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活情景的习题重构 提升物理核心素养

2021-08-19曾义熊晗伶杨坪

中学物理·初中 2021年7期
关键词:生活情景解题能力核心素养

曾义 熊晗伶 杨坪

摘 要:基于生活情景的习题重构,可以提高学生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能力、变习题为创造,从而增强学生解题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进而全面发展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生活情景;解题能力;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134(2021)14-0043-03

作者简介:曾义(1982-),男,重庆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物理教学;

熊晗伶(1984-),女,重庆人,本科,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物理教学;

杨坪(1982-),女,重庆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物理教学.

1 问题的提出

习题课往往容易被上成针对考试的应试课,教师的出发点也不再是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学科素养,而是变成通过大量的练习进行针对考试的训练.将常规习题进行大量的机械训练,会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发展造成冲击,使他们思维钝化,难以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把学生训练成了“陈题解答的熟练工” 反而降低了应试效果[1].基于生活情景的习题重构,可以提高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能力,变习题为创造,增强学生解题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进而全面发展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基于生活情境所开设的习题课,深入贯彻新课标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课本概念[2].

2 基于生活情境的习题重构

2.1 利用习题重构提升科学思维

基于生活情境中的热点问题,对习题进行重构,并深入分析题目,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围绕一题多变,提升思维能力,体验科学思维的过程.例如:现有一批浓度为75%的酒精,首先请同学们设计实验鉴定酒精的浓度是不是75%,其次需要计算浓度为75%酒精的密度是多少?最后如果没有浓度为75%的酒精,如何利用其他浓度的酒精兑出浓度为75%的酒精?

情境1 (1)某药房进购了一批酒精,有人质疑这批酒精不是75%浓度的,想通过测量它的密度来判断,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并写出实验步骤和需要的器材.

(2)含量为75%的酒精对新冠病毒有良好的消毒效果.请你计算出75%的酒精密度是多少?(纯酒精的密度为0.8g/cm3)

(3)现有一定浓度的酒精500mL,测得它的质量为450g,为了得到浓度为75%的酒精,应该加兑纯水还是纯酒精?要加兑多少?

分析:第(1)问的解题方案:器材需要电子秤,烧杯,量筒.

步骤:(1)取出适量酒精的样品倒入烧杯中;(2)用电子秤称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m总;(3)将部分酒精倒入量筒,并测出体积V;(4)用电子秤称出烧杯和剩余酒精的质量m剩;(5)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出酒精样品的密度ρ酒精.

最后还需要75%酒精本身的密度.学生通常有两种思维,第一种是查找75%酒精的密度,对照样品的密度就可以判断酒精是不是75%浓度的.第二种是需要学生自己去求出浓度为75%酒精的密度,以此来进一步提升学生思维.

第(2)问解题方案:要求出酒精的密度,学生首先需要明白75%指的是酒精的体积比而不是酒精的质量比.

计算出酒精的密度ρ酒精=m水+m酒精V总=0.75Vρ酒精+0.25Vρ水V总=0.85g/cm3.这就很好地融入了求混合液体的密度问题.

第(3)问解题方案:根据题意算出酒精密度ρ酒精=0.9g/cm3>0.85g/cm3,判断酒精密度比题目要求的75%浓度的酒精密度偏大,所以应该加密度更小的酒精.ρ酒精=0.85g/cm3=450g+m酒精500cm3+m酒精0.8g/cm3,m酒精=400g.进一步巩固如何求混合液体的密度的计算方法,同时要特别注意的是:加了酒精后总质量增加的同时,总体积也在增加,这里要忽略混合后液体体积的变化.

2.2 利用习题重构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难点,很多實验要么是在有步骤的基础上进行补充,要么是根据已有的步骤重新排序.基于生活情境的探究实验,可以提升学生的兴趣,解决实际的问题,让他们在相互交流中找出更多更有效的实验方案,充分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分析能力.

情境2 老师新买了一枚“金戒指”,想请同学们用测量密度的办法帮助老师判断它到底是不是金的.实验器材有量筒、电子秤、细线、烧杯等实验室常用器材.(1)请设计你的方案,说出你的操作步骤,比一比谁的方法更多;(2)请用实验器材展示你的方案,比一比谁的方案更精确.

方案1:如图1所示,(1)用电子秤称出戒指的质量m;(2)量筒测量戒指体积V;(3)计算戒指的密度ρ戒,和金的密度ρ金对比,判断戒指是不是纯金的.

方案2:如图2所示,(1)用电子秤称出戒指的质量m;(2)再用电子秤称一个装有适量水的量筒质量m1;(3)用细线系住戒指让它刚好浸没在水中,称它们的总质量m2;(4)利用图2中乙、丙质量之差m排=ρV计算戒指的体积V;(5)算出戒指的密度ρ戒,和金的密度ρ金对比,判断戒指是不是纯金的.

