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两种预防性造口术对接受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患者进行保肛治疗的效果对比

2021-08-19庆,杨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7期
关键词:造口术低位肠系膜

周 庆,杨 旭

(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科技城医院, 江苏 苏州 215004;2. 南京市中医院肛肠中心,江苏 南京 210001)

直肠癌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低位直肠癌患者在直肠癌患者中的占比约为75%[1]。临床上常对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 手术)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传统术式。使用该术式治疗低位直肠癌可完整地切除患者的肿瘤组织,但术中对其创伤较大,术后会影响其肛门的功能[2]。目前,临床上常对接受Miles 手术后的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保肛手术治疗,术后易导致其发生吻合口瘘等并发症[3]。相关的临床研究表明,对接受Miles 手术后的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预防性造口术可降低其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4]。本次研究主要是对比用预防性横结肠造口术及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术对接受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的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治疗对其肛门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4 月至2018 年3 月期间在某医院接受诊治的82 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2 例患者分为A 组(n=41)和B 组(n=41)。在A 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2 例,女性患者19 例;其年龄为41 ~65 岁,平均年龄为(54.53±12.41)岁;其中,肿瘤组织学分型为腺癌的患者有36 例,为粘液腺癌的患者有4 例,为印戒细胞癌的患者有1 例;肿瘤临床分期为Ⅰ期的患者有4 例,为Ⅱ期的患者有16 例,为Ⅲ期的患者有18 例,为Ⅳ期的患者有3 例。在B 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1 例,女性患者20 例;其年龄为40 ~67 岁,平均年龄为(55.72±13.63)岁;其中,肿瘤组织学分型为腺癌的患者有38 例,为粘液腺癌的患者有2 例,为印戒细胞癌的患者有1 例;肿瘤临床分期为Ⅰ期的患者有4 例,为Ⅱ期的患者有15 例,为Ⅲ期的患者有19 例,为Ⅳ期的患者有3 例。两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术后,对A 组患者进行预防性横结肠造口术,方法是:1)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协助其取截石位。在患者右下腹做一个与右侧横结肠平行、长度约为8 cm 的手术切口。分离患者的右侧腹直肌,进入腹腔后,将距回肠末端约30 cm 处的肠管提起,封闭远端肠管,将近端肠管外翻固定造口,覆盖造口袋。对B 组患者进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术,方法是:1)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协助其取截石位。在患者的右下腹做一个直径约为2 ~4 cm 的圆形手术切口。分离患者的肌肉,用卵圆钳将距回肠末端约30 cm 处的肠管提起,将腹壁造口处腹膜外翻,与皮肤层直接缝合。缝合后将回肠造口固定于腹壁,对患者进行末端回肠双腔造口术。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毕至首次排便的时间、术后肛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评分。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吻合口出血、肠梗阻及吻合口瘘等[5]。采用徐忠法五项十分制评价标准评估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恢复的情况,其肛门功能的评分越高,表示其肛门功能恢复得越好。采用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其生活质量量表的评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的比较

B 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短于A 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少于A 组患者,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的比较(± s )

表1 两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的比较(± s )

组别 例数 进行手术的平均时间(min)术中的平均出血量(ml)A 组 41 224.31±23.72 264.31±23.55 B 组 41 209.43±21.51 251.72±22.82 t 值 2.982 2.464 P 值 0.004 0.016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在A 组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肠梗阻、吻合口出血及吻合口瘘的患者分别有3 例、2 例、2 例及1 例,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9.51%(8/41)。在B 组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及吻合口出血患者分别有1 例及1 例,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88%(2/41)。B 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A 组患者,χ²=4.100,P=0.043。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术毕至首次排便的时间及术后肛门功能、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B 组患者术毕至首次排便的时间短于A 组患者,其术后肛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评分均高于A 组患者,P <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毕至首次排便的时间及术后肛门功能、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s )

表3 两组患者术毕至首次排便的时间及术后肛门功能、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s )

术后生活质量的平均评分(分)A 组 41 4.21±1.33 78.32±7.14 67.63±6.85 B 组 41 3.43±1.12 88.52±8.46 78.53±7.62 t 值 3.008 5.938 6.844 P 值 0.004 0.000 0.000组别 例数 术毕至首次排便的平均时间(d)术后肛门功能的平均评分(分)

3 讨论

直肠癌是一种具有较高发病率及致死率的恶性肿瘤。临床上常对直肠癌患者进行直肠癌根治术。在对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可导致其局部解剖结构和器官功能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其发生肛门功能障碍[6]。接受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的低位直肠癌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约为15%。接受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的低位直肠癌患者发生吻合口瘘可影响其肠道功能,延长其术后住院的时间,严重影响其预后[7]。对接受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的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预防性造口术可降低其切口感染、肠梗阻、吻合口出血及吻合口瘘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8]。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B 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及术毕至首次排便的时间均短于A 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少于A 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A 组患者,其术后肛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评分均高于A 组患者,P <0.05。此研究的结果与李薇等[9]的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与对接受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的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预防性横结肠造口术相比,对其进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术的临床效果更好,可有效地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其肛门功能的恢复,缩短其住院的时间,改善其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造口术低位肠系膜
对膀胱癌腹壁造口术患者行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方法及效果观察
预计2020年油价将低位震荡
做了直肠癌肠造口术的患者术后该如何护理
枣树低位截干萌枝嫁接新技术
上半年磷复肥市场低位运行
利好不足下半年尿素市场仍将低位震荡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贴敷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巨大肠系膜血管瘤1例
网络平台对肠造口术后患者远程随访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