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逆为核心,让“意义”与“关系”比翼齐飞

2021-08-19朱孟迪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意义

朱孟迪

【摘   要】加法概念与学生经验相符,容易建构;减法概念与原有经验偏离,较难建构。减法没有专属自己的概念词,是从“逆关系”的视角加以描述的。随着负数的引入,减法终将纳入加法体系。因此,加法模型是四则运算的基础,更是构筑数学知识大厦的重要基石。教学中,紧抓“逆为核心”的教学策略,可以实现加减法的意义共同推进,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比翼齐飞。

【关键词】加法意义;减法意义;逆运算;加减关系

《加法和减法》这节课主要有两大教学任务: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这节课常见的教学流程是:呈现加法学习素材→建构加法概念→举一反三丰富素材→发现加法各部分關系→建构减法概念→讨论各部分间的关系→练习深化。这样做,将加法与减法的概念分离、将各部分间的关系分开,使得教学整体性不强,结构松散,学生会因为学习内容缺乏挑战性、概念理解抽象枯燥而觉得索然无味。

那么,能不能找到一条线,将散乱抽象的点状学习材料都“串”起来,“拎”起来?

一、寻找思维依据:在概念与关系中找到“逆为核心”

(一)“加减概念”的价值取向——“逆为核心、概念同行”的可行性

1.建构“加法概念”的思维依据

任何一个概念都是在遇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过逐步归纳、总结而得到的。史宁中教授在《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一书中指出,加法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对应,一种是定义。小学教材一般采用的是定义的方式,鲜有对应的方式呈现,常见如下。

定义一:加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定义二: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作加法。定义三:求两个数的和的运算,叫作加法。

从数学逻辑上来分析,这些定义其实都体现了把两个子集合并成一个集合的过程,其中子集A与子集B没有交集,是它们的并集的真子集;倘若子集A与子集B有交集,那就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集合”了,是求并集的另一种情况。无论哪一种加法,都为学生后继学习打基础。

除此以外,教学加法的定义时还要关注学生如下思维过程:(1)理解等号的对称性。在低段,等号看起来是表示从左往右的顺序,但当学生学习方程后就知道,等号还可以是连接左右两个相等的量的符号。这对接下去加减法关系的教学,有一定的帮助。(2)关注数学的抽象性。数量是对生活的抽象,而数是对数量的抽象。如学生自主表征“1+2=3”时可能举例:1个苹果与2个苹果合并起来就是3个苹果,其实质是“把两个数量合并成一个数量”,还需抽象至把“1”和“2”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3”的运算。

从学生的经验上来分析,四年级的学生虽然对加法运算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他们无法对加法的本质进行抽象概括。教师引导并提炼加法的概念,比较容易,因为其概念本质与学生头脑中的原有经验一致,是顺学而导,关键需要提炼出“合并”这个关键词。

2.建构“减法概念”的思维依据

减法一般有两种定义。定义一: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叫作减法。定义二: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作减法。

随着学习的深入,尤其是数系的扩充,定义二更有张力。

从数学逻辑上来分析,建构定义二时必须从加法切入,它完全站在“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这个角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减法的概念没有自己的专属词,而是紧紧依托加法定义中的“加数”与“和”。那么,教材为什么没有单独定义减法呢?因为从初中开始,就只有加法没有减法了。如5-3,可以理解为5+(-3)的意思,以此可以类推至乘除法的意义。可见,减法的概念完全建立在“逆运算”这层关系上。

从经验上来分析,学生从一年级开始接触最多的是定义一,头脑中有着十分丰富的表象。倘若让他们自主表征,他们会更多地纠缠于定义一上,虽然不能说它错,但又难以引导至定义二。因此,要想建构定义二并不容易。

综上所述,加法的概念学生容易理解,它建立在学生的原有认知上,而减法的概念比较难理解,其呈现方式与学生的原有经验存在偏差,需要教师创设合理情境,进行必要的引导。减法的概念完全建立在“逆运算”这层关系上,虽然减法概念的建立和理解,需要学生调整已有认知结构,对原认知经验进行改造,但只要借助“逆”关系,就可以顺学而导,这为“逆为核心”的教学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二)“加减关系”的价值取向——“逆为核心、关系同行”的必要性

