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闪付”扎根“天府之国”

2021-08-19王孔平

金卡生活 2021年8期
关键词:自治州人行便民

王孔平

作为人口大省,移动支付便民工程巧借人口红利;

作为教育大省,“云闪付”覆盖近百所大学校园,占比超过66%;

作为农业大省,“农”支付模式飘香川味,普惠金融送达田间地头。

多方俱全

6月25日,中国银联发布了统一收银台,统一了线上、线下受理标识,实现了受理网络的互联互通,线上支持境内外银行App、“云闪付”App、银联手机闪付、SRC等支付工具,线下支持境内外银行App、“云闪付”App和行业App将用户向线下商户引流。同时,银联发布的全新手机闪付融合了线下NFC闪付、二维码以及App内线上支付,集个人收款码、乘车码、信用卡还款、营销和权益服务等应用于一体的新型移动支付产品,实现了线上线下全场景支付。

作为支付的重要抓手,在开展移动支付便民工程(以下簡称“便民工程”)前后,“云闪付”在“天府之国”变化渐起。《金卡生活》从四川调研看到,银联聚合产业优势,发挥业务合作模式驱动作用,多方共赢的移动支付生态已然形成。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以下简称“人行成都分行”)支付结算处负责人对《金卡生活》表示,“云闪付”从三年前的籍籍无名,到目前的多方俱全,业已发展成为政府值得信赖、用户普遍喜爱、银行协同发展和商户广泛接受的支付方式之一。

“云闪付”成为承接政府活动重要平台。人行成都分行支付结算处负责人分析,在拉动经济的过程中,“云闪付”成为重要的支付载体。据悉,2020年至今,辖内13个地级市自治州通过“云闪付”发放政府消费券,同时调动银行业、流通业协会积极参与,效果达到了最大化,较好地助力当地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在引导消费的过程中,“云闪付”成为重要的支付方式。人行成都分行指导中国银联四川分公司(以下简称“四川银联”),加强与四川总工会的协作,共同推进“云闪付”App成为工会普惠活动及权益的唯一支付品牌。人行成都分行还指导四川银联与各地级市自治州工会建立了合作机制,提供优惠活动设计、配置和数据监测等服务。基于工会服务会员与“云闪付”惠民、利民的共同理念,联合开展“云闪付”绑定工会卡“5折乘车”“加油满减”“会员超值购单品”等福利活动。

在高频消费场景“云闪付”有了粉丝拥趸。用户从过去不了解,不愿意下载、绑卡和使用,到现在普遍使用“云闪付”坐公交、逛菜市、进商场、享美食、转账和信用卡还款。在人行成都分行支付结算处负责人看来,在高频、小额场景,“云闪付”已经有了忠诚的用户,即使没用过也知晓“云闪付”。常住人口居全国第五、达8367.5万人(2020年末)的人口大省,截至2021年5月底,四川省“云闪付”App累计注册用户2320万户,在全国排名第三位,比2018年底增长356%,排名晋升四位。数据亦佐证了上述观点。四川,这个农业省份,“云闪付”在常住人口渗透率近27.73%,换言之,10个四川常住人口里面,有近3个人注册过“云闪付”。

商业银行借助“云闪付”协同发展零售业务。还在2017年12月11日,中国银联携手商业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等产业各方共同推出“云闪付”,作为全新移动端统一入口,银行业统一App“云闪付”,近年来汇聚了各家机构的移动支付功能和权益优惠,用户省钱、省心的移动支付管家的目标正在达成。《金卡生活》了解到,“云闪付”App不仅实现了与商业银行App共享引流,亦大大丰富了其零售业务内容。除全国性商业银行外,四川辖内的地方性银行中,已经有11家银行在“云闪付”App上线“一键绑卡”功能,4家银行上线“‘云闪付’分行小程序”,3家银行上线“信用卡账单分期”和“信用卡在线申卡”功能。同时,“云闪付”App开通了800多项可纳入银行零售业务范畴的个人支付类应用,诸如,“申请信用卡”“借款”“活期+”“公用缴费”“社保医保”“税款缴纳”等。

