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黄芪汤加味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及对患者糖脂代谢、氧化应激的影响
2021-08-19王子承蒋荣莉
张 蕊,王子承,蒋荣莉,王 颖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扬州 225001)
糖尿病肾病是肾衰竭和慢性肾脏病的重要病因,具有病程长、易复发、迁延难愈的特点[1]。临床上通常采用氯沙坦钾片等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长期治疗效果仍有待提升[2]。中医研究认为,糖尿病肾病归属于“尿浊”“消渴肾”等范畴,主要病位在脾肾,浊邪内蕴,伤及五脏六腑,引起气血失畅、气滞、湿热,应以健脾补气、化湿泄浊为治则[3]。防己黄芪汤由甘草、黄芪、粉防己、麸炒白术、茯苓等多种中药组成,具有燥湿利水、补气固表、利湿行水、健脾益气之功,常用于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伤者[4]。有研究指出[5],氧化应激、糖脂代谢等多种复杂机制相互作用,贯穿糖尿病肾病疾病发展过程。本研究选取98例气虚湿阻证糖尿病肾病患者,探究防己黄芪汤加味联合常规西药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医院收治的98例气虚湿阻证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9例。病例纳入标准:①西医诊断参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6],符合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临床分期均为Ⅲ期,中医诊断参照《糖尿病肾病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试行方案)》[7],符合气虚湿阻证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8岁;③沟通无障碍者;④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者;②患精神系统疾病或合并认知障碍者;③对本研究治疗药物过敏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⑤伴有严重心、肝等脏器功能不全者;⑥合并自身免疫疾病者;⑦合并泌尿系统感染者。剔除标准:治疗期间无法耐受退出研究者。对照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37~76岁,平均(56.34±6.41)岁;病程2~10年,平均(5.56±1.27)年。治疗组男29例,女20例;年龄38~76岁,平均(56.39±6.45)岁;病程3~10年,平均(5.62±1.29)年。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线资料对比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经降压、控制饮食、使用胰岛素、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等基础治疗。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口服氯沙坦钾片(国药准字H20030654),50 mg/次,1次/d。
1.2.2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防己黄芪汤加味治疗。中药组方:粉防己、丹参、麸炒白术各15 g,黄芪30 g,西洋参、砂仁各6 g,甘草5 g,山茱萸10 g,茯苓20 g。辨证加味:针对夜尿频繁、肢冷的患者另加肉桂6 g,芡实、金樱子各10 g;针对头胀肢沉、全身困倦的患者另加陈皮、半夏、泽泻各10 g;针对腰膝酸软的患者另加桑寄生20 g,杜仲10 g。用水煎服,取药汁300 ml,1剂/d,分早晚服用。3周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3.1 两组治疗前后气虚湿阻证中医症候评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主症包括脘腹胀满、倦怠乏力、面色晦暗、面浮肢肿;次症:尿少或小便频数、腰膝酸软、纳呆便溏、胸痹心痛、恶心呕吐。其中每项主症0~6分,每项次症0~3分,统计主症和次症总评分,并计算中医症状累计总分,总分为39分,症状累积总分越高代表症状越严重。
1.3.2 两组糖脂代谢指标:治疗前1 d、治疗4个疗程后分别采用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糖脂代谢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试剂盒生产厂家为上海抚生实业有限公司。
1.3.3 两组肾功能指标:治疗前1 d、治疗4个疗程后分别采集两组空腹静脉血样本,采用美国Abbott公司生产的C160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肾功能指标,包括血浆内皮素(ET)、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24 h Upr),试剂盒生产厂家为南京森贝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4 两组氧化应激指标:治疗前1 d、治疗4个疗程后分别采集两组静脉血样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丙二醛(MDA)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9],试剂盒生产厂家为上海广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5 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及随访期间终点事件发生率:不良反应包括乏力、腹泻。终点事件:随访至2021年2月,统计两组肾衰竭住院、尿毒症透析的发生情况。
1.4 疗效标准 显效:气虚湿阻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与治疗前比较,PBG含量下降1/3或恢复正常,Scr、BUN水平下降40%以上,24 h Upr下降50%以上;有效:气虚湿阻等临床症状有所好转,与治疗前比较,PBG含量下降<1/3,Scr、BUN水平下降<40%,24 h Upr下降<50%;无效:气虚湿阻等临床症状基本上无变化甚至加重,与治疗前比较,PBG、Scr、BUN、24 h Upr水平基本不变或持续升高。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1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样本频数<5则进行校正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气虚湿阻证中医症候评分比较 见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气虚湿阻证中医症候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更低(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糖脂代谢指标比较 见表2。治疗后两组患者FBG、HbA1c、LDL-C、TG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更低(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糖脂代谢指标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3。治疗后两组患者ET、BUN、Scr、24 h Upr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更低(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
2.4 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见表4。治疗后两组患者SOD水平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DA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更低(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2.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5。治疗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87.76%与71.43%,P<0.05)。
表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6 不良反应 本研究随访时间2个月至1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8个月(3个月,10个月),随访期间两组均无肾衰竭住院、尿毒症透析等终点事件发生。治疗期间治疗组有2例乏力、1例恶心、1例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6%(4/49);对照组有1例乏力、1例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2/49),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χ2=0.710,P=0.678)。
3 讨 论
由于糖尿病肾病病因复杂,病情反复,临床虽采用改善微循环、降糖等西医方式治疗,但难以根治,长期治疗效果仍有待提高[11]。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多种肾脏疾病中取得良好效果[12]。糖尿病肾病属于本虚标实之证,脾肾亏虚,脾虚生湿,机体被湿气所困;气虚湿阻,清阳不升,Ⅲ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多表现为气虚湿阻证,应以健脾补气、化湿泄浊为治则[13-14]。
目前,中西医结合在糖尿病肾病中发挥着明显的优势,如李艳秋[15]采用健脾肾化瘀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改善患者的肾功能、血脂代谢指标。冯颖等[16]采用水陆地黄汤治疗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改善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气虚湿阻中医症候评分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总有效率更高,提示防己黄芪汤加味联合常规西药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气虚湿阻证)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较好。本方中甘草归属于心、胃、肺、脾经,具有补脾益气之功效;黄芪性味甘、性微温,归属于肺、脾经,具有补气固表的功效;粉防己味苦,性寒,归属于脾、胃经,具有利湿行水之功;茯苓味甘,性平,归属于脾、心、肾、肺经,具有利水健脾之功;麸炒白术具有燥湿利水,健脾益气之功,诸药合用,共奏燥湿利水、补气固表、利湿行水、健脾益气之功[17]。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18-19],黄芪中含有黄酮、皂苷、多糖等成分,能够改善血浆ET水平、改善糖脂及蛋白质代谢,具有抗氧化作用;丹参中丹参酮ⅡA 具有抗氧化等作用,与黄芪联用,能够起到保护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保护肾小管、改善肾功能、保护肾小球滤过屏障等作用[20];粉防己中的粉防己碱具有抗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因此,防己黄芪汤加味联合常规西药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气虚湿阻证)患者,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可调节糖脂代谢功能、肾功能及氧化应激指标。
本研究结果显示,随访期间,两组均无肾衰竭住院、尿毒症透析等终点事件发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提示防己黄芪汤加味联合常规西药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气虚湿阻证)患者,并不会显著增加用药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防己黄芪汤加味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气虚湿阻证)患者,可改善患者的糖脂代谢功能、肾功能,调节氧化应激指标,安全可靠。然而,本研究选取病例有限,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倚,仍需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研究,并深入探究其长期治疗效果以及具体作用机制。