1.建构“加减内部关系网”的思维依据

在加减概念的支撑下,学生再度认识了各部分名称,通过讨论与总结,教材呈现如下两组关系。

这些关系是按“加法内部关系”与“减法内部关系”进行罗列的,其重点是根据这些关系来帮助学生解决相应位置下的数据。例如,3+(   )=5,就是“已知加数3与和5,求另一个加数是几”,可以根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这个关系来计算,即5-3=2。

这些内部关系之间存在着“逆运算”的关系。在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中,“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是“和=加数+加数”的逆运算;在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中,“差=被减数-减数”,而“减数=被减数-差”又是“被减数=减数+差”的逆运算。

这个发现,为设计“逆为核心”的教学提供了依据。

2.建构“加减外部关系网”的思维依据

将上述五个关系式再度进行梳理、整合,并重新分类,得到以下关系式。

加减外部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例如,(   )-3=5,既可以利用“被减数=减数+差”来计算(其实质为3+5),也可以利用“和=加数+加数”来解答,它们仅仅是观察角度不同,名称叫法有所区别而已。其本质都可以归结为加法的意义,这就为学生记忆加减关系式减轻了负担。从大处看,右边的减法都是左边加法的逆运算。这些发现,都为“逆为核心”的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

3.建构“逆为核心、关系同行”的可行性

为了解学生能否适应“逆为核心”的教学,笔者对四年级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前测,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前测结果表明,本课学习之前,79.2%的学生听说过“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62.5%的學生已经能用“加减关系”来理解“逆运算”。在追问这些作品的道理时,超过50%的学生已然能举例解释加法的意义以及逆运算关系。

综上所述,从数学的逻辑结构上来分析,无论是“加减关系”钩织的内部网还是外部网,都为“逆为核心”的教学提供了依据与可能。从学习者的经验上来分析,该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充分地积累了加法与减法的运算经验,也能发现“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的内部逻辑关系。这些都为“逆为核心”的教学提供了思维导向。

二、寻找思维路径:建构“逆为核心”的教学脉络

贴合学路,找准起点,方能设计出一条合理的教学脉络。本课教学的两大教学任务“加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的关系”都可以围绕“逆”字展开(如图1)。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中的“逆”是本路径的核心。这个“逆”关系不仅体现在“加减法的意义”上,更体现在“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上。“逆为核心”的教学,就是关系角度的教学。学生借助“逆”关系的探究过程,建构加、减法的概念,形成加减“逆”关系的感悟。与此同时,借助“逆”关系,架起了加法内部关系式、减法内部关系式、加减关系式之间的桥梁,形成了以“加法模型”为基础的加减法关系网。在这样的框架下,设计教学流程(如图2)。

三、解决思维困点:搭建“逆为核心”的思维结构

贴合学路,解决思维困点,就得准确掌握知识的“逻辑起点”和学生的“现实起点”,优化学生的“学习之路”,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策略一:逆为核心,概念建构齐头并进

【教学片段1】自主表征、合作交流建构“逆”

教师出示任务:“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你能根据自己的经验解释一下这句话吗?你可以列一列算式,画一画草图,写一写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生完成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1)作品一:(算式)   5+3=8         8-3=5

生:加法是把两个加数加起来,减法是从“和”里面减去一个加数。

生:减法是告诉你“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

师:是吗?让我们找一找,减法中的8,相当于和;减法中的3,相当于加数;减法中的结果,相当于另一个加数。(形成板书,如图3)

师:他发现,加法是告诉我们加数与加数,求和;减法是告诉我们“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这就是你们心目中的逆运算,对不对?

(2)作品二:线段图

师(出示图4):这幅线段图逆在哪里呢?

生:左边是把两个数5和3加起来;右边是已知一个加数5与“和”8,求另一个加数,或者是已知一个加数3与“和”8,求另一个加数。

师:你的意思是左边这个线段图告诉我们加数与加数,求和;右边两个线段图告诉我们“和”与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与刚才相似嘛!这位同学还从一道加法,变出两道减法来,真不错。

(3)作品三:(文字)加法是越加越大,减法是越减越小

生:加法是越加越大,减法是越减越小,所以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师:你能举个例子吗?

(生举例:7+2=9;7-2=5)

师:这是他的理解。你能根据这个加法算式(7+2=9),变出两道减法吗?

