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镜筒注塑件的机械加工工艺研究与优化

2021-08-19苏君盛青山徐树清

机械工程师 2021年8期
关键词:塑件装夹机械加工

苏君,盛青山,徐树清

(1.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9;2.中光学集团,河南 南阳 473009)

0 引言

某镜筒件属于典型的结构复杂薄壁异形塑料零件,根据塑件的材料、生产批量、结构特点、成型特性等方面综合考虑,采用注塑模加工成型。注塑模具存在多滑块抽芯,该塑料零件成型后会存在变形现象,且该塑件结构具有复杂、壁薄、异形、精度高、模具结构复杂等因素,从而导致塑件无法达到图样尺寸精度、易变形等问题。为了解决加工精度低和易变形等工艺问题,经过多次工艺方案优化,确定采取注塑模具加工镜筒件外形形状后,对精度高、易变形的局部结构采用机械精加工方案来完成镜筒件的加工[1]。本文着重论述塑件机械加工工艺改进方法。重点从塑件机械加工过程中刚性差、难定位、材料加工性能差等方面入手[2],通过改进热处理工艺和加工工艺,制定合理的加工工艺方案,解决了该塑件加工精度低、易变形、装夹难等难题,以提升塑件的质量,从而达到塑件的使用要求。

1 塑件加工工艺问题及解决方案

镜筒零件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零件的各尺寸及角度精度要求高,相互之间都有位置度要求,零件主体结构的壁厚很薄,最薄处仅有1 mm,且结构形状不规则,结构上有定位连接小孔,为提升连接强度,连接处壁厚增厚,且有凸台,因此该零件属于典型的异形薄壁件。该塑件的常规加工工艺为塑料模具加工,但是由于塑料性能、结构异形、加工工艺等原因造成塑件的变形和尺寸精度低等现象,导致塑件成型后无法满足装配要求,最后塑件无法交付。

图1 镜筒零件的CAD截图

图2 镜筒零件的三维图

为了能够提高塑件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达到设计加工精度和装配的要求,减小塑件的变形量,经过优化加工方案设计,综合考虑注塑加工效率高、加工复杂零件的优点[3-4],与机械加工精度高的特点,采取注塑加工与机械加工相互结合的方法,使塑件的精度达到图样要求及满足使用要求,弥补了因注塑加工所造成的塑件质量缺陷。该塑件在机械加工中存在以下问题:1)塑料零件的结构复杂、薄壁、异形,两个中心孔相互垂直,两端孔口是倾斜面,尺寸及角度精度要求高,凸台上孔直径小,对加工方法的要求高;2)塑料零件因材料具有塑性好、易变形的性能,在加工时受到切削力影响,刚度差,易产生变形,加工时振动严重,影响零件加工精度和效率;3)塑料零件的结构复杂、薄壁,小孔的位置在凸台上,凸台的壁很薄,加工时很难选择定位基准、装夹位置,造成装夹困难,影响加工精度;4)塑料零件结构复杂,尺寸多且精度高,加工过程中检测困难,影响加工过程中精度控制;5)根据加工方法和加工设备情况,采用数控铣床,在加工过程中,必须利用设备所带的第四轴(即转轴),在一次装夹下完成;采用3个螺钉压紧塑料零件,一次装夹下完成。

通过以上问题分析,该塑料零件的机械加工难度较大,需要采用最优的工艺方案来提高工件的精度和加工效率,以此来满足塑料零件的产品使用要求。

2 工艺难点及解决方案

对于该塑件在注塑成型后易变形、难以进行机械加工等工艺难点,从塑件成型后处理工艺方面来入手,目的是为了消除内应力,防止塑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变形或开裂。根据塑料的特性和使用要求,塑件可进行退火处理和调湿处理。考虑塑件的工艺特性、装配工艺和使用要求等方面,确定采取去应力退火处理工艺来减小塑件变形量。

2.1 去应力退火

塑料零件装配后,都要求进行高、低温实验、冲击实验及各项性能实验,每一个零件加工完后,都必须进行性能实验,特别是自身的质量稳定性能一定要可靠,因此要进行热处理(退火)以消除零件内部残余应力,进行高、低温处理以保证零件内部稳定性。

在实际生产中对金属零件的热处理(退火)、高、低温处理情况有所了解和掌握,但是对塑料零件的热处理(退火)、高、低温处理情况在生产实际中使用较少,经验不足。先从理论依据分析入手,借助于热处理材料手册及塑料件(PPS+40%玻纤)热性能分析得知,经过处理后,材料能够满足冲击实验及各项性能实验的要求,并通过生产试验确定热处理(退火)、高、低温处理工艺,制定了详细的热处理方案:1)聚苯硫醚(PPS+40%玻纤)材料退火工艺规范。退火时,预热升温至(170±5)℃,保温2 h,退火时间达到后,必须随炉缓慢冷却。2)聚苯硫醚(PPS+40%玻纤)材料时效(高、低温)工艺规范。高温时效温度为(70±5)℃,低温时效温度为(-55±5)℃,高温、低温时效保温时间每次各为1 h,中间转移时间不允许超过40 s。时效顺序为:高温时效→低温时效→高温时效→低温时效。

