各个环节,为运动促进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与制度环境。并且要扮演管理、监督和评估等角色,对参与农民体质健康促进的企业、社区、倶乐部、协会等进行管理、培训、评估与监督,以确保运动促进农民体质健康多元支持系统的健康发展。

3.2社会助力一一支持农民开展科学运动

社会组织应充分发挥其在运动促进农民体质健康实施中的助力作用,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中国农民协会等全国性社会体育组织应推进各级体育总会、体育协会等的建设,带动各级农民体育组织开展体质促进和科学健身活动。推动形成体医融合的体质健康促进服务模式,引导社会中社区体育、健康、医疗、保健等产业协同促进农民体质提升。鼓励培养运动康复师、健身指导师,开展运动促进体质健康指导。鼓励社会力量加大力度建立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健身路径、健身步道、体育公园、健身中心、健身馆等,规范体育场馆公共安全服务供给,提升农民健身公共服务能力,方便农民体育锻炼。积极举办各类体育运动赛事,丰富农民体育生活。

完善国民体质监测与科学健身指导体系,鼓励社区医院、各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为农民提供有针对性的运动健身方案或运动指导服务,提升农民健身效果。鼓励将国民体质测定纳入医院健康体检项目,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国民体质监测机构应为农民开展运动风险评估,保障农民安全运动。建立农民运动促进体质监测与指导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个性化的体质促进干预和体质促进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民科学健身的指导。构建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质促进指导师等体质促进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提升运动促进农民体质体系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培养一支爱体育、懂健身、会组织的农民体育工作队伍。

在运动促进农民体质健康多元支持体系中,社会作为助力者,其职能定位是对于体质健康促进方案实施支撑性作用。当前,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在运动促进农民体质健康实施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企事业单位能够将国家体质健康促进政策进行广泛宣传和传播,社会组织作为贯穿国家与社会的重要组织载体,通过承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渠道,紧密对接农民的体质促进需求,成为农民体质促进的有力助手。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服务、专业的人才培训等则是促进农民体质提高的直接干预手段。

3.3村委协同一一协助农民实施科学运动

村委应充分发挥其在运动促进农民体质健康实施过程中的协同作用。作为农村管理和服务机构的村委会是运动促进农民体质健康实施的重要协同者,是开展农民体质促进的有利平台。通过村委会对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整合,探索建立社区农民体质健康促进管理组织机构、农民体质健康促进示范点、不同运动项目的农民体育锻炼社团组织等机构,并建立和完善对农民体质健康促进的管理、服务和监督机制。通过健全农村体育管理机构,设立专门管理农村体育的村干部,切实推进农村体育的发展,促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出台管理和激励政策,组织开展农民健身活动,能够支持和帮助农民强化体育锻炼动机和行为,引导农民长期坚持体育锻炼。

村委会通过聘请专家对农民体质健康促进进行宣传、指导和培训等,可以普及农民体质健康促进知识,增强农民树立正确的体质健康促进观念,使农民掌握科学健身和体质促进的基本技能,强化农民的科学健身、合理饮食和健康生活方式意识,提高农民对自身体质健康促进的管理意识。可以通过宣传栏、展板、新媒体和网络传播等方式宣传科学健身知识,展现农民运动风采,提高农民对科学健身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充分调动农民健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加大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充分发挥农村体育教师和农民的主体作用,从体育教师和农民中选拔一批体育技能强且具备较强组织能力的骨干力量投身体育发展,确保农民健身有科学的指导。鼓励引导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健身场所为农民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健全体质健康促进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增强农民健身效果,预防各类运动损伤。要拓宽体育经费的筹集渠道,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资本参与为辅,逐渐改变经费短缺的现状。加大场地设施建设的投入,保障农民健身路径、健身器械、健身场馆等硬件设施的可用性,充分发挥农村学校软硬件设施对农村体育发展的辐射作用。我国现有农村体育场地和设施绝大部分集中在学校,在课余时间开放农村学校体育设施可以解决部分农村场地设施不足的问题,也便于同步组织丰富多彩的农民体育活动、体育比赛或者运动会。

综上所述,在运动促进农民体质健康多元支持体系中,村委作为协同者,承载着组织协调的关键作用,是体质健康促进体系中关键信息的接受者和传播者,是联结各责任主体活动的中间力量。村委会是农民体质健康促进的服务者,能够直接为农民体质健康促进提供各项服务,如提供健身场所、政策咨询、技术指导、信息导向等,促进农民体质健康的增强。

3.4家庭支持一一保障农民进行科学运动

家庭应充分发挥其在运动促进农民体质健康实施过程中的支持作用。家庭负有保障农民体质健康促进的主要责任,农村家庭成员应关注农民体质健康促进问题,了解农民体育锻炼者的体质健康状况,帮助其获取体质健康促进的相关知识,指导其养成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习惯。农村家庭间应相互鼓励参加体育锻炼和增加体力活动,分享体育锻炼的经验和体育运动常识。在农民体育锻炼者运动遇到挫折时应及时给予安慰和鼓励,在锻炼取得一定效果和成绩时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在农民亲友进行运动项目和练习团队选择时,家庭成员应及时与之商量,经常陪伴农民亲友一起参加体育锻炼或者运动时在旁边观看作观众。购买必要的体育运动器材和专业运动装备,为体育锻炼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增强农民体育锻炼者的运动动机,促使其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在“五位一体”的运动促进农民体质健康多元支持体系中,家庭作为支持者,承载着支持与关爱农民体质健康的重要作用。通过家庭成员的关心和帮助,为农民体育锻炼者做好心理关怀、物质保障和时间保障等,以激發和维持其运动动机和自我效能感,提升其参加和坚持体育锻炼的信心和信念。