(学生写出:9-2=7;9-7=2)

师:你们看(如图5),一变就变出了“逆”的感觉。同学们看看,7-2=5是这道题的逆运算吗?(不是的)那它是怎么逆过来的呢?(2+5=7)

师:同学们真厉害,借助自己的经验,想到多种方法来解释“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把图3、图4、图5放在一起)现在你们来说说看什么是加法,什么又是减法。(板书概念,齐读)

师:你们看,减法好可怜呀!它没有专属自己的核心词,而是紧紧依靠加法中的“加数”“和”这样的核心词。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加感受到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来,让我们再来读一读——你读出“逆”的感觉了吗?真好!

设置符合学生学情的情境,抛出“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你能根据自己的经验解释一下这句话吗”这个大问题,让加减概念得以齐头并进。这样的设计是以往教学中不常看到的。实践表明,学生有能力自主表征,在反馈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准确理解加法的概念。由于问题紧紧围绕的是“逆运算”,学生对减法概念的习得不再纠缠于“总量—部分量”的定义一,而是嫁接于“与加法的关系”上,这一点在作品三的交流与反馈中,得到充分体现。这样的教学为顺利地实现概念建构,突破教学的难点提供了新的视角。

策略二:逆为核心,组块练习深化意义

【教学片段2】充实素材再议“逆”

题组1:“不求解”中强化关系理解。

快问快答——已知什么?要求什么?(如图6)

这是一组针对性练习,针对加减法的各部分关系而设计。学生回答后要追问:“你认为哪些题要逆过来进行思考?”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逆”关系。

题组2:具体问题中抽象内化运算意义。

这一组练习分为两层推进(如图7、图8),感受不同的“加法”和“减法”结构所体现的相同意义。学生发现,随着信息和问题的交换,同一个“数学故事”解决问题的方式就会“互逆”。线段图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题组3:编题中感受“互逆转化”(如图9)。

“运走”“剩下”是减法问题中常见的信息描述语。求“原来”是逆推。通过这一题的解答以及随后的自行编题“你能把这道题的问题和信息逆过来,改编成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吗”,让学生从题组的对比中感知问题中蕴含的加减法关系。

题组化练习对学习素材进行了补充,在“逆过来思考”“举一反三”“逆推”等方式的作用下,学生的思维总是交织于“逆”这个核心点,既巩固了加减法的意义,又借助各类学习素材丰富了“逆”关系的类型。尤其是题组3中“逆推”的呈现,将学生思维中的“和”与“被减数”进行了联结,为接下去的建构加减外部关系网埋下了伏笔。

策略三:逆为核心,建构加减关系网

【教学片段3】建构结网深化“逆”

(1)回忆旧知,进行联系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这个原理似曾相识?

检验减法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可以用加法来验算(如图10)。一图四式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计算减法时,也可以利用逆运算快速得到答案(如图11)。

(2)整合理解各部分关系

①動笔解答

23+( )=125,125-( )=23,125+23=( ),

( )-125=23,( )-23=125, 125-23=( )

②分类观察

师:根据答案给它们分分类,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我发现,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差=被减数-减数。

生:我发现,求和与求被减数竟是一样的!

师:哦?有这么神奇的事儿?(引导学生再观察算式,并形成这样的板书:和=加数+加数;被减数=减数+差)

生:我还发现,求加数,与求差、求减数,也是一样的。(教师板书: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差=被减数-减数)

师:同学们,这些加减算式中,竟然还存在如此多的关系,我们看到了它们“变中有不变”的意蕴!现在,你认为加法和减法,哪个更基础?(加法)是呀,有时它这样呈现——告诉我们两个加数;有时它这样呈现——只告诉我们一个加数。只要我们找到基本关系,用火眼金睛进行辨析,就可以很快得到答案。

当学生惊奇地发现“求和与求被减数竟是一样的”时,加法与减法的外部结构网就已打开。众所周知,“加减关系”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加法是基础,是学生顺向的思维方式,这为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和后续学习提供了思维支撑。扎实“加法模型”,将推导出的其他关系式梳理成网,能够帮助学生减轻名称上的记忆负担,提高学习实效。

《加法与减法》这节课不应按部就班依次教学加法的意义与减法的意义,不能分门别类分离教学加法内部关系与减法内部关系。教师可以借助“逆为核心”这个新视角设计教学,进而实现加减法的意义共同推进,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比翼齐飞,提高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 史宁中.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浙江省慈溪市崇寿镇中心小学   315334)

猜你喜欢

意义
有无冠词 意义大不同
有意义的一天
意义的猎手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0的苦恼
留学的意义
诗里有你
Confucius:Life with Many Meanings
HOW TO SPEND SUMMER VACATION 如何欢度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