2.2 孔、角度的加工

从图1可以看出,该镜筒件各尺寸及角度精度要求高,孔与孔之间的相对位置度要求高,零件壁薄,最薄处为1 mm,对于这种结构复杂并且相互之间都有关联的零件,不能靠传统的方法加工,这样无法保证尺寸精度,必须选用数控铣;此类塑料零件的加工是第一次遇到,在加工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变形,怎么去控制振动对零件精度的影响;还有加工时基准面的选择、夹具的设计与制作都是很关键的。综合考虑实际加工水平,优化加工工艺方案,具体工艺方案如下。

1)制定工艺路线。利用塑料零件上成型的3个M3过孔,用3×M2.5螺钉把零件固定在专用夹具上,夹具先装在设备转盘上,以零件上基准面B及两个宽2 mm凸台定位,通过数控编程,自动旋转转盘,一次加工各面、孔、角度,全部尺寸到位(各加工面都预留有预量),工装图如图3所示。

图3 工装图

2)加工效果。由于塑料件在注塑成型后,基准面B变形,不平整,有高、低不平现象,因此加工后零件存在回弹现象,造成尺寸精度无法保证,达不到设计要求。

3)工艺改进措施。先把基准面B铣平整,减少尺寸误差,从而提高加工时的定位精度;首先利用辅助基准,先加工出所用基准面B,再一次加工其他部位;并调整设备参数,尽可能慢走刀,高转速,加工出的表面粗糙度低,以此来满足后续工艺定位基准要求。

通过修改模具,让基准面B有能加工出来的预留量(大约有0.2 mm),再增加一道数控铣工艺,通过专用夹具,用中心孔、定位销6定位,用压板5压紧,用螺钉4紧固,避开两个宽2 mm凸台,把基准面B铣平。加工工装如图4所示。

图4 加工工装示意图

4)改进后加工效果。由于采用专用夹具,采用在空间处填补一些泡沫的方式来防止振动对零件精度的影响,提高基准面的精度,零件精度尺寸及形位公差得到了完全的保证。

5)创新点。采取专用工装,第一次加工基面,第二次通过一次装夹就能全部加工完成,减少了多次加工所带来的定位误差,提高了塑料零件加工精度。

3 塑料零件加工检测分析与确定

塑料零件的尺寸精度高,相对位置尺寸多,加工过程中零件不好检测,各孔的测量可以利用量规进行检测,相对位置尺寸就难以检测。如利用三坐标测量仪进行检测,效率较低,不利于现场检测,因此需找到合适的测量方法。

通过对零件性能详细分析与研究,考虑零件结构复杂、壁薄、易变形、精度高、难定位等特性,需要设计出辅助检测工装。检测工装结构如图5所示,利用标准角度测量块3,在现场即可直接检测角度误差。采用检测辅助,可以实现边加工边检测,实时监控加工精度和效果,测检结果很直观、准确,操作简单、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图5 检测工装图

4 加工效果

通过采用预留机械加工余量、去应力退火、泡沫填充装夹、设计专门检测工具等工艺优化方案,实现了薄壁塑料零件的机械加工。加工后的塑件壁厚均匀,同时满足最薄壁1 mm的精度要求,孔和转角的尺寸精度都符合装配要求,通过进一步加工,成品可直接投入装配使用。采取专用工装,第一次加工基面,第二次通过一次装夹就能全部加工完成,减少了多次加工所带的误差,也实现了塑料零件加工的可能。

5 结语

薄壁镜筒塑件的精密加工工艺方案在机械加工中易于实现,大大提升了加工工艺性,成效明显,针对各类薄壁塑件的机械加工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得到以下结论:1)设计了塑料PPS热处理(退火)工艺及高、低温处理工艺;2)实现了工艺的突破和经验的积累,为今后的注塑零件的加工打下基础;3)采用专用夹具,通过一次装夹,就能全部加工完成,减少了多次加工带来的误差,提高了加工效率;4)采取检测辅具,并利用标准角度块进行检测,操作简单,提高了检测效率。

猜你喜欢

塑件装夹机械加工
一种取出塑件残余量的辅助工装
ABS塑件的常见缺陷及解决方案
基于机器视觉提高移动机器人装夹精度的应用研究
柔性高效装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多品种变批量数控生产中快速装夹应用技术
面板塑件凸毂结构优化及模具设计
现代智能技术应用于机械加工初探
机械加工工艺中的自动化控制探讨
斜滑块内抽芯塑件的注射模具设计
机械加工大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