商户从过去不了解到目前普遍受理,部分商户主动投入资源开展“云闪付”营销。还在2020年末,四川支持银联手机闪付、二维码支付的活动商户中,县域及农村地区移动支付活动商户占比高达17.44%,前面已经提及,作为农业大省,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截至2021年5月底,移动支付月活动商户数甚至达到约50万户。《金卡生活》了解到,四川“云闪付”应用在重点领域实现重点突破。交通领域有19个地级市自治州、114个县域支持“云闪付”乘车;教育领域有85所高校、45所中等职业学校近300个学生食堂支持“云闪付”支付;医疗领域有29家医院收费窗口或自助缴费终端支持“云闪付”付费、16家医院就医全流程接入“云闪付”;公共事业缴费领域有21个地级市自治州169个水电气等接入了“云闪付”。此外,“云闪付”在政务服务中心、客运售票中心、自贸区、出入境缴费和企事业单位后勤食堂等场景应用亦取得了突破,成都地区电子社保卡签发、社保查询上线“云闪付”。

适配四路径

回溯三年前,还在便民工程开展初期,听到用户最多的言论:

用户认为,“我有微信、支付宝了,为啥要用‘云闪付’?”

银行工作人员最多的抱怨在于,“推行‘云闪付’,手机银行任务完不成啦!”

在用户体验上,对标其他互联网支付产品,“云闪付”App尚存在提升空间。对此,人行成都分行支付结算处负责人毫不讳言,要解决问题,将问号拉直,人行成都分行推进便民工程,确立了行之有效的工作路径,具体来看,就是突出“设计、传导、调研、协同”4个关键词。

秉持理念,顶层设计。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人行成都分行着重要求中国银联、商业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等产业各方,在移动支付工作中必须坚持“支付为民”的理念。

有序推进,层层传导。首先,人行成都分行专门设立了四川省移动支付便民工程办公室,统筹部署辖内的移动支付便民工程建设。其次,召开年度支付结算工作会议,针对工作重点提出相应要求。第三,每年坚持向四川辖内各地级市自治州中国人民银行、各金融机构下发做好年度便民工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细化任务,明确目标。

加强指导,实地调研。针对各地级市自治州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人行成都分行加强指导,多次派出工作小组进行实地调研,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确保便民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积极沟通,政银协同。人行成都分行和各地级市自治州中国人民银行,积极与四川省、地级市自治州、县级政府沟通,明确移动支付的便民、利民特点,争取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场景“双雄会”

四川将紧密关系民生的高频、小额和快捷支付场景确立为场景建设的重点。于是,形成交通出行和大学校园“场景双雄”。

第一雄:交通出行场景重突破。推进省会公交地铁、各地级市自治州公交和成都主城区停车泊位收费应用“云闪付”,方便城乡居民出行。

省会成都公交地铁广泛开通了“云闪付”应用。覆盖了成都市地铁11条、公交线路1000余条及公交车辆14000余台,日均客流超过1000万人次。《金卡生活》调研了解到,人行成都分行对此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庞大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中实现“云闪付”扫码乘车,对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协调能力、银联和金融机构资金投入、技术力量,带来了极大的考验。对此,人行成都分行不急于求成,而是制定了稳妥的“三步走”计划:第一步,从金融科技发展、提高城市通勤效率、便民、利民的角度,加强同政府部门的沟通汇报,为此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第二步,务实地解决各方关注的问题,指导银联和金融机构同公交公司拟定商业合作方案,逐一解决费用和技术难题。第三步,抓住契机推动落地,借助泛美开发银行第60届理事会年会在成都召开,优化成都交通出行亦是会议筹备的重要内容,借此机会实现了“云闪付”顺利上线。据悉,成都市是全国首个实现公交地铁“云闪付”乘车码“一码通用”的城市。

辖内各地级市自治州公交“云闪付”争先上线。推进“云闪付”乘车,各地级市自治州有主城区19个、县域99个,年交易笔数近1亿笔,形成了良好的“云闪付”使用氛围。以绵阳为例,该地移动支付上线早、营销见效快,并且带动了“一卡通”公司盈利。早在2017年年底,绵阳在公交场景完成了全支付终端的上线,亦成为全国首个上线移动支付的城市。比如,2018年1-5月该城市开展了“1分钱”乘车活动,单日交易笔数峰值超10万笔。简单推算,在这座重工业城市,每49个常住人口中就产生了1笔乘车交易。《金卡生活》了解到,绵阳还引入了京东支付、美团支付在公交场景的使用,当地中国人民银行还促成了“一卡通”绵州通公司与四川银联的紧密合作,化解了“一卡通”公司与移动支付的对立格局,卓有成效的是,前者紧紧依赖便民工程工作的开展,实现了扭亏为盈。

