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碳”刷屏 “植绿”“碳金融”

2021-08-19

金卡生活 2021年8期
关键词:双碳银行卡转型

高温席卷的夏日里,才能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意义。自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首次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后,中国这一承诺被业内称之为“30·60”气候战略目标,亦令“双碳”成为刷屏热词。

一刷绿色转型顶层设计,驱动金融机构重视“双碳”机遇。在推动“30·60”气候战略目标中,金融的作用虽然是无形的但却是巨大的。7月召开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第五十三次会议上就强调要着力发展绿色金融。由此可见,经济全面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驱动绿色转型的“三驾马车”政府、企业、公众也卯足了劲儿,金融机构势必要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紧抓“双碳”机遇。

二刷深入探索绿色金融产品业务,助推“双碳”金融。抓住“双碳”机遇,首当其冲的就是作为联结多方经济主体关键纽带的银行业。

一边推出以绿色消费方式支持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绿色低碳信用卡产品,如中国银联联合商业银行推出的数字银行卡—“银联无界卡”,既符合监管部门对数字化产品的监管要求,同时也基于移动化、数字化、云技术等一系列新技术,打破了传统银行卡的发卡模式界限、支付场景界限、金融服务的时间与空间界限,成为继从磁条卡到芯片卡的技术升级换代后,响应“双碳”目标“的低碳”绿色金融的银行卡产品。

一边发挥金融在绿色信贷和碳市场中的积极作用,积极开展各种与绿色低碳相关的金融业务,帮助企业盘活碳配额资产、调整产业结构升级,最终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2021年 5 月,浙江湖州就发布了全国首个《区域性“碳中和”银行建设指南》,并制定了《银行业“28·58”碳达峰与碳中和远景规划》,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湖州分行成为首批试点。可以说,银行业从产品、业务、政策等不同维度的深入探索,不仅为银行带来新的盈利点,更是成为经济主体绿色低碳发展的助推器。

三刷金融科技赋能,监管防范“双碳”风险。有了助推器的作用力,绿色金融势必要快速发展,监管层也将在此过程中紧盯风险做好防范。2021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将绿色金融风险管理、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分别纳入“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绿色金融发展政策思路。由此我们可以明确,监管层面已然将气候风险带来的金融风险纳入了未来监管工作范围。

在此,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再次发挥其技术优势赋能绿色金融:一方面,可以通过智能风控体系精准识别绿色项目,贷款予以政策倾斜;另一方面,征信体系通过审查企业绿色信用,将企业的碳排放纳入到社会信用体系中;再一方面,大数据实时监测资金流向,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发展排污权、碳排放权、用能权等绿色权益抵质押贷款业务……从而将环保标准与信贷风险管理要求嵌入贷前、贷中、贷后各环节,科技防范“雙碳”风险。

水绿山方青,在围绕“双碳”目标,推动经济绿色转型的道路上,银行卡产业作为“主力军”,须有当仁不让承担发展绿色金融的担当,“植绿”不辍,久久为功。

猜你喜欢

双碳银行卡转型
“双碳”新格局:共生 再生 新生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谁划走了银行卡里的款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