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疗法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2021-08-19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7期
关键词:针灸疗法呼吸衰竭盐酸

余 海

(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重庆 40005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一种具有较高致死率及致残率的肺部疾病。老年人是慢阻肺的高发人群[1]。慢阻肺患者可出现气道阻力上升及呼吸肌功能障碍,导致其呼吸肌的储备能力降低,当其病情发展至最终阶段时可出现二氧化碳潴留及呼吸衰竭,严重影响其预后[2]。盐酸氨溴索是一种新型的粘液溶解剂。盐酸氨溴索可改善黏膜纤毛的运动功能,促进痰液的排出,抑制细菌及病毒的滋生,进而改善呼吸功能。针灸疗法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消炎镇痛及解除痉挛等作用。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用针灸疗法联合盐酸氨溴索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对其肺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期间在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73 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患者的病情符合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2)患者对本次研究的依从度较高。3)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了参与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4)患者的意识清醒。5)患者无其他免疫系统疾病。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1)因其他原因出现呼吸衰竭的患者。2)合并有精神疾病的患者。3)合并有恶性肿瘤的患者。4)有相关药物严重过敏史的患者。5)无法配合本次研究的患者。6)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患者。将这73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7)。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3 例,女性患者13 例;其年龄为48 ~84 岁,平均年龄为(64.39±8.41)岁。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1 例,女性患者16 例;其年龄为48 ~84 岁,平均年龄为(64.23±7.25)岁。两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抗炎、平喘、低流量吸氧、祛痰、解痉、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均使用盐酸氨溴索(生产厂家为云南龙海天然植物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094223)进行治疗。盐酸氨溴索的用法是:雾化吸入,15 mg/次,2 ~3 次/日。在此基础上,采用针灸疗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方法是:1)选取患者的膻中穴、风府穴、风门穴、风池穴、支沟穴、间使穴、大椎穴等穴位作为主穴。若患者舌质发紫或有明显瘀斑,可为其加用金津穴、玉液穴;若患者有痰白、呈泡沫状的症状,可为其加用列缺穴、合谷穴。2)采用平补平泻法对患者进行针灸,隔姜灸大椎穴。得气后,留针30 min 以上。在留针期间,将清艾条插在针柄上,并将其点燃。待清艾条燃尽后起针,以患者穴位皮肤红润且不起泡为宜,每天治疗1 次,连续治疗20 日。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其气道阻力(Paw)、气道传导率(Gaw)、1 秒用力呼气量(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第1 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在本研究中将治疗效果分为显著(治疗后,患者的呼吸功能及肺功能恢复正常,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改善(治疗后,患者的呼吸功能及肺功能得到改善,各项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及无效(治疗后,患者的呼吸及肺功能未得到改善,各项临床症状未得到缓解)[2]。总有效率=(显著例数+改善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 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的比较

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w 小于对照组患者,其Gaw、FEV1、PEF 及FEV1/FVC 均大于对照组患者,P <0.05。详见表1。

表1 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的比较(± s )

表1 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的比较(± s )

组别 例数 Paw(%) Gaw(%) FEV1(L) PEF(L/min) FEV1/FVC(%)观察组 37 188.07±34.45 80.39±9.63 80.32±8.23 81.44±5.69 69.04±6.08对照组 36 219.32±50.26 66.26±6.75 70.36±8.54 70.47±5.01 60.03±6.12 t 值 3.106 7.241 5.074 8.733 6.310 P 值 0.003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在观察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显著、改善及无效的患者分别有14 例(占37.84%)、19 例(占51.35%)及4 例(占10.81%)。在对照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显著、改善及无效的患者分别有5 例(占13.89%)、20 例(占55.56%)及11例(占30.56%)。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3 讨论

慢阻肺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与其发生炎性反应的程度呈正相关。慢阻肺患者的病情可进展为呼吸衰竭,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能力[3]。近年来,慢阻肺的发病率及致死率均呈上升的趋势。慢阻肺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喘息、疲乏、胸闷及呼吸困难等。慢阻肺可分为急性期慢阻肺和稳定期慢阻肺。急性期慢阻肺患者的病情若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可进展为急性加重期慢阻肺,其出现意识障碍及呼吸衰竭。及时控制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可改善其呼吸功能。病情较轻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在进行体力劳动后其病情易发作。病情较重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在休息时其病情即可发作。导致慢阻肺发生的原因较多,家族遗传、环境污染、雾霾天气、年龄偏大、长期吸烟、发生高血压及感染等均是导致患者罹患慢阻肺的危险因素[4]。临床上常采用呼吸机或气管插管法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但易导致其呼吸道受损,进而增加其并发症的发生率[5]。近年来,针灸疗法联合盐酸氨溴索常被应用于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中[6]。盐酸氨溴索可促进患者呼吸道内粘液的排出,减少粘液的滞留,促进排痰,进而可改善其呼吸功能。相关的临床研究表明,使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可保护患者的呼吸道黏膜,改善局部抗生素的药物浓度,进而可促进其气道内痰液的排出,改善其咳嗽、气促等症状[7]。针灸是一种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的中医疗法。针灸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将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及深度刺入患者体内,通过运用捻、转、提、插等手法对其穴位进行刺激,进而达到疏通经络、扶正祛邪的效果[4]。采用针灸疗法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地缓解其各项临床症状,改善其呼吸功能。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Paw 小于对照组患者,其Gaw、FEV1、PEF 及FEV1/FVC 均大于对照组患者,P <0.05。这与柳国梁[8]的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用针灸疗法联合盐酸氨溴索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地改善其肺功能。

猜你喜欢

针灸疗法呼吸衰竭盐酸
盐酸泄漏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8种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网状Meta分析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便秘不想吃药?试试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
盐酸生产装置技术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