3.5农民践行一一积极参与科学运动

农民个体应当发挥其在运动促进农民体质健康实施过程中的践行作用。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农民自身应树立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理念,从思想上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具有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减肥塑形、使人心情愉悦、缓解心理压力、平和心态等重要作用。应主动学习增强体质健康的知识,并加强对自身体质健康的管理,提高体力活动水平,学习体育运动技能,培养体育运动习惯。要通过学习健身运动的相关知识,将运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减少静坐少动的不良习惯,进行长期规律的体育锻炼。养成科学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心态平和、戒烟限酒,自觉维护和促进个人体质健康。

在“五位一体”的运动促进农民体质健康多元支持体系中,参与的个人作为践行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个人是支持体系的执行者,同时也是支持体系的受益者,其最终目的是通过运动强身健体。因而,个人从思想上高度认识运动促进体质健康的重要作用,在行动上保证每周锻炼次数、每次锻炼时间,每次锻炼保证运动强度,保质保量地完成每一次体育锻炼,对于增强农民体质健康最为关键。

4结语

建立科学的农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需要国家、社会、社区、家庭和个人五个责任主体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紧密相连、缺一不可,且每个责任主体对运动促进农民体质健康多元支持体系的作用均十分重要。提出构建“国家主导一社会助力一社区协同一家庭支持一农民践行”的“五位一体”促进农民体质健康的靶向型科学健身多元支撑体系,这将强力推动农民体质健康的顺利实施和效能提升,对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农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EB/OL].(2018-09-26)[2020-03-25].http://www.gov.cn/xinwen/2018-09/26/content-5325534.htm.

[2] 新华社.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CEB/OL],(2016-06-23)[2020-03-25],

[3] http://www.gov.cn/xinwen/2016-06/23/content-50B4638.htm.

[3]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CEB/OL].(2016-11-20)[2021-01-25].

http://www.gov.cn/gongbao/2016-ll/20/content-5133024.htm.

[4]王海,刘大鹏.体医融合构建黑龙江省冰雪运动健康管第6期李军,等:乡村振兴战略下运动促进农民体质健康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研究91理服务模式研究[D].冰雪运动,2018,40(3):83-88.

[5]邹吉玲,章碧玉,张连涛,等.我国寒地中小学教师体质及骨密度调查研究KI.冰雪运动,2018,40(3):89-96.

[6]曹杰,房英杰,关富余,等.新时代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的全民健身发展路径研究[J].冰雪运动,2018,40(6):85-88.

[7]李锋孝,甄立军.体育手段干预城乡小学生体质的研究[J].冰雪运动,2018,40(6):89-89.

[8]韩帅,张连涛.冰雪运动促进寒冷地区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研究[J].冰雪运动,2018,40(6)93-96.

[9]王海,刘大鹏,宋超.运动健康管理产业发展对策与实践:以大庆为例[J].冰雪运动,2019,41⑷:79-85.

[10]武欣然.北方冬季全民健身活动方式的研宂[J].冰雪运动,2019,41(6):83-86.

[11]罗大林,牛荣利.哈尔滨市社区老年人体育健身可持续发展探索[J].冰雪运动,2019,41(6):92-96.

[12]孙显仁.基于寒区背景下老龄群体冬季健身行为的体育干预机制研究[J].冰雪运动,2019,41(1):93-96.

[13]赵文艳,王宏坤,于滢,等.学校、家庭和社區冰雪运动联动模式对小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J].冰雪运动,2020,42(6):85-89.

[14]张荣魁,董传升,张连涛,等.特色冰雪小镇:体育助力精准脱贫与促进体质健康的路径选择[J].冰雪运动,2019,41⑷:20-24.

[15]新华社.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19日至20日在京召开[EB/OL],(2016-08-20)[2020-04-21],

http://www.gov.cn/xinwen/2016-08/20/content-5101024.htm.

[16]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EB/OL],(2017-07-15)[2020-04-25],

http://www.gov.cn/xinwen/2019-07/15/content-5409694.htm.

[17]国家体育总局政府网站.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EB/OL].(2015-11-25)[2020-04-23].

http://www.sport.gov.cn/nl6/nl077/nl227/7328132.html.

[18]39健康网.慢病花掉中国70%医疗费用!专家呼吁重视生活方式医学[EB/OL].(2017-12-07)[2020-04-26].

http://zl.39.net/a/171207/5911172.htm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8-02-28)[2020-05-13].

http://www.gov.cn/xinwen/2018-02/28/content-5269506.htm.

[20]国家体育总局.《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发布.[EB/OL].(2015-11-16)[2020-04-10].http://sports.people.com.cn/jianshen/ii/2015/1116/cl50958-27820851-3.html.

[21]徐嘉若.新时代推进乡村全民健身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0,37⑶:604-607.

[22]张磊.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主体责任”落实困境及其消解[J].体育学刊,2019,26(3)=83-90.

猜你喜欢

体质健康农民
对比示范,才是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小酸枣打开农民就业增收路
耕牛和农民
农民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影响西安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因素分析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
做农民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