方案3:如图3所示,(1)先用电子秤称杯子和液体的质量m1;(2)把戒指浸没在水中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总,并在对应的液面处划线标注A;(3)将戒指取出后加水至划线A处;(4)利用图3中甲、丙质量之差计算出戒指的体积V;(5)算出戒指的密度ρ戒,和金的密度ρ金对比,判断戒指是不是纯金的.

总结:三种解法分别用到了量筒测体积,排水法测体积和等体积法测体积.在探究3中利用了等体积法,中途取出戒指时会带走部分水,这是否会影响测量结果,引发了学生的讨论.实质上虽然戒指带走了水,但是后面又补足了水,所以并不影响测量的结果.

接下来让理论走进现实,用实验器材按照各自的方案进行实验,找到更精确的方案.学生在实验中发现戒指的体积太小,方案1和方案3中戒指的体积几乎才1mL,很难精确操作.学生充分讨论后发现:方案1和方案3测量体积时,分度值精确到1mL,但戒指本身体积也很小,测出的体积误差比较大;在方案2中利用电子秤测量排开水的质量求戒指的体积,质量精确到了0.1g,相当于分度值精确到了0.1mL,误差应该是最小的,测量结果是最准确.思考一下质检部门他们又是如何进行检测的呢?分为有损或无损检测,可以通过仪器检测出首饰的光泽度和色泽,首饰的含金量等.

基于生活情境的习题重构,与一般的习题训练有着根本的区别,学生解答题目需要的是解题能力.解题需要转化、推理、分析、综合、创造等心理行为,这些能力并不是靠条件反射形成的,它需要学生通过深入思考、领悟、总结等行为形成.探究实验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设计能力、实验能力,在实践中找寻最佳的实验方案.

2.3 变习题为创造

学生对速度的概念比较熟悉,但是难点在于理解什么是平均速度,区别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应试教法是一种机械性的解题训练,学生容易死搬硬套,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变习题为创造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物理概念,跳出枯燥的题海,激发学生的创造欲,从而产生强大的内驱力,同时通过情景可以让学生重视交通安全,提高学科核心素养.

情境3 求平均速度的应试教法:汽车行驶80km,用時40min,求平均速度?

变习题为创造的教法:某高速公路限速100km/h,一辆汽车行驶80km,用时40min.请问:(1)限速10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

(2)为防止超速,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3)一些司机为躲避处罚,遇到监控就减速,没有监控时依然超速,针对此现象,你有什么好的办法?

(4)请你通过计算判断该汽车超速了吗?

(5)高速公路上是如何测量汽车速度的,请你查阅资料,分享你的调查.

分析:第(1)问提出后,学生有的说是平均速度,有的说是瞬时速度,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找理由反驳对方,这样一来学生经历了完整的试错过程,既能解决问题又能印象深刻.在第(2)问中学生提出很多办法:安装摄像头、超速危害宣传、专项整治、抖音曝光违法行为、罚款扣分等等.在第(3)问中由于司机为躲避处罚的现象客观存在,学习知识就是要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因此学生提出了区间测速,区间内路程除以行驶时间,求出的是汽车在区间内

的平均速度.第(4)问同样是求平均速度,让学生去判断是否超速,不再是简单机械地进行计算.第(5)问让学生学习速度之后,了解速度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通过查阅资料,找到测速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结束语

爱因斯坦说:“教育追求的是除去知识之外的剩余物.”习题一定要着眼学习能力的提升,善于运用关联学习、创造学习等学习方式.基于生活情境的习题重构有利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把练习题变成高级思维训练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容易产生成就感,让学生发现物理学科之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彼岸,课程是渡船,物理教育工作者都是撑渡人.教育者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崭新的观念、活跃的思维、创新的能力去引导、鼓励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黄恕伯.高中物理例题讲解策略[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1,40(08):2-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于莹,孙宁.浅谈基于核心素养的科学探究教学设计[J].物理教师,2019,40(07):43-46.

[4]吕艳坤,唐丽芳,姚中化.学科核心素养落地路径探析:习题教学反思与重构[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09):114-119.

[5]郑行军,肖巧玲.耦合物理信息渠道 践行习题设计与评价体系——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物理习题重构策略思考[J].中国考试,2018(07):66-71+78.

(收稿日期:2021-03-20)

猜你喜欢

生活情景解题能力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计生活情境的几点体会
创设生活情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贴近生活学数学的教学实践探讨
基于能力培养的生活化英语对话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