停车泊位收费使用“云闪付”。为解决停车难的问题,人行成都分行指导四川银联与成都交投集团合作,重点在成都市主城区5万余个路边停车泊位开展“云闪付”受理。泊车车主扫描路边停车二维码,或通过成都交投集团智慧停车公众号查询待缴订单后,便可通过“云闪付”便捷地完成支付。据悉,人行成都分行还将组织四川银联与辖内充电桩、新能源等智慧交通新业态伙伴展开合作,在大交通场景进一步将“云闪付”应用做深、做透。

第二雄:大学校园场景重渗透。作为教育大省,四川辖内的高等院校近150所。人行成都分行支付结算处负责人告诉《金卡生活》,这些高校每年培养大量的各类金融、IT、管理和技术等人才是“云闪付”推广的一个重要目标群体,因此,大学校园场景亦是四川近年来便民工程着力建设的重要场景。经过近几年便民工程的发展,“云闪付”已经覆盖了四川近百所高校,面向数百万校园用户提供了安全、便利、普惠的金融服务。

举例来看,四川建设大学校园场景走过了三大步。

第一步,“云闪付”快速集成融入师生生活。四川基于周密的市场调研,充分了解高校信息化的需求。人行成都分行指导四川银联与高校后勤、财务方面的专业化服务商,如新开普、新中新、校园安心付等,建立深入联系。四川大学校园场景的迅速建立,得益于将“云闪付”业务直接嵌入专业化服务商向高校提供的业务里,实现快速集成、融合发展。事实上,四川大学校园场景建设起步高、多点切入,“云闪付”从缴费、食堂用餐和校内商超消费等,逐步覆盖到了校园的其他高频和刚需场景,真正融入师生的日常生活。

第二步,立足校园培养“云闪付”的宣传员、推广员。四川在每年春季、秋季两个学期,组织各方,投入资源,针对高校师生开展“云闪付”用餐满减等优惠活动。在此期间,组织专业化推广服务商在校园通过物料布放、路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开展全方位的宣传推广。藉助大学校园场景,培养了大批忠实粉丝用户。这些用户毕业走向社会亦成为“云闪付”不可或缺的宣传员、推广员。

第三步,大学校园场景联动校外场景。面向餐饮、商超、零售等场景,校内与校外进行了针对性的联动。通过“云闪付”将校园、校外商家的更多优惠传导给师生,让其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与此同时,亦将校园师生的消费能力导流至校外商户,助力其提升经营能力,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川味“农”支付

人行成都分行在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推动便民工程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过程中,探索了农村移动支付的“十一种模式”。如,资阳市晏家坝打造了“云闪付”宣传、培训、展示、体验和应用“五位一体基地模式”;比如,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村打造了“农村及贫困村现代支付生态圈模式”;又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黃龙景区建设“农旅结合模式”;再如,巴中市创建了“专业合作社模式”;另如,宜宾市创立了季节性“农产品购销模式”;等等。

事实上,除开“十一种模式”精彩纷呈之外,四川省共建的县域商圈建设、“云闪付”宣传推广点、小商户渗透模式业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金卡生活》了解到,人行成都分行鼓励地级市自治州中国人民银行不拘泥“十一种模式”,结合本地实际进行创新。移动支付之花,在“天府之国”遍地盛开。

如,中国人民银行绵阳市中心支行采取“承包制”完成农村商超扫码盒子改造,辖内152个乡镇选取重点超市零售类商户作为改造目标,完成商户扫码盒子改造169个,其中江油、北川和安州等地区超额完成改造。比如,中国人民银行攀枝花市中心支行指导组建小微商户联盟,加速“云闪付”商户拓展的全覆盖,组织联合营销,为用户带来实惠,为商户吸引客户。又如,中国人民银行南充市中心支行指导场景建设由助农取款点向周边小微商户辐射,建设了助农取款点、乡镇大型超市和米粉体验店等小微商户的示范场景,加强金融机构服务小微商户的能力。再如,中国人民银行广元市中心支行探索“农村移动支付代言人吴大姐”模式,仅2020年,吴大姐以点带面宣传推广“云闪付”,拉新超过120户,带动周边完成银联二维码受理商户改造20余户。另如,中国人民银行广安市中心支行开展全域便民工程示范乡镇建设,包装门店、覆盖受理及标识、铺底优惠活动,打造示范乡镇20多个。

猜你喜欢

自治州人行便民
一人行
绿色贵州引客来
云雾飘渺景如画
合并“便民热线”
便民公告栏
人行天桥
踏莎行
自治州民族文化遗产立法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